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美國青少年自殺傾向的調查顯示,美國青少年有25%動過自殺念頭,而其中多數企圖自殺的青少年曾接受某種程度的精神健康治療,令人質疑目前協助青少年的治療法是否有效。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精神科期刊(JAMA Psychiatry)的研究發現,55%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在企圖自殺前曾接受過治療,不同於過去青少年自殺基於缺乏治療的看法。
紐約時報報導,這項調查規模最大,根據超過6000名青少年和這些青少年的家長進行訪談,深入分析後發現,青少年自殺傾向與情感障礙疾病和行為問題都相關,情感障礙疾病包括憂鬱症,行為問題則包括注意力不足、飲食失調、酗酒吸毒。
研究顯示,有嚴重自殺傾向的青少年,治療重點不應僅針對情感障礙疾病,也要治療可能導致衝動的行為問題。聯邦疾病防治中心指出,在2010年有1386名13歲到18歲的青少年自殺。
匹茲堡大學精神科教授布倫特(David Brent)表示,該研究令醫界質疑,治療憂鬱症雖有必要,但不足以防範青少年企圖自殺。醫生曾嘗試用不同療法,以預防或減少重覆出現的自殺企圖,但成效不一。藥物可減輕憂鬱症,但有時反而會加強患者自殺的想法。以談話方式進行的療法可以控制某些行為問題,但無法治療所有的行為問題。
住在維吉尼亞州的瑪格麗特.麥康納(Margaret McConnell)的女兒艾麗絲2006年年方17時自殺身亡,當時她因輕微憂鬱症而接受治療,但沒有跡象顯示她有自殺傾向。麥康納表示,進行治療的方式可能不夠周全,而且她誤以為女兒會主動按時服藥。艾麗絲死後,麥康納才發現女兒並未按時服藥。儘管如此,麥康納仍認為,假如處理正確,預防治療對於很多青少年憂鬱症患者確有幫助。
資料來源:worldjourna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