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默里大学终身教授李晓江的实验室突遭关闭、知名医学机构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开除三名华人科研人员……近年来,华人学者在美国屡屡被“针对”,分析人士认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国际合作历来被认为很少涉及政治或国家安全问题,但美国生物医学领域“排华事件”频发,其中缘由或与美国政府施压密不可分。
7月24至28日,2019年全球华人生物学家大会暨第十七届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图片来源:云南大学官网)
贡献33年 知名学者因调查黯然退休
国际合作是人类现代科技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都受到各国政府与学者的肯定。但美国近年来频频排查国外合作关系,引发了学术界与公众的强烈不满。
微信公号“知识分子”(由生物科学家饶毅、神经科学家鲁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29日报道,7月底,在美工作的不少华人学者纷纷踏上飞抵中国的航班,参加两年一届的美洲华人生物学家年会,这是中美生命科学领域华人学者密切交流与互动的一个平台。
7月24至28日,2019年全球华人生物学家大会暨第十七届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大会议题设置十分丰富,涉及生命科学进展、职业发展等备受关注的话题,主旨论坛让渡于科研伦理,来自海内外的资深学者以 “人类基因编辑的承诺和挑战”,聚焦中国在生命科学伦理上的困境。
但大会对于华人科学家群体当下在美国遭受大规模审查的 “遭遇” 缄口不言。沉默的背后很可能是未来更大规模针对性的审查、更多华人学者遭到不公平的对待。
此次美洲华人生物学家年会邀请到了知名华人学者洪明奇。一袭黑色西服出现在众人面前的他,胸口别上一枚 “Cancer” 的徽章。洪明奇长期致力于肿瘤研究,是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通路领域的国际权威学者,且在该领域贡献卓著。
洪明奇科研生涯的大部分时光是在美国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以下简称“MD安德森”)度过的,他在这个全球首屈一指的癌症研究中心工作了33年。1986年,洪明奇从一名助理教授起步,其行政职位最高做到了该中心的副校长,分管基础研究工作。他也是MD 安德森校长顾问委员会成员。
但事实上,洪明奇已不在MD安德森任职,该中心已将他的个人主页抹掉,原有的网站链接已失效。
知情人士推测,此前洪明奇为中国不少青年学者申请青年千人学者写推荐信,有 “立场不正确” 之嫌,且近年来他同中国的科研合作密切。2018年下半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启动了主要对华人学者的大规模调查,认为美国的科研成果以及科研诚信正在遭受外部势力的影响,因此联合美国健康与社会服务部(HHS)以及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进行系统性的大规模审查。据了解,洪明奇因此受到牵连,遭受来自 NIH 和 MD安德森方面的调查压力。
3月22日,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美国华裔血液和肿瘤专家协会和华人生物学家学会三大华人学术团体在《科学》杂志以“种族标签伤害科学”(Racial profiling harms science)为题发表公开信。信中说,华人群体正在担忧自己被人用有色眼镜看待,甚至被贴上种族标签。洪明奇则是公开信的倡议人之一。事实上,他也是美国大规模审查外国势力的“受害者”之一。虽然MD安德森承认洪明奇没有严重违反MD安德森的制度,但他还是因“新要求”成为被调查的对象。
同洪明奇一样,对中国肿瘤领域的发展和中美之间的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MD安德森前雇员、知名华人学者吴息凤也因美国 NIH 施加压力,接受调查,后不得不主动辞职,从MD安德森离开。
洪明奇(右一)成为台湾中国医药大学的校长。(图片来源:中国医药大学官网)
美国生物医学领域“排华”频发
事实上,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华人学者被“针对”并非巧合。
新华社报道,在洪明奇之前,今年5月,埃默里大学终身教授李晓江的实验室突遭校方关闭。埃默里大学给出的理由是,李晓江“未充分解释来自国外的经费及未充分解释他们在中国研究所和大学的工作范围”;而李晓江的说法是,他在中国的相关工作已获得校方批准,且校方不给任何解释机会就关闭了他的实验室。
