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04/26/2019
瀏覽: 7574
在国内留学行业,虚假招生官横行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明真相的家长,从迷信老外,到迷信招生官,更加助长了这股坏风气。很多家长也都会把有没有前名校招生官作为衡量一家机构高大上与否的重要标准.但是你知道么,眼前所谓“大名鼎鼎”的招生官,很有可能是假的!
最近,哈佛北京校友会发表一份澄清声明:
“哈佛北京校友会”澄清声明内容:关于2015届哈佛本科毕业生 Malcolm Grayson 与哈佛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哈佛招办”)关系的询问。Grayson先生目前不是哈佛面试官,也从未在哈佛招办工作过。
这位“Malcolm Grayson”同学,经网友查证,履历可是相当丰富。头衔是美国大学招生主任,曾任哈佛大学招生官,面试官,8年时间帮助近200名中国学生进入美国顶级大学。可是哈佛大学北京校友会说是2015届毕业的啊,宣传中已经工作8年了,并且服务了200名中国学生这明显属于吹牛了。08年,在国内中介中,应该还没有任何一家机构打“前招生官”牌,整个行业的美本业务都处于刚起步阶段。
可是不在留学行业的人自然是不熟悉行业发展的历史。正因为学生和家长都迷信名校毕业生和前招生官的光环,多所留学机构也都借“Malcolm Grayson”名义做过宣传,例如:
一会是面试官,一会又成了招生官,并且全美记忆力排名第20 (这个是怎么测的?)各种人设包装宣传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前招生官”是近两年被部分留学机构用的最泛滥的一个噱头,并且凭着这一卖点还能收取高价的服务费,可是学生和家长们似乎到现在都没有免疫力……对于这些“宣传”方式,挚小拓提醒:务必要客观理智地去分析判断。
首先我们要了解下“前招生官”是一个什么概念:很显然就是已经离任的某大学招生官,与现在的该大学的招生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以前的职位对他而言只是一份工作经历。
但“招生官”一词在国内是一个泛称,哪怕是做过校友面试官的人,出于宣传包装的需要,在留学市场都敢称自己是招生官,实际上美国大学招生办对于招生官有着明确的岗位细分——就算是在美国大学招生办公室工作过,但也未必是有“招生权”的那一个。
真正能决定学生命运的招生官职位:
Admission Officers(招生官)
Directors of Admission(招生办主任)
Assistant Directors of Admission(招生办助理主任)
Associate Directors of Admission(招生办副主任)
Deans of Admission(招生院长/主任)。
还有一些做的是行政工作,俗称“打杂”,就是给申请者发各种邮件,通知你是被拒了还是录取了,以及其他材料的传达整理。这些人基本上并不参与招生,也没有任何影响录取的权力。
有招生决定权的招生官被返聘到留学机构当顾问的寥寥无几,在留学机构中到处以前招生官噱头宣传的多半是校友面试官,或者在招生办整理材料之类的岗位。
而大部分学校的任何校友,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做面试官,在国内则出于宣传需要故意把两者混为一谈。
1、首先现任招生官辅导留学机构做留学申请是非法的,一旦被发现利用职位之便与盈利机构交易,这位招生官马上会被除名!所以大量机构都是拿前招生官做宣传,如果哪个机构敢宣传现任招生官给你做服务的话,可以直接拉黑,典型的骗子。2、招生官如果是全职,起薪在5万美金左右,常常一个学校呆两三年,就跳槽去别的大学涨涨薪水,这不是一份待遇多么好的工作;3、如果能混到招办副主任,算是份体面工作,对录取有一定决定权力,对自己学校的招生标准会很了解,但不一定了解其他大学;
4、招办副主任通常不止一个,工作是划片区的,有的副主任负责美国东北部地区,有的是南部,如果没负责过亚太地区,是不清楚国际生申请情况的;
5、很多招生官不负责审核材料,只负责四处出差做宣讲,相当于是学校形象代言人,没怎么看过文书,更不用说自己写;6、加入了IECA和OACAC等俱乐部无法说明实力,只代表喜欢交际,且找到了推荐人;国内也有很多中介机构的顾问加入一些类似的俱乐部,但并不能代表其专业度获得认可。
