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学生的社交技能如何培养?

時間:04/08/2022 瀏覽: 4704

以下内容来源于公众号:东西儿童教育

ID:eastwest_edu

作者:逃妈

在美国,每年秋季是各大私立学校为下一年招生做准备的时候,学校的开放日以及宣讲会,是家长们了解学校情况的重要方式。

上周,我跟美国这边的好友约好,去参观我们当地一所非常有名的私立学校。一般来说,这种学校都比较贵,固定的学费不说,还会有各种活动和捐赠开销。一年算下来,估计怎么着也得四万多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30万)。

不仅如此,越是优秀的私立学校,名额越是紧俏。很多家长为了先到先得,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就被送了进来(在美国,大部分私立名校都有自己的幼儿园、小学、初中以及高中部)。因为到了高年级,名额几乎饱和,要想进来,要么等着就读的学生转学,要么烧高香盼着学校扩招。

好吧,我想了想银行卡的存款,又看了看逃逃所在年级的招生名额,决定还是一心一意把这次参观当成观摩学习好了,看看这所名校到底牛在哪儿。

我主要走访了幼儿园和小学部。要说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我之前分享过的美国东海岸Cambridge和西海岸硅谷的那些名校差不多,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但最近一圈名校走下来,我倒是Get到了一个关键且相通的点——它们对孩子的自信培养都极其重视,无一例外!

社交技能学习让孩子更自信

在来美国之前,美国孩子给我的总体感觉就是比较能说,在大人面前也不拘谨。后来到了美国,接触多了才发现不只是这么简单,他们能说会道的原因还在于他们有足够的自信,而这自信,又跟他们从小培养的社交技能有关。

在我上周参观的这所学校,学前班的一位老师Penry就跟我介绍说,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是他们的主要教学任务,对于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孩子来说,自信心的建立甚至比具体知识的学习更加重要。所以,他们有一门叫Social Studies(社交学习)课程,来专门培养孩子的自信。

大家可能会有点奇怪——我们平常讨论孩子的社交能力,都是说孩子是不是擅长与人相处、是不是足够独立、能不能承担责任等,自信跟社交又是怎么回事呢?

Penry老师的解释我认为特别到位,她说:首先,自信是对自我的肯定,是孩子有自我认知能力的表现;其次,自信能帮助孩子控制以及协调自己的情绪,让他愿意向外展示自己,并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也就是说,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中,自信是一种内在的原动力。

其实在我看来,孩子自信与社交能力的关系也是一个良性正循环。自信能让孩子更愿意站出来与人交流,而交流所产生的正向沟通反馈,又会进一步增强孩子的自信,让下次交流变得更加轻松。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孩子看见别的孩子在玩皮球,他也想玩,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可能上来直接就抢,结果弄得自己和别人都不愉快。表面看起来是没礼貌,其实是因为他不懂得社交,对自己的想法和请求没有自信,所以只好抢。但当他学会了一些社交技巧后,他就会懂得用语言去沟通,会想办法让自己的请求变得合理,对对方的回应会有所预估,甚至也做好了被拒绝的心理准备……而一旦经过几次有效的沟通后,他就会变得自信,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也会倾向于用这种方式去沟通。

3个跟自信有关的社交技能小练习

连续参观了好几间学前班的教室,发现他们教室里都有各种各样的张贴海报。我一边看,一边听Penry老师介绍他们平时是怎么教授孩子社交技能、怎么让孩子从中获得自信的。其中有几个方法特别有意思,我觉得咱们中国家长也可以收藏着,在家和孩子练习。

1.非语言交流:Eye Contact(眼神接触),自信地注视。

眼神接触的示意图△

上面这个图就是让孩子知道,我们说话的时候,要确定对方是否正在看着自己,如果彼此眼神接触了,那就意味着对方已经做好准备听我说话了。这是培养孩子对自己所说的话感到自信的一种方式。

同时,老师还分享了一个眼神接触的游戏,叫做Staring Contest(注视比赛)。

这个游戏逃逃以前跟我玩过,两个人面对面坐着,互相盯着对方的眼睛,谁先眨眼就算输。我们每次都玩得很开心,当时我还以为是小孩子一时兴起,原来还有这一层原因。其实,这也让我相信,美国的这些教学方法都是有一套标准的。

Staring Contest这个游戏,家长们可以在家和孩子试一试,让孩子感受到,坚定地注视着别人的眼睛,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让孩子在今后的表达和交谈中更加自信。(温暖提示:交谈中的注视可不是像游戏里那样死盯或者死瞪哦~~~)

2.语言交流:Message(信息)的训练,自信地表达。

在美国,你会发现,对于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状况,老美们在语言上的反应都是特别快的,而且用语用句或多或少都有些相似。在美国待久了,我慢慢观察到,对于一些日常交流用语,他们还真是有模板可以套用。

下图就是我在他们教室里看到的众多语素图中的一种。

孩子在人际交往时常用的基本语素

I Messages-Asking For Change,当别人打扰到你并让你感到不舒服时,可以说:

