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法施行 “5个留学生就有1个做代购”时代要终结?

時間:01/02/2019 瀏覽: 3997


2019年1月1日,中国首部《电商法》正式实施。

《电商法》扩大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定义涵盖面,将微商、直播平台等纳入监管。同时还规定,电商平台未尽到审核义务的,最高可罚200万元。





2018年8月31日,一部被很多人称为“终结代购时代”的法律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商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这部《电商法》中提到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就包括微商、代购们等,都必须提供营业执照并且交税。



违反本法相应规定的卖家,最高可被罚50万人民币,但造成偷税/漏税需承担刑事责任以及更高的罚款。



当时,人们断言:如果实施了这部法律,那么很多代购将无法再在灰色地带横行,甚至将不复存在。

如今,电商法已经正式施行。按照新法,不论是电商平台上的代购,还是朋友圈里的微商,抑或是直播平台上那些卖东西的博主,都属于《电商法》的监管范围。

那么,面对严格的新电商法,代购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梨视频拍客采访了几位在法国的代购和跨境电商,有的代购说散户基本都要退出不干了,有的说会办个证继续经营,也有人说新法让代购行业重新“洗牌”,或许是个利好。

法国奢侈品代购A表示,此前自己每个月的支出流水大概有八十多万,其中大部分的营业额来自爱马仕。

规模大的时候,每天都会拿一个十万块左右的包。



另一位法国美妆代购B称,自己做代购两年了,每个月营业额大概在两三万左右。但现在新法施行后,她已经不打算继续做代购了。

据这位代购透露,做这一行本来就比较累,也挣不到太多钱,新法施行后,更没有做下去的决心了。

但奢侈品代购A表示,虽然很多人嘴上说“金盆洗手”不做了,但在很多在法国当地的代购看来,一开始的打击未必能打击到他们,“大家还是持一种观望的态度”。



新电商法中,明确规定了不论是什么样的代购,都需要营业执照,还是采购国和中国双方的营业执照。

有了执照的代购者们不仅要依法纳税,如果有偷税漏税的行为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除了这些,没有中文标签,不是国家认监委认证工厂生产的奶粉保健品之类的商品不得销售。



对很多代购者来说,新法的施行也就意味着海关检查的力度将越来越严,很多清关公司也渐渐不收货了。

这样一来,代购们就无法再往国内发货了。

代购A表示,她最近找朋友帮忙带回国一些东西,“一不留神带多了”,就被海关扣下来了。



她托人带回去的东西主要是奢侈品和化妆品,因为总价比较高,超过了五万,“加上最近又在抓典型”,一箱子的货包括箱子都被扣了下来。

这些被扣的货要等海关给带货的人打电话,看什么时候去交税、应该补多少税。如果带货的人想要拿回这些东西,据A估计,她可能需要交近一万元的税款。

但是,如果带货的人有案底,那就不只是补税那么简单了。如果带货人是第二次被扣,那她的这些货则会被没收处理。



像这样的个人代购有很多,常活跃于各大电商平台和朋友圈。电商法的施行对这些个人代购来说,不仅利润大幅缩水甚至没有了,发货也是“冒风险”的违法行为。

拿口红举例,一支国际品牌的口红在国内专柜价可能是330元左右,美妆代购在国外用成本价不到200就能买到,然后代购价卖250左右。

电商法施行后,如果按照50%交税的话,这支口红的价格就比国内专柜还贵了。

这样一来,很多代购者自然不想再做下去了。



而对一些集体形式的跨境电商来说,则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新法之下,他们称将完善自己的营业执照,只要依法纳税,不走灰色地带,新法就不会对他们带来太大的损失。

作为在电商平台上有店铺的个人代购,A也打算咨询律师后考虑完善相关执照。

毕竟对像她这样的代购来说,前期投入的成本摆在面前,已经不是说不做就能不做的事情了。



新电商法还规定了经营者严禁“刷好评”、“刷差评”等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如果平台上的商品有问题,平台也需要承担责任。

同时,很多做代购的留学生们或许也要想想接下来该怎么走了。



留学生是“非法代购”的高发群体,靠着本身自己在国外的地区优势和较上班人群更为充裕的业余时间,许多留学生为了给自己赚点零用钱,搞起了“代购”的行当。

以澳洲为例,据部分澳洲的中国留学生称,他们每5人中就有1人参与过代购业务。

但他们殊不知,这种行为深深触犯了法律的底线,属于“走私罪”。



图源:中国新闻网

有些人只是通过偶尔的代购挣些生活费,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挣到钱就很开心,挣不到就当用别人的钱满足了自己的消费欲。而有些人却把代购成野心颇大的业务,他们将整个业务正规化,通过优化各种渠道带来不菲的收益。

目前,中国留学生群体中“代购现象”十分普遍,据外媒报道称,专职代购的中国毕业生,一年可赚到30万美元。



图源:maimaiouzhou.com

BBC还曾跟拍过在国外做代购的中国留学生的生活:



图源:bbc

他们惊讶的发现,中国留学生的商业头脑在代购方面运用到了极致,有的同学还专门搭建了电子商务平台,以便于客户下单。



图源:bbc



图源:bbc

因为生意兴隆,不少留学生从单枪匹马进化到找合伙人组团队,还租了仓库囤积货物。

他们利用现代的营销手段,利用社交媒体,发布代购消息,稳固自己的客户群体。



图源:bbc

在澳洲上大学的张媛就是代购大军中的一员,她从帮亲戚买婴儿奶粉、雪地靴开始,生意逐渐做大。毕业后,由于没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她就留在巴黎专职做起了代购生意。

她的小公司现在雇有两名专门的购物者、两名包装工和两名客服人员,在墨尔本和杭州都设有办公室。公司做得井井有条,每月的利润也足够养活自己。



图源:纽约时报



尽管新法之下,很多代购都感受到了“紧张”的氛围。但在新法实施第一天,还是有很多代购照常在朋友圈里做着生意。

同时,一些谣言却在传播,比如有的说“敏感字眼交易双方封号”、“不能微信直接付款”、“朋友圈限流和降权”等。

这也引发了一波“神文案”:除了用英文、日文等发广告外,“倩碧”的黄油被描述成了“隔壁村倩倩的弟弟,有油、很清新”,为了防止图片侵权,有的商家还配上了手绘的图案。



















(图源:微博)



无可争辩的是,代购本来就处在偷税漏税的灰色地带。尽管很多人是本着“花更少的钱就能买正品”的的心态在找代购,但是殊不知无形中也助长了这一灰色产业的蓬勃壮大。

如今监管条例已经正式施行,希望能让这一行业走向更阳光合法的道路。

而大家以后再回国,可更要小心了,不要一不留心给家人买的东西,被海关当成了违法代购......

Ref:

http://n.miaopai.com/media/ncjkRm2NssjU73yUnc0owcJIJN~olN76

https://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351000353984083314181106

https://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614291148645579653

http://news.ifeng.com/a/20160413/48438906_0.shtml

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intouchtoday/n2646.html


来源:北美留学生日报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