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一變再變,先是暫緩 90 天,接著釋出包括半導體在內的部分電子產品豁免清單,現在又聲稱要另對半導體課關稅,令外界難以掌握其政策方向。
當然,無論政策如何改變,最終都要由川普拍板定案;不過,對等關稅持續「滾動式調整」現象,似乎源自白宮幕僚政策立場的拉鋸戰。
在川普前一任期強勢主導美中貿易戰的納瓦羅(Peter Navarro),目前擔任白宮資深貿易暨製造業顧問,是關稅的堅定支持者;但在川普發布對等關稅政策後,股市劇烈震盪、共和黨人也深感不安,政府效率部負責人馬斯克甚至痛批納瓦羅,「比一袋磚頭還蠢」,使兩人衝突檯面化。
「貿易戰士」對上「華爾街」,兩派幕僚拉鋸中
雖然川普祭出對等關稅,一度被視為納瓦羅的政策主張獲勝;然而,來自金融市場和產業界的巨大反彈,川普政府無法完全置之不理。
股市重挫,川普還可以忍受,但連「避風港」債市都出現拋售,顯然是更嚴重的警訊,川普也坦言,「債市非常棘手」。而讓川普理解這點的關鍵人物,是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
川普的財經幕僚,可簡單分為納瓦羅、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以及白宮政策副幕僚長米勒(Stephen Miller)所代表的「貿易戰士」陣營;另一方,則是貝森特和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的「華爾街」陣營。
相較於前一任期,川普這次用人更重視「忠誠度」,因此當他「失控」時,會更缺乏制衡力量。
對等關稅暫緩90天的決策,或許意味著,原本占上風的「貿易戰士」陣營,在強大的市場壓力下,必須暫時收斂;貝森特等「華爾街」陣營,則取得主導地位。
誰在決策圈?對等關稅暫緩90天見端倪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華爾街日報》(WSJ)等多家外媒報導,納瓦羅的地位已被弱化,現在的關稅政策掌舵者為貝森特,主因是,他能在金融市場陷入困境之際,擔綱白宮與華爾街的溝通管道。
另有媒體取得白宮消息來源說法,稱納瓦羅已經「邊緣化」,盧特尼克則淪為華爾街的「出氣筒」,專門扮黑臉。就連最挺川普的媒體福斯新聞(Fox News),都在節目嘲諷納瓦羅,呼籲川普應把他「邊緣化」。
對等關稅政策反反覆覆,川普立場出現鬆動跡象,為上述消息增添了些許可信度;但納瓦羅也利用媒體曝光機會,大力為自己辯護,稱他未被排除在決策圈之外。
現階段,市場訊息紛亂,先前也曾傳出貝森特打算離開白宮的消息。對於誰能影響川普決策,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公共政策專家納斯(Penny Naas)認為,川普在社群媒體發布對等關稅暫緩90天的決定時,貝森特和盧特尼克都在場,「這證明了,關鍵時刻與總統同在決策現場的人,能影響政策結果。」
納瓦羅則坦承,川普做出暫緩對等關稅90天的決定當下,他不在場;但納瓦羅同時強調,「誰在房間裡並不重要。那不是重點」。
圖檔來源 : 翻攝自X平台 @White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