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都希望讓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但美國經濟下滑,失業增加,生意難做,大學學費又漲個不停。高昂的大學費用讓重視教育的華人家長憂心不已。於是許多人把目光轉向申請各種教育資助。目前聯邦對學生財務補助(financial aid)每年大約1500億元;國稅局在稅收上也鼓勵家長送孩子上大學;各個學校還有各類資助,如全額獎學金、校內工作和貸款。很多學校都是根據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進行補助,也有的大學根據成績提供獎學金。因此,大多數的學生支付的學費比公布的收費要低。
聯邦財務補助對家庭收入有所限制。大多數人認為,聯邦補助的發放對收入有硬性規定,這個規定決定他們是否符合申請財務補助的條件。但實際情況是,聯邦政府對學生財務補助沒有設定硬性收入的限制。
需要基礎上的資助
一般人自然會推測,收入越少,獲得的財務補助就會越多,但實際情況並非絕對如此。聯邦教育助學金的發放是按照學生的需求決定的。例如,裴爾贈款(Pell Grants)是發給那些非常需要財務資助的大學生。雖然大多數裴爾贈款是給了那些家庭收入低於2萬元的家庭子女,但家庭收入在5萬元以上的也可能符合條件。
如何確定學生是否符合條件?聯邦政府制定一套公式,用此公式來決定他們是否符合條件。這個公式考慮到許多相關的財務因素,如錄取狀態(全日和半日等)、被撫養狀態、家庭人口、家中上大學的人數、居住的州份、有工作的家長人數、學生的銀行存款狀況、學生的工作收入、稅額、學生的投資和資產、父母的資產等,還有免稅的收入如撫養費、獎學金等。能夠確定是否符合財務補助的方式就是:填寫聯邦學生資助申請表(FAFSA)。這個表會問你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決定你的「家庭出資額」(Estimated Family Contribution,簡稱EFC)。政府認為,這個EFC數額就是家庭有能力為子女支付的大學學費額。不夠的部分,才由學校補貼。在這些資訊中,收入和資產最關鍵。首先學生擁有資產,其資產應該首先支付學校費用,其次是家長的資產收入。
例如,根據你提供的資訊,你的家庭自付額今年是2萬5000元。假如你孩子被錄取,總的費用是2萬元,學校將不提供任何資助。但假如你的孩子被5萬元學費的學校錄取,你就能獲得2萬5000元的資助。總之,你選擇的學校費用越高,你越可能獲得「需要基礎上的資助」(need-based aid),尤其是有兩三個孩子同時上大學時。
從會計的角度看,收入較難調整,但是資產可以調整。例如,退休帳戶屬於資產的一部分。聯邦學生財務資助表中不包括個人退休帳戶,但是退休帳戶的領取及羅斯帳戶(Roth)的轉換,則會被計算入該年的收入。為避免影響子女的財務資助,父母不要在填寫聯邦財務資助申報表時領取或轉換退休帳戶,父母在學生就讀大學的最後一年中進行個人退休帳戶的分配和羅斯帳戶的轉換就不會影響。
這裡我簡單的談談家庭預計支付額組成部分:父母收入的權重佔22%至47%,父母的資產佔在5.64%以下;學生的收入佔50%,而學生的資產占到20%。因此,父母不要把資產放在準備上大學的子女名下,而要把資產放在自己的名下,因為父母的資產可以打折計算,而且以下資產通常不在計算範圍,如退休帳戶、住家、人壽保險和年金等。
「需要基礎上的資助」主要考慮收入。但是,父母可以合法減低他們的報稅收入。在每個學期前,學校要參考父母前一年的收入。例如,假如是申請2015年至2016年學年入學,201年收入就是是否發放資助的根據。父母可以把調整後總收入(AGI)減低,盡量把家庭自付額減少。
高收入家庭的申請
高收入父母常常認為,除了老老實實支付子女學費和生活費外,他們好像沒有其他的選擇。實際上,他們還是有很多機會獲得各種助學金。儘管有的父母收入較高,我還是鼓勵華人家庭申請聯邦學生財務資助。聯邦學生財務資助的發放基於學生的需求,用以下的公式計算:總學費(COA)減去家庭預計支付額(EFC),等於學生的財務需求。在這裡,關鍵是家庭預計支付額。
假如家庭收入高,也許要為子女提早準備申請獎學金,甚至可以從他們的孩子上高中時開始,每年幾次與孩子準備學術成就文件和參與的社區服務專案。這些資料也許會引起大學錄取官員的興趣。當他們的孩子到了高年級時,就會有一套厚厚的資料。這些資料能夠幫助孩子獲得助學金。
