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惡性腫瘤中,95%是腺癌,即通常所謂之胃癌,這是最常見的消化道大瘤腫,胃癌的發病狀況,在不同人種中,不同地區間,和同一地區不同時期有顯著的差別,大致有色人種比白種人易罹患此病,患者以男性較多,男女之比例約為2~3:1。發病年多居中老年,青少年較少,大致在40-60歲間者占2/3,40歲以下佔1/3,其餘的在60歲以上。
﹝病因和發病機制﹞,現代醫學尚不清楚本病因,一般觀察顯示胃癌的發病與環境因素有關,而最可能則飲食中的致癌物質。如多食含有潛在致癌物質的燻制食品或食有亞硝胺鹽的黴變食物等;或攝入過多的食鹽,可增加發生胃癌的危險性。其它像胃部疾病(如腸上皮化生、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等)、遺傳及其它環境因素有關。
﹝症狀﹞早期胃癌無症狀,也無體徵。進展期胃癌最早出現的症狀是上腹痛,進食後腹痛加劇,偶呈節律性潰瘍樣胃痛,發作頻繁,並向腰背部放射,常同時有胃納差,無食欲、體重減輕、噁心噁吐、噯氣吞酸,胃部灼熱,疲倦乏力,面色萎黃,疼痛隨病情進展而加劇。晚期體證為低熱、腹水、惡病質、上腹部偏右相當於胃竇處,呈堅實可移動的結節狀腫塊,有壓痛。胃體腫瘤有時可觸及,但在賁門者則不能捫到。賁門癌延到食管下端時,病人會吞咽困難。賁門癌引起幽門梗阻時可有惡心嘔吐。息肉型胃癌易出血。潰瘍型癌多有潰瘍痛,其出血時可出現黑便或嘔血。位於胃底部或性質為浸潤型的胃癌症狀較不明顯,甚至延至出現惡病質時才確診。
﹝診斷﹞本病診斷根據臨床症狀外,主要依賴X光線鋇餐檢查和胃鏡加活檢。早期診斷是胃癌根治的前提,早期胃癌在胃鏡直視下可見到局部粘膜之色澤深淺的改變,或粘膜面粗糙。進展期胃癌大多可從腫瘤表現為凹凸不平,表面污穢的腫塊,常見滲血及潰爛等查知;或表現為不規則較大潰瘍,其底部為穢苔所覆蓋,可見滲血,潰瘍邊緣常呈結節狀隆起,無聚合皺襞。超聲內鏡之發展,可幫助認識癌腫之深度。胃癌的擴散以淋巴道轉移和直接蔓延為主,晚期可血行轉移到肺、肝、腎、骨、中樞神經等臟器。
﹝治療﹞目前以手術和化療為主要方法,但以手術為首選。手術效果取決於胃癌的病期、癌腫侵襲深度和擴散範圍。早期胃癌作根除性手術切除後,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如已有局部淋巴結轉移,也應同時消除。對進展期患者,如無遺處轉移現象,應盡可能術切除,有些須作擴大根治手術,目前就診的患者多屬中晚期,手術切除率僅約50%,術後5年生存率也只有20%~30%,對已有遠道轉移者,一般僅作姑息手術或胃空腸吻合術,然後實施化學藥物治療。對非根除性手術,術後復發轉移或不能手術者可用聯合化療。常用的化療劑有Fu、MMC、阿黴素(Adriamycin, ADM)、順鉑(Cisplatine, CIS-PPD)、和亞硝尿類(CCNU, MeCCNU)。這些藥物聯合應用較佳。中醫將此類病歸屬於「胃脘痛」、「癥瘕積聚」和「反胃」之範圍,病機是由於憂思過度,脾胃損傷,運化失司,痰濕內蘊,氣結痰凝,久則成積,鬱而化火,飲食不潔等。
﹝治法﹞益氣解毒、軟堅散結、活血化瘀。
﹝處方﹞黃耆、露蜂房、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枳殼、金銀花、薏苡仁、甘草、白朮、三棱、莪朮、蜈蚣、黨參、合歡皮、七葉一支花、石見穿、海藻、牡蠣、丹參、蟾皮等,隨症加減。
﹝參考文獻﹞
1.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陳燕珠主編。
2.中國中醫秘方大全--文匯出版社--胡熙明主編。
3.國際民族醫藥—世界科學出版社—麻仲學主編。
4.簡明藥材學—新醫藥出版社—許鴻源等著。
5.神農本草經輯注—人民衛生出版社—馬繼與主編。
6.歷代醫學名著全書—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何清湖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