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在自我折腾了,去申请当幼儿园活动小组的家长助教。上周见了园长,为了更好明白园长期望和努力方向,我问了园长一个问题,“你们在面试老师时,除了一些硬指标外,哪些是你们非常看重的?”
园长和我分享了好几条,不少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了,其中有一条让我印象深刻,觉得是我们每个父母都可以借鉴的,分享给大家。
交流中的等待时间
“能够在和孩子的交流中留出等待时间,并且可以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这样的等待时间,对话中的空白间隙是自然而且必要的”,这是园长当时和我说的原话。
当园长说完这段话时,我脑子的那个小灯泡又“Ding~”亮了起来,哈哈。真心的,这是我一直觉得的,教育很多时候成就于细节,有些看似都不值得写出来的细节却恰恰反应了这位教育工作者或者家长是否真的懂孩子。
等待时间促进对话
老公有个同事最近很焦虑,她女儿接近2岁了还不会开口说话,于是最近在忙着给女儿做语言评估,看看是否需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上周,我们和他们家一起出来吃了个饭,他们想了解一下小D之前的语言训练师。
那个宝宝可以笑出声,对我们对话也感兴趣(最基本的初步排除了孩子能否发音和自闭症风险),但在餐桌上我们看到了一幕让我和老公都非常惊讶的举动。这对年轻夫妇就像是小宝宝肚子里的蛔虫,他们女儿都没用手指哪个菜,他们夫妻俩都能几乎同时反应,然后说,Lisa要吃鱼,来宝宝吃鱼!
老公和他们更熟就问,你们的女儿都没表达,你们怎么知道她的需求呢?夫妻俩也是一脸惊讶,似乎觉得这是育儿常识,然后说,我们看到她眼神了啊,她朝那边看了呀。
之后,虽然我们还是给了他们语言评测的联系方式,但是我们也提醒了他们,在和孩子日常互动中,一定要记得有等待时间。
语言,归根到底是需求导向的。当一个孩子有需求了,而且她明白自己要表达需求才能满足时,他们才有动力开口,而这样的需求创造就是从等待时间开始的。
等待时间促进大脑思考
园长和我分享,说美国前几年做了一个调研发现,小学课堂上,老师提问后给到孩子思考的时间平均不到1秒钟,而且几乎没有老师意识到这个问题,直到调研结果出来后。
现实情况下,我们很多成人对于对话中出现的空白是会觉得难受和尴尬的。于是,对于养育孩子我们也会下意识地去填补那些可能出现的空白。
非常经常的,我们会看到,一个妈妈问孩子,“牛怎么叫的啊?”,还没等孩子反应,妈妈已经自己回答了,“对,牛叫起来是moo~~~”。
当我们总是这样自问自答时,我们不仅没有给予孩子思考时间,也在剥夺孩子思考的机会。慢慢地,孩子对于知道答案的问题不再回答,因为他知道大人会替他回答;孩子对于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不想思考,因为他能感受到大人“希望马上回答”的压力。
园长还补充道,一个好的老师和家长懂得在提问后有两次等待时间。第一次等待时间显而易见,就是提出问题后,这个慢慢已经被更多老师掌握了。
第二次的等待时间更加关键,那就是等孩子回答了问题后,继续等待几秒,而不是马上回应。这第二次的等待时间,可以给予孩子机会继续补充扩展自己的回答。
而且这样的等待一定不是催促,或者追问,而是非常自然地在自己给予反馈前停顿一下,看看孩子是否还有其他补充。
如果我们真的想让孩子认真思考我们的问题,那么就需要给予他们大脑时间真正进行思考,然后再说话。动脑筋需要耐心,动脑筋需要等待时间!
等待时间提高自信
一个人的自信从何而来?我觉得有两方面,一个是自己过往经验所提供的正面反馈,让孩子可以确认,“我曾经做到过,我现在也可以”;另一个是从自己所重视的人那里得到的信任,“父母老师觉得我可以,我也相信我可以”。
其实,大人和孩子互动中的这个下意识“抢话说”,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于我们对于孩子能力的不信任,“他那么小,估计还不知道的”;还有对我们自己的能力的不信任,“我之前教过他的,估计还没学会吧,我再来教一下”。
这份不信任就会变成交流中的着急,甚至是焦灼,哪怕只是一秒等待,我们就觉得是他不懂或者我没教好。园长说,这是最关键的,她见过太多年轻老师了,因为对于自己的不信任,把这份“着急”转嫁给孩子身上(其实想想,我们父母不也如此吗?)
孩子只有在充满信任和稳定情绪的氛围内才能身心健康成长,当我们把每天的生活变成了“马上不说,就是不会”的竞技场时,孩子就会越来越缺失自信。
那天走出园长的办公室,我就在想,为什么这么小的一个点,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却很难做到呢?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焦虑浮躁,导致自己的节奏也是慌乱的。
每天被很多看不到的东西推着走,于是我们做不到气定神闲,只能心慌意乱。园长的这句“等待时间”,提醒的不仅仅只是育儿的节奏,也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内在节奏。
坐下来才有思考,慢下来才有生活。
来源:大J小D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