首先,就算是真的前大学招生官也不能保证你能被录取。前招生官的招生工作经验是针对单一学校的,对于中国学生要申请的十几所的数量而言,是无法全部覆盖的。如果认为前招生官通过和现招生官的关系,能提高录取几率,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的招生官不会用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赌注。
如果找这些前招生官就真能对录取有帮助的话,那么这些机构的结果应该非常亮眼才对,至少在招生官所在学校的申请结果是亮眼的,但稍微做点分析调查就知道,这其中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
其次,虚假招生官泛滥。我们前文已经分析过,真正有招生决定权的招生官能被中国留学机构聘用的机率非常低。所谓“招生官”,更多只是以校友身份做过录取面试,没有真正参加过招生工作,而大部分学校的任何校友,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做面试官。所以校友面试官根本接触不到实际的招生工作和流程,甚至无法判断申请人是否适合自己母校。
再次,就算你冲着前招生官签约了,但提供服务的另有其人。在国外有这么一类组织,专门召集一批离任的美国大学前招生工作人员,来和中国的留学机构合作,但这些人基本都是和留学机构采用兼职服务模式,只负责接待客户,咨询聊天,不负责实际服务,换言之,就是家长为高价产品买单的定心丸,对学生申请“几乎没什么卵用”。
➢在职人员应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守口如瓶;
➢离职后,不能对外人宣扬说自己曾与现任的某位招生官共事,简单来说就是,必须与现任招生官“保持距离”。
美国大学,除了野鸡大学以外,无论排名靠前还是靠后的学校,都对自己的招生“秘密”守口如瓶,无一例外。他们是不会把招生数据、招生倾向等关键信息流出。
前招生官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宣传噱头,不仅可能身份存疑,而且实际在申请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大。
原本前招生官离职出来到留学机构做帮学生申请的工作也无可厚非,家长愿意买单,存在就合理,但事实上在留学市场上到处充斥着虚假招生官,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面试官,或者打杂人员,严重的连招生的工作都没接触过,更有甚者连校友都不是,这并不是耸人听闻,就实实在在发生在行业中。那么家长又要怎么去辨别真假招生官呢?
1、最直接有效的核实办法就是写邮件直接问该大学的招生办公室。
你可以在该大学的校官网上找到其招生办的邮箱地址,写邮件询问该校招生办是否曾经有过这么个人,具体负责什么工作内容,很快就能辨别真假美猴王了。
2、“前招生官”信息检索。
一般招生办重要岗位的负责人都有在大学官网发布署名文章,可以通过文章确认他的身份,此外,还有LinkedIn上的工作经历,以及其他媒体报道,但切记看国内中文的软文,因为这类软文100块钱一篇,能发到全网都是,没有参考价值。
3. 确认“前招生官”与所在留学机构的关系是全职还是兼职。
现在与所在留学机构的关系是全职还是兼职,全职的话本地服务还是视频,为什么是全职远程,与所在留学机构合作学生数量和互动频次,是否同时在其他留学机构兼职,远程兼职服务的质量如何保证,平时是否可以实时微信联系,邮件多长时间内回复,多久见面一次,能给到的指导有哪些等等。
说这么多,我们并不是刻意贬低“前招生官”的价值,“前招生官”还是有一定价值的,至少相当于一个中等水平的顾问,理性看待就是不要把这“前招生官”给神化了。如果由于前招生官的噱头要交几十万的高价留学服务费,那多交的钱就真真是家长的智商税了。记住,骗子骗的除了傻子就是懒人。想走捷径,不愿意多花时间去鉴别一个顾问/机构的质量,结果反被一些虚假宣传欺骗,不仅浪费钱财,还耽误了孩子,得不偿失。
来源:美国留学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