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科學家們成功在實驗室中培育出人類牙齒,有望在未來取代傳統的補牙、植牙等治療方式,為患者帶來更自然、更持久的牙齒替代方案。
眾所周知,一旦成年人失去牙齒,就無法自然再生,只能依靠填充物、植牙或假牙等替代方案。然而,這些方法往往存在著局限性,例如填充物會削弱牙齒結構,植牙則需要侵入性手術,且可能面臨排斥風險。
倫敦國王學院的科學家們在牙科、口腔及顱面科學領域深耕多年,致力於研究牙齒再生技術。他們的研究重點是模擬牙齒生長的自然環境,並利用人體自身的細胞來培育牙齒。
「補牙並非修復牙齒的最佳方案,」倫敦國王學院牙科、口腔及顱面科學系博士生 Xuechen Zhang(首圖左)表示,「實驗室培育的牙齒能像真牙一樣融入下顎。它們更堅固、更持久,且沒有排斥風險,提供了更耐用、生物相容性更好的解決方案。」
在最新研究中,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小組與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合作,成功開發出一種特殊材料,能夠促進細胞間的交流。這種材料會緩慢釋放信號,模擬體內牙齒發育的過程,使細胞能夠相互溝通,啟動牙齒形成過程,為實驗室中重現牙齒發育的初期階段建立基礎。
同為論文通訊作者的 Ana Angelova Volponi 博士(首圖右)指出,「隨著該領域的進步,這些創新技術的整合有可能徹底改變牙科護理,為牙齒修復和再生提供可持續有效的解決方案。」
科學家們的下一步,就是研究如何將實驗室培育的牙齒植入患者口中。他們有兩種主要的設想:一種是將幼牙細胞移植到缺牙的位置,讓它們在口腔內生長;另一種是在實驗室中培育出完整的牙齒,然後再將其植入患者口中。
能在實驗室中成功培育牙齒的確是個好消息,不過,大家還是要堅持刷牙,因為應用於臨床還需要數年時間。
研究已發表在《ACS Macro Letters》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