我感觉(不舒服,不开心)……

当你(做什么的时候)……

你能不能(不这样,或者换种方式)……

然后我(们)会(都会开心)……

Response-Active Listening,当你打扰到了别人,对方给你提出意见时,你可以这样回应:

听起来你(不开心,不舒服)……

因为(做了什么,打扰到你了)……

下次我会(怎么改变)……

然后我(就会)……

老师会让孩子们熟悉这些语素,然后设定不同的场景,让他们变换着反复练习。当孩子能将这些语素脱口而出时,就会很自然也很自信地发起或应对这些对话了。

Penry老师举了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当一群小朋友正在玩耍时,你要怎么加入呢,用什么样的话,他们会更容易接受呢?老师随手翻开教室里阅读架上的一本绘本,叫做《Join in and play》(加入游戏),里面就有不少实例:

你可以提个问题“套近乎” (What are you doing? 你正在做什么呢?):

对别人的作品/正在进行的活动给出友好的评价(It looks cool!看起来好棒!):

还可以直接表达(Can I play?我可以玩吗?):

绘本最后还总结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语素练习:

当你想加入一起玩时,可以说:

May I play with you? 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

What are you doing? 你在做什么呢?

Can I have a turn? 我可不可以跟你轮流玩啊?

That looks like fun. 这看起来很有趣啊。

Can I use that when you’re done? 你玩完之后我可以玩吗?

当你正在玩而其他小朋友想玩时,可以说:

Do you want a turn? 你想和我轮流玩吗?

Would you like to play with this now? 你现在想玩这个吗?

What you want to play? 你想玩什么呢?

You can go first. 你先来吧。

Do you want to play with me? 你想不想跟我一起玩啊?

咋一看怎么觉得像在背公式(我们小时候背诵的是九九乘法表),所以说老美的社交也是有套路的。当孩子掌握得非常熟练,把这些句子都练得张口就来时,便能自如、自信地发出自己的请求或邀请,从而快速打开社交通道了。

3.同理心:用Venn图(维恩图)培养双赢思维,自信地分析

Venn图是美国老师常常用来教小朋友分析事物异同的小工具,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也能在对比中加强孩子对事物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在很多练习当中,孩子们也用Venn图来分析小朋友之间的异同,比如外貌特点,性格脾气,喜好特长等等。

美国孩子做的Venn图练习,看图中的两个小朋友有什么异同↓

除此之外,Venn图还能在孩子们进行合作时起到神奇的效果。课堂中通常会有很多活动,需要两个孩子或者两个团队一起合作, 这时老师就会让孩子用这样的Venn双赢图,分析出自己想要什么,对方想要什么,共同想要的又是什么。

Venn图双赢示意图△

当孩子们对自己和合作的小伙伴有了充分了解后,不仅能找到彼此的共同之处,也会更加容易地包容别人的不同,这样,沟通就会变得顺畅了,孩子们对自己的合作能力也就变得自信满满了。

老师举了个例子,是一位妈妈跟她说过的小故事:有一次,孩子想去吃披萨,妈妈一开始没有答应,孩子就拿出张白纸刷刷刷地画了个Venn双赢分析图,其中一个圈表示他自己想吃披萨,另一个圈表示妈妈工作了一天很累想休息,所以“双赢区”就是打电话叫披萨外卖。看到孩子有板有眼儿地分析,妈妈就欣然答应了。

看,和孩子在家多做这种小练习,说不准就能造就一位自信满满的谈判专家呢!

关于美国孩子普遍比较自信的问题,其实之前我也做过分析,但总觉得不够清晰,理解还不够深刻,经老师这么一点,觉得还真是这么个道理。良好的社交能力,确实会使一个人变得自信而具有魅力起来。

Social Studies(社交学习)是一套很完整的系统,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上面的三个例子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那么美国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都要学会哪些社交技能的应用呢?下图是一个大概总结,列举了孩子们需要学习的大部分社交场景。

孩子们需要学习的社交技能的场景清单,如接受他人的不同、请求帮助、清晰地沟通……

这些场景包括接受他人的不同、请求帮助、清晰地沟通、赞美他人等等。在学习中,这些场景还会再进行细化,变成许多个小场景,所以Social Studies(社交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孩子们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成体系地来学习。

针对这门课程,美国很多私立学校和优秀的公立学校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套叫做《Learning to Get Along》(学会相处)的绘本作为教材或者辅助阅读材料,前面Penry老师提到的《Join in and Play》(加入游戏)就是其中一册。它不仅用故事的方式将孩子经常遇到的社交场景囊括进来,还有非常实用的实践操作步骤和互动游戏。

美国“思想巨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非常推崇这套绘本,他认为一个人能走多远,成就多大,和他儿时养成的社交习惯和自信程度有很大关系,翻开每一册《Learning to Get Along》系列绘本的扉页,都有一段柯维亲自撰写的荐词。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