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的摩从7月18日起规定汽水及含糖饮料禁止出现在儿童菜单中,这是在加州、科罗拉多州部分城市实施这项规则后,美东第一个跟进的大城市。
没有了含糖饮料后,儿童菜单的选择变成:牛奶、水、百分之百纯果汁或不含糖份的气泡水。
取消含糖饮料,首先想到的是为了减少肥胖,蛀牙,糖尿病等病的发作。多年来,世界各地的医生都在讨论儿童糖尿病问题,对广大青少年展开的调查结果也令人担忧。如今已有明确的研究数据表明摄入过量碳酸饮料是儿童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之一,碳酸饮料甜甜的味道几乎没有宝宝可以拒绝。但碳酸饮料是一种高糖分、高热量的饮品,里面的主要成分焦糖会引发人体代谢紊乱。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的一项研究告诉我们含糖饮料究竟有多致命:该研究显示,每100个死于肥胖相关疾病的人中,就有一人死于含糖饮料。其实,全球各地每年有184,000人的死亡被认为与含糖饮料有关。而此次禁止含糖饮料的巴尔的摩更是有3成的孩子处于肥胖体质里,而25%的孩子则每天至少饮用一杯碳酸饮料。
但是取消了含糖饮料真的能控制肥胖吗?华盛顿大学教授Jim Krieger, MD, MPH曾表示对含糖饮料引发糖尿病或心脏病等证据并不是铁证,毕竟它是基于显示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的研究。营养师也表示当人摄入的大部分热量来自汉堡包和三明治,对于对含糖饮料的控制显然没有控制到点子上,人们应该自我重视自己的食物,因为这决定了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程度,但是人们应该有自己决定的权利。
事实上,在巴尔的摩以前,纽约市一直在努力推行无糖饮料。2012年纽约率先推出了拟禁售大桶装含糖饮料的规定,并定于2013年实施,然而次年3月11日纽约禁止大杯含糖饮料销售的措施被法院驳回,原定12日起正式实施的规定也至此无限推迟。事实上取消含糖饮料看似美好,但是却与经济利益深深挂钩。饮料协会、电影院经营者联合会纽约州分会和纽约韩裔美国人杂货商协会一起提出诉讼,指责政府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利,还将伤害那些少数族裔的小商业经济,要求法官让市政府暂缓实施这项禁令。
巴尔的摩同样面临一样的困境,餐饮业主对于这项法规的实施也是充满了怨言,认为“卖什么都要管”这已经直接侵犯到了商家的底线。马里兰州餐馆协会公共政策高级副总裁梅尔文·汤普森直言不讳,这种干扰餐馆运营细节的公共政策将直接加剧城市餐馆面临的商业挑战。比如商家可能被迫在儿童餐中增加果汁和牛奶的选择,这样一份儿童餐的成本增加了,谁来为此买单?或者商家会将饮料单独售卖,这都将会对餐馆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取消有糖饮料会引起市场不满,那么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取消不行就加税,这是现在更多国家和地区采取的增加“糖税”的办法。在巴尔的摩隔壁的邻居费城,早在2017年1月1日就开始对每盎司含糖饮料加税1.5美分,但自这项规定实施以来,争议从未停止。2017年全年糖饮料税带来的收入为2千名费城3至4岁儿童带来了免费学前班。但在一份研究报告数据中,因为饮料涨价,导致费城市内一些小的食品超市销售额下降,不得不裁员,归根结底糖饮料税已经使费城损失了1200个工作岗位。用1200个工作岗位去换2000名儿童的免费学前班这笔账到底值不值?令人感到尴尬的是多数能够取得免费学前班机会的孩子,父母往往是低收入者,他们中很多人正工作在小的零售业,加油站,快餐厅等,增加的含糖税正如一把双刃剑,在帮助又伤害着这个群体。
但是给含糖饮料加税的办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们对其的购买。以费城为例,一些含糖饮品的税价甚至高过产品价格本身,比如1加仑瓶装的甜茶售价1.77美元,税价则是1.92美元,总价为3.69美元。每盎司如果需交一美分的税,这个税被全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那意味着价格大约会上涨 20%,甚至更多。没人会喜欢涨价,尤其是对价格相当敏感的低收入人群来说。根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涨价对这个群体所产生的影响非常明显。在伯克利通过了同样是每盎司一美分的汽水税之后,降了 21%。作为对比,同一时期,旧金山和奥克兰的低收入地区,这类饮料的消费量上升了 4%。增税,取消含糖饮料,禁止销售大杯含糖饮料...美国各个城市都在为此寻找突破口,这是一场全国性运动的开始。
过多摄入糖分是人体一个危险的标志,它比烟草带来的恐惧更为隐秘。因为含糖饮料的杀机令人无法马上体会到,就像每一个人长大的过程中,都无法避免与糖果绝缘,而饮用碳酸饮料也被看做一种享受。但是看看消费型税在香烟市场的表现,尽管征税能够起到抑制消费的作用,不过从政策上来说,虽然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政府也向烟草公司征收高额的税,但并没有阻止多数人戒烟,甚至还有人因此选择劣质烟。而在早期实施糖税的单买,因为人们为购买肥胖食品多掏了2亿克朗的钱,却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甚至更多选择了更加便宜,更不健康的产品
巴尔的摩的新规规定,餐厅业者如果违规在儿童餐当中贩卖汽水或含糖饮料,将面临100美元罚款。但如果家长点餐的汽水或含糖饮料,孩子在餐厅里依旧可以饮用含糖饮料,那么在家里呢?政府无权管着孩子不在家里喝饮料。所以尽管不少城市都寄希望于类似的糖税或者直接禁止来管控来解决肥胖问题,但真正的根源在人的意识中,家长的不作为,学校,老师,社会对这个问题教育的缺失,最后倒霉的都是孩子们。此时对于政客,消费者以及饮料品牌来说,降低含糖量的产品或者推出取代含糖量的产品才是有利于他们应对复杂局面的最好方法。同时商家要管制饮料广告,尤其禁止针对儿童的行销活动,政府及医疗机构要帮助民众提供实际的减糖方法,而不是选择一刀切的取消,让低收入者无能力承担,或者以损害其他行业利益来推动无糖化。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