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簡體 商家登錄

【不上網專注力】兩週不上網專注力年輕 10 歲,改善憂鬱效果勝過服藥

2/18/2025 7:37:29 PM     瀏覽 839 次

近年身心科診所一家家開,反應心理健康問題似乎是現代人的國病。全世界都進入憂鬱時代,至於是什麼原因造成,科學家幾乎確定手機是問題之一。一項新研究發現,人們只要遠離網路兩週時間,心理更健康、專注力更強、自我控制感恢復且睡的更多。
《焦慮世代》作者在著作中提到,一旦年輕人開始將網路放在口袋中,晝夜不停地使用,它就會徹底改變他們的日常體驗和發展道路。新研究證明,將螢幕時間減少一半,可以為個人心理健康、持續注意力和主觀幸福感帶來切實益處。
最近發表在《PNAS NEXUS》的研究,找來四百多名平均年齡 32 歲的美國與加拿大參與者,他們被要求安裝一個應用程式,該應用程式會切斷他們手機的網路,但可以繼續打電話和發送簡訊,為期兩週。
實驗期間,受試者平均螢幕時間從 5 小時 14 分鐘減少到 2 小時 41 分鐘。整體而言,超過 70% 的受試者報告他們的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有所改善。近 58.5% 的人表示,減少上網時間期間,他們的持續注意力水平也有所提高。
注意力與憂鬱症狀明顯改善
為了測量注意力,參與者完成一項電腦任務,測試他們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結果發現,兩週不使用手機後,持續注意力能力相當於年輕 10 歲,進步的程度相當於輕度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恢復到普通成人的表現,代表持續上網習慣,確實在剝奪人們的注意力。
心理健康也有明顯改善,尤其是對於有憂鬱症狀的人。研究團隊觀察到,只透過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來改善一個人的精神狀態,比服用抗憂鬱藥物的效果更好。淨正向效應也體現在其他四個領域,自我控制、社會關係、人們如何度過時間,以及他們的睡眠時間。
由於受試者開始花更多時間與其他人互動,親近大自然,投入自己的愛好中,並且開始運動,這些行為轉變部分解釋幸福感的改善。由於不能上網,每晚平均睡眠時間增加約 17 分鐘。
減少使用而不禁用
另一個重要的收穫是,即使用戶沒有完全遵守兩週不上網的規定,仍然可以看到明顯改善,且在恢復網路正常使用後,效果仍然存在。研究指出,可能與戒掉持續上網的習慣有關,即使在恢復網路使用後,許多參與者仍保持較低的使用率並繼續保持良好的感覺,代表只要限時使用網路,而不是全面禁用,仍然有明顯好處。
研究指出,社群媒體是螢幕成癮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它所激發的 FOMO,害怕錯過的感覺,讓人更難放下手機。研究也發現,在研究開始時就具有高度措錯失恐懼症的人,斷開網路連線不但沒有使他們的焦慮加劇,反而大幅改善他們的幸福感,顯示不斷上社交媒體和線上更新,並不能緩解數位焦慮,反而會加劇症狀。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研究結果反映持續連接到網路世界是有代價的,但不必採取禁用這種極端做法,就像我們小時候看電視時要遵守規則一樣,使用社交媒體也要劃定界線,規定好使用時間與場合,就可以避免網路帶來的負面影響。
科技新報
圖檔來源 / 123RF.COM


把此文章分享到:

關於 預售顧問─張麗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