而就在李晓江实验室被关闭一个月前,MD安德森开除了3名华人科研人员,理由是所谓违反保密原则及未披露同外国机构关系。同一时间,美国贝勒医学院等3家机构也被要求调查8名华人学者。
同洪明奇一样,曾任职MD安德森的胃肠肿瘤专家谢克平2018年被控告“非法持有儿童色情图片”,但这一指控完全失实,最终法庭大陪审团裁定此案“没有证据,不予起诉”。过去几年,还有华人科学家郗小星和陈霞芬等人遭遇间谍冤案。
从法律方面看,遭指控的华人科学家也许能重获清白,但他们的学术声誉已遭受重大打击。
分析人士认为,近来美国生物医学领域“排华事件”频发,与美国政府施压密不可分。去年8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弗朗西斯·科林斯致信受其资助的上万家机构,要求它们警惕外国政府对美国的医学研究实施所谓不正当的影响和利用。显然,科林斯对正常的国际科研合作的这种无端揣测损害了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学术交流。
不仅仅是生物医学领域,也不仅仅是在美华人,正常的中美学术交流活动整体上都在受影响,美国政府常用的一个手段就是拒发或拖延发放赴美签证。比如,据媒体报道,去年11月在马里兰大学举办的一场天文学会议上,24名申请参会的中国学者只有6人获得签证;去年12月,在华盛顿召开的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年会上,约300名中国人因签证问题无法出席。
两条路:要么全职留在美国,要么全职回到中国
尽管各方对华人学者的现状有所声援,但美国司法部以及科研管理部门对华人学者的调查还远未结束。曾经的孤立事件将随着大规模审查的进行而变得普遍。
美国对华人学者系统性的调查,已让不少在美工作的华人学者坐立不安。不少曾两边兼任的华人学者,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路线:要么选择全职回到中国,要么选择离开中国,全职在美国工作。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已有数名加州圣迭戈分校的华人学者辞去了千人学者身份。当下紧张的局势,也令在美国工作的学者,逐渐倾向于减少同来自中国的科研人员合作。
在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工作5年的华人学者孙毅,最近选择离开了浙江大学,回到美国密歇根大学。此前他是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的创始院长,也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肿瘤生物学部主任。
而他的继任者,则是刚从美国回来的肿瘤学家吕志明。吕志明此前为MD安德森肿瘤医学部神经肿瘤学系、分子与细胞肿瘤学系的终身教授,他是否是此次被MD安德森调查的华人学者之一,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其在该中心的个人主页亦打不开。
在美国,解聘终身教授流程非常复杂,MD安德森有无履行解聘终身教授的流程?MD安德森表示,当时 “MD安德森准备了同行专家和德州大学董事会成员履行开除终身教授的流程,正当我们在启动这一流程时,三名学者选择主动辞职”。
据了解,这三名学者均已返回中国,并开始组建实验室。
事实上,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不少曾在海外做出出色工作、低调返华的学者,有些学者可能此前并未接受调查,但因美国科研环境对华人学者越来越不友好,主动回到中国组建新的实验室,加之中国对基础科研的投入逐渐加大,已经吸引了不少资深华人学者的回流。美国司法部门以及科研管理机构对华人学者的审查,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
与此同时,不少在美工作的学者也减少了同中国的合作。耶鲁大学助理研究员王俊曾表示,“目前至少在美国东部,不管是华人教授还是美国教授,他们的策略是倾向于减少(国际)合作。虽然有些人胆子大,认为向学校披露了就行了,但有时候还是不能保证不会有潜在问题,目前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还没有很好的办法。”
未来仍不确定 华人学者获部分高校表态支持
随着事态的发展,NIH 和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开始出台管理政策以及审查范围。
6月,美国 NIH 副主任劳尔在听证会上的报告,强调了 NIH 将关切三个问题:有无完全披露经费来源;有无明晰知识产权的归属;有无破坏同行评议规则。
