我絕對相信教育是父母可以給孩子最大的資產,對於亞裔家長 (不僅限於華裔) 對子女極力栽培, 出錢出力的心態我非常熟悉, 而且也極為讚同。身為三個孩子的母親, 我也願意盡我所能, 讓我的子女有機會接受到最優質的教育訓練, 以培養他們有面對未來任何挑戰的堅強實力。中國父母以子女未來勝敗為己任的做法不奇怪, 但孩子們領不領情,加上大環境五光十色的誘惑,使得學生失去努力的動力, 卻往往讓父母有一頭熱的無奈。
雖說進好的大學不是成功的唯一途 徑,但名校畢業的光環在人生的路上各方面總是有很大的加分。加上頂尖名校提供的頂級教育可以讓優秀學生真正如虎添翼般的提昇自身能力。 更不用說在菁英聚集的名校就讀, 可以順理成章的認識一群未來世界上重量級的人物,拓展學生的視野。 而大學同學常常會在每個人人生中扮演許多重要的角色。 如果能利用有效資源, 好好準備, 全力以赴, 順利進入理想大學, 讓日後的人生有一個較高的起點, 為什麼不要呢? 只是如果父母想要子女進名校是因為自己的面子問題, 那又有點不太適當了, 子女絕對不應該是父母完成夢想的工具。
美國好的大學要的學生是主動學習, 充滿個人特色的領導型人物。這與亞洲以分數定勝敗的觀念大不同, 即使學生成績拼到最頂尖也不得其門而入。許多的華裔家長帶著雄心壯志來到美國, 立志培養子女進入一流大學。最後卻在節節敗退的情況下, 無可奈何的接受自己的孩子不能成為鳳毛麟角中的佼佼者, 而只能進入一般大學, 甚至退而求其次的只能去二年制的社區大學的殘酷事實,期望事情能有轉機, 也許在日後有機會能插班四年制的正式大學。對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來說, 真是情何以堪。何況孩子的教育只有一次, 錯過了沒有第二次機會。
很多家長對子女的表現,喜歡用一言以蔽的方式來做解釋或找藉口,像 “他不是讀書的料!”, “他很聰明, 但只對自己有興趣的事才會努力去做, 不能勉強他!”,“ 他的老師好像對他有偏見。”, “他很有主見, 我也管不了他!” ,“這麼大了, 還自己不會想, 我也沒辦法!“ , ”他只聽朋友的話, 朋友第一!” 甚至有父母說 ”進好大學要這麼努力, 算了! 我也不想他太累, 壓力太大!” 這種掩耳盜鈴的方式或許可以換得一時的風平浪靜。 但當孩子日後沒有足夠的競爭力進入社會, 而發現自己的選擇很少, 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甚至需要處處屈就, 才來心疼孩子的遭遇, 是不是有點太遲了?
父母的教育觀念及付出的程度真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培養不出名校生影響的只 有個人, 培養出了一群草莓族, 啃老族才真是對不起國家社會。孩子的責任感很少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從點點滴滴中要求出來的, 自動自發的孩子, 在現實生活中少之又少, 尤其在物質富裕的今日。 在美國的華裔家長對美國教育最大的誤解就是隨著孩子自由發展, 不需刻意栽培也不要有壓力,最後自然而然會進好大學。
今日E 時代的年輕人, 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他們現在比較大的一個問題,除了叛逆,就是速食文化的結果,做什麼事情要很快地看到效果。他們比較不願延遲享受或花很多的時間去 做一件事情,如果要很久以後才能得到結果。史丹福大學曾經做過一個很有名的試驗,後來也出了一本書,叫做先別吃棉花糖。 他們把一群很小的小朋友帶到一個房間,發給每個人一塊小朋友最愛的棉花糖,然後跟每個小朋友說 : ”如果你15分中之內都沒有吃這個棉花糖的話, 15分鍾後我回來,我就會給你 2塊棉花糖。但是如果你吃掉了,你就什?也得不到。”根據這個實驗的結果,他們去追蹤, 結果發現當時沒有馬上吃棉花糖的小朋友, 無論在學校的成績,或與人相處,或處理壓力方面都比那些把糖吃掉的小朋友來得成功很多。這個試驗的結果就是說,在追求成功的路程中,願不願意延遲個人的享 受,而?了達到更大的成功,是一個人能不能夠成功的一個非常大的要素。 這個道理我想不用這個實驗來證明,任何一個有社會經驗的人都會認同,要成功一定要付出。
與孩子相連接是另一件很重要的事, 花時間與他們相處, 跟他們建立感情, 融入他們的世界, 而不要處處批判他們。其實很多孩子,在學校會遭遇很多很多父母想像不到的一些問題,父母會很單純地覺得,如果同學讓你去做什麼不好的事,你就說: “不要嘛!”,或者是說你該讀書的時候就該自動去讀書。 因?我們以前的時代比較單純,可是其實現在學校的環境並不像以前那?單純,有很多的誘惑,如果你不做,同學會笑你,如果你太愛讀書,同學也會笑你。很多的 狀況下,孩子不知道怎?處理,因?他非常在乎同伴的認可,就是朋友對他的想法。 但是他又很掙札,因?他知道這件事做下去會有很糟糕的結果。 所以在這時候該如何處理,其實真的需要有一個成熟的人去帶他,拉他一把。
父母與子女的感情,如果用現實一點的比喻有點像在銀行存錢。 在平常的日子,家長花時間與子女相處所產生的愛就像在累積存款。當家長和孩子進入一些爭執或經歷一些不愉快的時刻,它將會領出一部分的愛來平息這些事件, 如果你平常很少與孩子接觸,遇到事情發生就沒有足夠的感情來平衡孩子的心理去顧及父母的感受。子女的成長中父母最好不要經常缺席, 經常缺席的父母常想用金錢來彌補自己對子女的愛,其實就教育的角度而言, 這樣做常常是適得其反的。在子女小的時候,父母就要花時間與他們一起閱讀,看電影,旅行,露營,爬山,運動,下棋等活動,日積月累的去累積親子感情。對於 現代的孩子 ”我是你媽/爸,叫你走東就不准走西!” 的溝通方式往往是行不通的。有趣的是從我從事教育近20年的工作中接觸了成千上萬個家庭,有很多孩子被父母愛到都快窒息了,導致親子衝突不斷的情形也不稀 奇。 但是, 這種情形下,往往父母都會很無辜的覺得 ”我是為你好啊!”