讀者也要記住,假如你的孩子第一年沒有獲得助學金,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以後不會獲得助學金。許多學校向高年級學生髮放優秀學生獎學金(merit scholarships)。有趣的是,這些獎學金的獲得者大都是在一年級沒有獲得助學金的那些人。
有的助學金不要償還。例如,贈款(grants)是不需要償還的,和貸款正相反。除了聯邦學生資助申請外,還有聯邦補助教育機會助學金(FSEOG),每年從1000元至4000 元。假如學生想成為教師,教師助學金(TEACH)每年提供4000元。另外,有的獎學金根據需要、學術成就等發放。因此,在申請前多多研究考量。
還有一些富人認為,他們的豪宅可能是決定他們子女不能符合聯邦補助的關鍵因素。這也不是真的。現在,房屋價值不再填入聯邦補助的申請表中。除了幾百所私立大學需要這個資訊外,3000多所大學不再要求這個資訊。
資產的處理
希望財務資助的父母不要把資產放在準備上大學的子女名下。資產放在父母自己的名下的資產可以打折計算。如上所述,有些資產不計算在內,如住家、農業資產、人壽保險、年金、延稅的退休計畫等。
假如你自己做生意,你可以透過妥善計畫,推遲收入,加快消費及退休計畫來降低調整後總收入。
設立529儲蓄計畫
有的華人家庭為子女設立教育儲蓄計畫,即「529計畫」 (529 Plan)。該計畫存入資金增值部分不用交稅,取出付高等教育費用時免稅。該計畫沒有收入限制,故廣受富人青睞。但是529計畫可以在計算家庭自付額時算入父母的資產,可能減少子女獲得「需要基礎上的資助」。
很多人沒注意529計畫會影響學生財務資助,不管是父母擁有還是學生擁有,大學儲蓄計畫都被視為父母的資產。在申請聯邦學生財務資助時,必須披露這類帳戶的資訊,除非5 9計畫持有人是其祖父母。如果該計畫持有人是其祖父母,那就被視為祖父母的資產,而不是子女的資產,也不是父母的資產或家庭的資產。由於非父母擁有這個儲蓄計畫,當子女申請聯邦財務資助時,申請表並不要求披露這個大學儲蓄計畫。這樣,大學在計算家庭能夠支付多少資金時,這儲蓄計畫中的資金就不會影響財務資助。但當這個帳戶由祖父母提取給孩子時,孩子在明年申請聯邦學生財務資助表格(FAFSA)時,則必須作為收入計算。
大學儲蓄計畫允許家庭儲蓄,享受以後提取免稅優惠,為自己子女或其他受益人積攢未來的高等教育基金。稅法對儲蓄帳戶存入人沒有資格要求。不管存入者收入多少,都可以向529大學儲蓄計畫存錢。由於529計畫是由州政府贊助,因此該計畫各州優惠不同,購買前請查清楚。例如,紐約州對稅務合報的夫妻提供每年1萬元、單身5000元的免稅額。
按照國稅局對大學儲蓄計畫的規定,只有符合規定的儲蓄才能享受稅務優惠。該儲蓄計畫不管年齡多大,只要是在高等教育機構讀書的學生,都能成為該儲蓄計畫的受益人。而帳戶持有人擁有對自己帳戶的控制權。若受益人決定不在大專院校修讀,帳戶持有人可以將資金轉給受益人的另一家庭成員,包括親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和堂兄弟姐妹。但是,若是新的受益人與前受益人沒有關係,帳戶持有人必須照章納稅。
存入529大學儲蓄計畫可能涉及贈與稅。一個人每年最多贈與額是1萬4000元。然而,稅法有特別的贈與條款:若是單身報稅者,一年可捐贈未來五年的贈與額7萬元;夫妻合報者捐贈的數額加倍,即14萬元。他們也可以在每年內按照規定比例捐贈,直至達到該儲蓄計畫的限額(大多州最高限額是30萬元)。
稅法對該款的使用也有規定。若是支付高等教育所需的以下費用,提取資金時免需交聯邦所得稅。這些專案包括學費、書本費、用品費、食宿費、功課所需的電腦、軟體及網路服務。若是用於其他方面,提款不僅要交納聯邦所得稅,而且還有罰款。
學費稅收補助
如果自己或孩子去讀大學、研究院或專業進修等教育開銷,就可利用聯邦稅法條款省稅。
一、美國機會信用(American Opportunity Credit)。但該條款只對大學或學院費用減免,最大省稅額是2500元。但它有一個收入限制,即單身報稅者年收入(AGI)低於9 萬元,夫妻合報的年收入(AGI)需低於18萬元。
二、終生學習稅信用(Lifetime Learning Tax Credit)。該條款規定,如果符合條件,第一個一萬元就可省稅20%,其最大省稅額是2000元。此條款的收入限制單身年收入(AGI) 低於6萬2000元,夫妻合報的年收入(AGI)需低於12萬4000元。它的好處是不限制是大學幾年級,選修專業課程也行。
(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