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國學生在美國留學期間都會選擇寄宿在當地家庭中,因為這樣可以更直接地接觸美國本土文化,有利於留學生真正融入美國生活,但同時,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讓留學生與寄宿家庭相處增添了不少困難,文化習俗,思想觀念的不同很可能導致留學生與寄宿家庭的矛盾持續升級,有的同學因此而頻繁更換寄宿家庭,甚至想要棄學回國,所以赴美留學選擇一個好的寄宿家庭是很關鍵的,當然留學生自己也要做好。
在美國,願意接待外國留學生的家庭大多是很有愛心的,他們有的是純粹喜歡做好事,有的是因為喜歡東方文化,有的是因為領養中國孩子,希望小留學生能幫助領養孩子多了解中國文化。
但是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很多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要比大多數中國人對美國的了解差很多,特別是在一些保守的農業地區,那裡的人因為教育程度低,對其他國家和文化缺乏了解,因而思維狹隘,內心很排外。這樣的寄宿家庭往往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固執己見,常會試圖把自認為是好的東西(文化、宗教、價值觀等等)強加於他人,而對別人的文化和價值觀持批評的態度和偏見。
更差的寄宿家庭是,家庭成員性格怪異、冷漠,對小留學生語言冷暴力;生活上照顧不周,攤派過多的家務勞動;更有甚者是侵占留學生的錢財,當然這樣的無賴家庭還是極少數的。
了解中美家庭差異,學會換位思考
對於中國孩子到美國生活、上高中這件事,中美家長有很多期望值和認知上的差異。特別是交換學生,美國家庭認為你是來交流文化的,所以希望你通過參與他們的日常活動來了解他們的文化。而小留學生都是抱著為上美國大學熱身的目的來的,他們的目標是在美國高中取得好成績,並為此全力以赴。雙方預期的錯位,難免對彼此的所作所為不欣賞。
即使交了費用的,中國家長也要理解這和花錢租房子是不一樣的,寄宿家庭的主人是孩子在美國的合法監護人,所以他們需要了解孩子的生活學習,就是說,人家要承擔一部分家長的責任,這種情況下,小留學生如果總是獨來獨往,埋頭苦讀,忽視與寄宿家庭成員的交流,就會引發不滿和矛盾。
在國內,高中生的生活重心就是學習,為了學習,家務家長大包大攬,娛樂社交統統讓步。但是在美國,家長認為每個家庭成員,即使很小的孩子,都要承擔家務;全家出動的社交和娛樂更是家庭成員溝通感情不可或缺的活動。同時他們認為每天的生活內容只有學習是一種不正常,甚至是自私的生活。
中國留學生既然選擇寄宿家庭的方式,就要入鄉隨俗,在自己的目標與寄宿家長的期望之間進行平衡,以積極的態度去適應融入到美國家庭生活中。
家長要對孩子提前進行的教育
這些教育包括:
1、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讓他善於與人溝通,神經大條一些,玻璃心的孩子在陌生的環境裡常常傷不起。
2、很多美國家庭都有不止一個孩子,作為從小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獨身子女,小留學生必須學習如何與同齡人相處。
3、早點學習做家務,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這樣對於寄宿家長的正常的規矩要求就不會覺得難以適應。
4、小留學生不要捲入美國家庭的生活,不該問的不去問,不該管的不要管,特別是關乎生活習慣、子女教育的更是不要摻和進去。
細心呵護關愛,別讓孩子在委屈中過早“成熟”
孩子在美國寄宿家庭生活,家長要隨時了解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況,特別是孩子的心情和情緒。家長要讓孩子了解有任何事情父母都是他們的後盾、港灣,不要讓孩子有這樣的包袱:“爸爸媽媽為我花了很多錢,我怎麼也要熬下去。”因此而忍受委屈,甚至忍辱負重。
很多小留學生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常常獨自忍受承擔遇到的問題,看看他們在網上的吐槽,一個住了不到一個月就被寄宿家庭趕走的孩子說:“這件事情我從未和我家人講過,也沒有跟學校裡的老師和同學講過,至今想起來都氣的掉眼淚。”
另一個說:“我不知道有多少十幾歲的孩子,在異國他鄉別人家的屋簷下委屈地在被子裡哭,卻不敢和父母說半個字。”
我相信每個做父母的看到這些都會心疼的。所以,孩子遠在國外,保持良好的親子溝通非常重要。有些孩子為了不找麻煩,忍著餓,忍著病痛,做家長的一旦發現這些情況,一定要鼓勵孩子大膽坦誠地跟寄宿家長或是學校老師說出來。
小編提醒家長:為了保護孩子,小留學生家長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事情包括:為孩子尋找聲譽好的中介公司,簽定責權明確的法律合同;與交流學生項目在中國、美國本地的負責人和學校的負責人保持暢通的聯繫;最好能在學校所在地找到華人朋友或華人組織,以備緊急情況下孩子能得到及時的幫助,包括法律援助。
兒行千里,父母擔憂。放飛未成年兒女,本身就是冒險之舉。做父母的除了牽掛,還要學會理性智慧地對待處理像“寄宿家庭“這樣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讓孩子稚嫩的肩頭不要過早承擔不該有的沉重。)
內容來源:移民超市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