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日前特朗普(又譯川普)政府宣布放棄對中國在美投資強硬的限制計劃,但中美貿易下一步的走向仍是未知數,特別是這場貿易爭端是否最終會引發為一場投資戰成為市場高度關注和擔憂的話題。日前,華美銀行董事長兼最高執行長吳建民(Dominic Ng)撰文強調,當前的貿易形勢跌宕起伏,美國針對中國投資的額外限制條件是否已經不在討論範圍之內還無法確定。這些限制一旦實施,美國就業市場及投資者可能遭受重創,並有損美國長期以來維持的「透明」和「開放」的投資環境。
數據來源:
中國對美直接投資數據來自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
中國全球非金融类對外投資數據來自中國商務部(China’s Ministry of Commerce)
吳建民在文中提到,中國對美投資從幾乎為零攀升至2016年的460億美元,這些投資帶來的直接益處包括促進地區發展、增加稅收、創造和維持就業機會,且為推動美國當地創新貢獻良多。但在過去的18個月裡,中國對美投資大幅下降。2017年,投資額縮減至290億美元;2018年前5個月僅為18億美元,創六年來最低水平。然而,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對外投資已回升至2016年之前的水平,特別是針對歐洲的投資正強勁復甦,與在美國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美國對中國企業的進一步投資限制,只會繼續降低中國在美投資回升的可能性,並將中國資本轉移至歐洲和其它發達經濟體。
吳建民在文中進一步談到,對一個國家實施有針對性的投資限制,也將影響美國整體的外國投資環境。針對某個國家模棱兩可的限制將打破美國一貫的開放傳統,而這項傳統正是美國經濟強盛的支柱。打破這一傳統意味著,這些外國企業不再能夠在美國享受到政治的穩定性和可預見性。
文末,吳建民呼籲,為了防止貿易衝突升級到影響投資的嚴重程度,我們可以採取的措施包括:
- 首先,美國國會必須確保,新的《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或FIRRMA)將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簡稱CFIUS)的權限範圍集中在國家安全而非經濟標準之上。
- 其次,美國國會還必須確保以一種有限和透明的方式執行任何法律,將政治化和職權濫用的可能性最小化,並增強外國投資者需要的政策可預測性。
- 此外,特朗普政府不應實施針對中國投資者的限制——這只會進一步損害有益投資,削弱外國對美國經濟的信心,並對美國企業和公民造成實質性的經濟傷害。
最後,美國不應放棄長期堅持的原則,而應通過理性的投資和教育政策來吸引更多外國投資,確保美國仍是全球最明智、最具創新精神的投資者的首選地。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