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已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指非法移民、致命毒品(包含芬太尼)對美國民眾造成重大威脅,向加拿大、墨西哥各開徵25%關稅,中國加徵10%關稅,美東時間2月4日凌晨12時1分將立即生效。中、加、墨隨後的反制措施將造成經濟負面效應先撇開不說,關稅真可解決美國數十年毒品成癮的問題嗎?學者直言:「不可能」。
根據美國白宮於2月1日發布的川普(Donald Trump)對中加墨課徵關稅的說明,「拜登政府的政策加劇了美國史上最嚴重的邊境危機,超過1000萬非法移民試圖進入美國,其中包括越來越多的中國公民,以及恐怖分子監視名單上的人,這一問題不局限於南部邊境,與加拿大在北部邊境情況正在加劇。」
每年美國因芬太尼致死人數高於越戰
「幫派份子、走私者、人口販子以及各種非法毒品和麻醉品正在跨越(美國)邊境,進入社區。上個財政年度,(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於邊境查獲逾2萬1000磅芬太尼(fentanyl),這足以殺死超過40億人。據估計,聯邦官員僅能查獲經由南部邊境走私的一部分芬太尼。每年因芬太尼致死人數達7萬5000人,比整個越南戰爭中喪生的美國人還多。」
川普以上述理由,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EEPA)向加拿大進口能源商品課徵10%關稅外,其餘商品則課徵25%關稅,墨西哥進口商品課徵25%關稅,向中國進口商品則加徵10%關稅。白宮聲明中強調,此關稅將一直有效,直到毒品(特別是芬太尼)和所有非法移民停止入侵美國為止。
美國邁阿密大學批判種族與民族研究教授柯茲(Rodney Coates)在The Conversation網站發表評論直接表明,川普的關稅措施無法解決美國芬太尼危機。他進一步指出,要解決美國芬太尼危機並非易事,過去幾十年各屆美國政府都透過各項監管、立法和監禁措施打擊毒品,成效顯然不彰。
美國藥物過量致死略降,但仍逼近10萬人
美國在1937年頒布《大麻稅法案》(Marihuana Tax Act)。首部最具全面性的法律是1970 年頒布的《管制物質法》(Controlled Substances Act of 1970),該法根據藥物的醫療用途和濫用或依賴的可能性把藥物分為五類,隔年,時任總統理尼克森(Richard Nixon )發動「禁毒戰爭」,並宣布毒品濫用為「頭號公敵」。 1986年,國會通過《反毒品濫用法案》(Anti-Drug Abuse Act),撥款17億美元用於禁毒執法和管制。
柯茲指出,上述政策上不僅不能遏制毒品氾濫,還對有色人種和社區造成重大傷害。例如,1980年至1997年間,因非暴力毒品犯罪而被監禁的人數從5萬人增加到40萬人。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報告,美國藥物過量致死在過去30年呈現增加趨勢,起初是因為處方鴉片類藥物氾濫,後來又有芬太尼等合成鴉片類藥物興起而導致;處方鴉片類藥物過量致死人數從1999年的3442人,上升至2017年的1萬7029 人。
CDC指出,美國因藥物過量致死人數在新冠疫情間更嚴重,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的1年內,逾10萬8000人因藥物過量死亡。不過,2023年6月到2024 年6月,藥物過量致死人數則下降14%到9萬7000 人。
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所長沃爾科夫(Nora Volkow)表示:「儘管統計數據出現改善,但我們不能忽略美國每年仍有近10萬人因藥物過量死亡。」
不能僅把藥物成癮當犯罪,美方必須限制毒品需求
柯茲強調,川普想透過關稅手段解決美國藥物成癮、過量致死問題,根本起不了作用。事實上,川普第一個總統任期內,就以解決芬太尼問題,向中國祭出關稅貿易戰,這讓中國進口產品平均關稅稅率從3%上升至11%。北京當局的確做出政策調整,在2019年將芬太尼列入管制物質名單,但美國因芬太尼服用過量死亡人數仍沒未明顯下降。
目前,中國不僅仍是芬太尼前體(fentanyl precursors)的第一大生產國,其他國家還加入生產之列,印度已成為芬太尼主要生產國。在整體經貿關係上,中國仍是美國第二大商品供應國。
柯茲認為,美國必須向其他國家包括瑞士、法國把毒品或藥物成癮當成是可治療的,而非僅定義成犯罪,需求才是刺激非法供給猖獗的要素,必須找到更有系統性限制毒品需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