之前有一個MTV的調查,它提到說現在的父母最快麼去和自己的孩子相處。但是很矛盾的是,在孩子這邊,他們也作了調查,73%的青少年覺得,在他們的人生當中,他 們最注重的一件事, 不是打電動,也不是買漂亮衣服,第一名最在意的事是跟自己父母的相處關係,很意外吧! 讓他們列舉心目中的英雄,50%的青少年也列出是他們的爸爸或他們的媽媽。多數孩子都是很純真的,雖然他們表面裝酷,他們內心也期望父母的關愛與肯定。愛你的孩子一定要讓他們知道。
而物質上的滿足,絕不是最佳的方式表現父母的愛。事實上, 過度豐裕的物質享受, 真的會讓孩子失去力爭上游的動力。 我就有遇過學生很挑釁的問我 ”大學畢業一個月賺多少? 我住的是500萬的房子, 開的是最好的德國車, 每個月零用錢超過3000元, 都是我父母供的。而且, 無論如何他們都會一直供我, 因為我是他們的兒子, 我何必去讀大學呢?” 他其實還忘記提到他每個寒暑假都一定會得到的超豪華旅遊。
培養一名優秀的孩子, 不但不是一朝一夕而且絕不可能一帆風順的。 父母要有智慧, 隨時判斷如何引導孩子, 不能有時管, 有時不管,也不能一個口令, 一個動作, 什麼都管,更不是每天在孩子後面念 ”去讀書啊!去讀書啊!” 這其實是世上最難經營的一種生意, 而且通常是賠本生意。 更何況教導子女做人處事的應對進退,有責任感,能承受壓力及處理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更絕對是父母的責任, 而不是期望孩子長大自然就會了, 做父母真的是好難。如果遇到青少年叛逆期, 有事沒事頂撞父母幾句, 父母更是心灰意冷。 其實教育孩子真的要有方法, 死拖硬拉或一再妥協都不是長期的好方法。 我認識許多叱剎商場的大老闆, 女強人, 在外面可以日理萬機, 但一遇到自己的寶貝兒女就投降。無論如何, 做為父母的我們, 還是要無怨無悔的繼續努力, 畢竟教育子女是父母一輩子的責任。何況有自己的孩子, 仍就是一件天底下最幸福的事。
在 現實生活中,一張大學文憑真的不是成功的唯一要素。此外,每個人對成功都有不同的定義。有些人重視金錢,有人追求權力,有些人認為一個幸福的家庭實在大於 一切, 也很多人一直執著名利中。攻入一流大學,對一個成長中的青少年代表一個更大的格局,更廣的學習機會,不過絕對不是成功的保證。許多東西是在學校之外的學 習,對一個未成熟的孩子也許是有更高價值的。
我很有幸, 在從事升學輔導教育工作中, 接觸了成千上萬各式各樣的孩子。 在我眼裡, 他們每個人都很有潛力, 雖然每個孩子的成熟度不同, 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會與父母期望的有所不同。 在我們這個行業有一句俏皮話 “把人家家的孩子教育成功,就是給自己家的孩子製造競爭者!” 我真的接觸過很多學生,他們的優秀令我替我的孩子捏一把冷汗,但每年當我把一批批學生送進頂尖大學的時候,我仍就非常興奮感動,因為這些孩子都會成為未來 世界的棟樑, 尤其在美國的華裔子女, 更是我們華人在美國的未來希望, 我對他們有高度的期望。 當然,我非常希望能有機會認識並協助您的孩子走進一所適合她/他的理想大學!
祝你們教育成功!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