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簡體 商家登錄

【聯準會利率】美國聯準會利率不動的政策 應無法維持太久

2/13/2025 5:27:51 AM     瀏覽 601 次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在12日公布美國一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3%,高於市場預期的2.9%,扣除能源與食品後的核心CPI年增率則為3.3%,自2024年10月至今年1月,美國 CPI已連續四個月上漲。為此,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Powell)在11日出席聯邦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聽證會時表示,目前並沒有需要急著調整利率。然而,在川普主導的關稅政策下,聯準會利率不動的政策可以維持多久,不無疑問。
加徵關稅 企業成本轉嫁消費者
首先,川普除了對中國加徵10%的關稅以及對加拿大與墨西哥的進口品加徵25%的關稅,自2月3日起會延後30天外,川普也宣布自3月12日起對全球輸往美國的鋼鋁產品加徵25%的關稅,沒有國家可以豁免。接著,川普也預計實施對美國商品課徵歧視性關稅的國家實施「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隨著川普加徵關稅的國家與產業愈來愈多,美國進口關稅轉嫁至消費者身上的幅度也會愈來愈多。這是因為,當川普對所有進口來源國均加徵關稅時,進口商並無可以藉由轉換進口國來避免被加徵關稅的空間,此時,廠商為了降低關稅課徵對其利潤的衝擊下,必然會將關稅部份轉嫁給消費者。因此,在受到川普加徵關稅的國家與產業愈來愈多的情況下,我們合理預期美國CPI年增率應只會愈來愈高。換句話說,美國CPI年增率離聯準會2%的目標恐愈來愈遠,故聯準會利率不動的政策應無法維持太久。
其次,在美國政府持續對他國加徵關稅的情況下,其他國家也可能對於美國進口品加徵關稅,例如,加拿大與歐盟。若這些國家的物價也因為關稅而再次上漲時,則對於各國消費的影響將會是巨大的,在此情況下,全球的央行也可能再次啟動升息以避免通貨膨脹再次發生。更重要的是,川普對外加徵關稅的目的是希望廠商可以到美國投資設廠,進而增加美國的就業,但是,若世界需求因為美國加徵關稅而大幅降低,則即使廠商到美國生產製造,其可以帶動的就業應是有限的。對於許多面臨缺工的產業而言,更多廠商到美國設廠,可能僅是讓美國產業的缺工問題擴大,對引進國外移工的需求擴大,而非創造美國本土的就業。然而,在就業需求高與物價可能持續上漲的情況下,聯準會提高利率的必要性是愈來愈大的。
通膨疑慮再起 FED恐不得不升息
最後,雖然許多人認為川普可能藉由關稅收入來補貼民眾因為物價上漲的生活成本損失,然而,不同所得收入的受薪階級因為物價上漲而帶來的生活負擔並不相同,政府並不容易可以藉由定額補貼來彌補消費者因為物價上漲而產生的傷害。此外,物價的變動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行為,定額的補貼並不會影響產品的價格,故不會改變消費者的選擇,因此,物價上漲對消費者的衝擊仍然是存在的,補貼並不會改變物價上漲的事實。在產品價格多具有向下僵固性的情況下,聯準會的目標應仍是維持物價的穩定,因此,無論川普政府有無將關稅收入用來補貼物價上漲對美國消費者的衝擊,美國聯準會應仍會藉由貨幣政策來對抗通膨,美國聯準會若因關稅政策而升息,應不令人意外。
作者》蔡明芳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與經濟系合聘教授
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圖檔來源 / 經濟日報/ 路透社


把此文章分享到:

關於 美麗家園/東區水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