而7月11日,美国 NSF 主任France A. Cordova 向所有 NSF 职员发送了一份公开信:保护科研成果(Research Protection),规定 NSF 职员以及 IPA (国际认证协会)委托人不能参与其他国家的人才招募计划,需公开所有的经费来源,并要求项目申请者提供一份详尽的个人履职以及所有的职务信息,让经费信息可被查找、理解以及追踪。该条例将于2020年1月生效。
与此同时,美国更多的高校向外界发表公开声明。7月26日,匹兹堡大学、加州理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及芝加哥大学向外界发声,支持华人科研群体,放开国际合作,并表示帮助那些遭受偏见的学者或学生度过难关。此前,MIT、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积极向外界发声。
实际上,美国这些大学校长愿意向外界发表公开信,很大程度上与美国华人联合会(UCA)及其成员的努力分不开。UCA理事陈健表示,“UCA 通过全美各地的会员以及支持者,积极呼吁其所在学校向外界发表公开信”。
不过,并非所有学校愿意公开表态。此前埃默里大学的华人学者也联系了所在大学的校长,该校校长不但没有发表公开信,还令数名华人学者从埃默里大学离开。
美国华人学者的遭遇,得到了一些国际组织的同情。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Venki Ramakrishnan 认为,美国的这些调查 “针对个人以及特定的族裔是不可接受的”,他还表示,“开放的社会受益于国际学者的流动”。
而正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习的唐仁(化名)表示,“在美国非华裔学者并没有太在意这件事情。”实际上,在美华人学者赢得的支持仍非常有限。
至于调查会进行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结束仍不确定。最近,美国司法部门以及科研管理机构不断向美国科研机构施加压力。美国 NIH 副主任劳尔向《科学》杂志表示,目前 NIH 将来自55家单位、180余名学者列为调查对象,具体的调查结果尚未出来。
7月23日,加州大学委员会已经通过了一个议案,将会系统地排查国外势力对该校科研的影响。在平衡科研开放以及安全上,美国加州大学左右为难。目前,已有一名华人学者因接受调查而被迫辞职。最近一两年,该校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数量已经开始下降,因为他们会比其他族裔的学生会有更高的拒签率。
那些即使留在美国,未被调查的华人学者可能也会受到影响,因为“经费难以申请,学生难招。有的学者会直接选择回国,回国发展空间更大。”唐仁表示。
受伤最深的群体: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美国司法部门以及 NIH 对华人学者的系统性调查,令在美国读书的中国留学生深为不安。摆在他们面前的现状是签证更难拿、拒签率更高。对于很多想去美国留学的学生来说,拒签可能是学术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来自北京大学的毕业生魏名(化名)今年申请到了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人工智能方向博士学位的机会,但美国使馆审查他的护照时间差不多有两个月了,超过了此前约定的期限,签证至今杳无音讯。他表示,“只有继续等,暂时采取不了任何措施。”
此前,魏名也拿到了不少知名学府的通知书,如耶鲁大学、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最终他选择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他表示,之所以去美国读书,主要是美国科研氛围、课题以及导师会更好一些,可以接触前沿的知识,“而且就我所学的专业(人工智能),美国是这一领域的中心。”但人工智能专业是当下美国特别审查的领域。
对于那些准备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拿到签证,可能会改变他们整个学术生涯,“如果拒签的话,很多事情都需要重新规划,而且我们还有经济上的损失。” 魏名表示,“我周围有一些同学被拒签,可能有10几个,他们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材料、机器人、生物工程等专业,虽然拒签的仍是少数人,不过往年几乎不会出现拒签的情况,签证时间也不会这么长。”
对于那些已经在美国读书的中国留学生来说,由于美国现在签证的难拿,不少留学生甚至不敢轻易回国。此前《洛杉矶时报》也有报道,在美的华人学者警告实验室的中国学生,不要返回中国。
“未来的局势会越来越糟糕”,唐仁表示,“我感到焦虑,不敢轻易回国”,因为一旦返回中国,再次进入美国将会变得困难。
来源:侨报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