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簡體 商家登錄

宋和孟律師事務所:獨生子女移民了,父母養老怎麼辦?

05/15/2017     孟小潔律師事務所

身在海外的留學生或者新移民,到了某個時候,都會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雙親日漸老去,如何解決身在千里之外的父母養老問題?

到底該堅守自己的“美國夢”,還是堅守“父母在,不遠遊”的古訓?

到底是讓父母在家鄉養老,還是把父母接到美國養老?

作為中國空前絕後一代的獨生子女,80、90後的我們, 從小就和父母建立了更深的情感聯繫。在空巢老人已經成為中國一大難題的今天,許多留學生思考自己在美國的去留問題上,都把父母養老問題列入到重要的考慮層面。我們今天就借這篇文章,來探索一下獨生子女移民後,父母的養老問題。

這個問題有點大,筆者把這個問題拆解成三個方面來跟大家探討下:

• 移民美國後要不要把父母接來同住?

• 接父母來美國後不同住,還有必要接父母過來嗎?

• 什麼樣的父母適合來美國長期居住?

把父母接到美國同住,猜得到開頭猜不到結局

我願意相信,所有把父母接到美國的子女,以及奔赴美國投奔子女的父母,在籌畫這一切的時候,理想的畫面想必是這樣的

父母在美國的藍天白雲下,白天踱踱步、散散心、參加些社區活動,晚上和子女及孫輩共處一室、其樂融融,孫輩還能跟祖父母練練中文。

但是現實中,這樣的情況,不能說絕對沒有,但是非常罕見,尤其是孫輩稍大了些以後。

為什麼?你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是在國內,你是否會跟父母同住?

如果不會,那麼個中原因換了個國度並不會消失;如果會,那麼一些不安定的因素換了個國度會被放大,會讓這件同住這件事情比原來更難。這些跨文化的因素包括:與外界語言不通導致父母的受挫感與對子女的依賴感、在異國土地上對下一代教育的更大分歧等。

李安導演的“家庭三部曲”中的《推手》,就講了一個留美兒子把喪偶父親從臺灣接到美國養老的故事。身為太極大師的父親,在美國住得並不習慣。文化習慣上的不同,導致父親最後離家出走,以父親獨居告終。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並不罕見。大部分華裔老人在美國的最後居所,並不是子女家中,而是養老院

老人們不止與美國兒媳/女婿有著根深蒂固的文化衝突,就連中國的婆媳矛盾也不會因為換了居住國就緩和,反而會更加放大兩代人之間的矛盾。美國的價值觀格外強調核心小家庭的概念。老人來到美國後,由於語言文化的不適應,只會比在中國時更加依賴子女最後引發矛盾衝突

2014年發生在洛杉磯縣亞凱迪亞市的公公砍死兒媳,繼而在獄中自殺身亡的事情,就讓人心痛不已。案件中的嫌疑犯,68歲的朱先生賣掉在天津的房子,來洛杉磯投奔自己唯一的兒子,卻始終無法磨合與自己媳婦的關係,想要回中國卻也沒有了退路。在與兒媳一輪接一輪的爭吵後,他最終揮起大刀,刺進了兒媳的胸膛。這個好不容易在美國團聚、本想著三世同堂的幸福家庭徹底家破人亡。這樣的劇情,比電影還要令人驚心。

換個國家待養老院,有意義嗎?

如果接父母來美國不同住,那麼剩下的選擇,要麼就是父母自己居住,要麼就是父母在養老院養老。

問題是,接父母移民後在養老院養老,這樣的移民有意義嗎

身在海外的子女,放心不下遠在家鄉的父母,把父母接到自己所在的國度,原本是為了增加相聚的時間。但是結果父母卻住上了養老院?

也許古板些的父母聽到這個建議,都要被氣壞了。

即使父母對養老院的主意不排斥,甚至對於美國的養老院印象不錯的時候,是否這就真的是個好主意呢?

年紀輕輕的留學生都要不少時間適應美式孤獨,更別說上了年紀的父母了。

任何對於故土的別離,都難免會引發人們長久的思鄉情結。當一個人上了年紀的時候,因為脫離了先前的工作社交環境,原本就更容易覺得孤單,更需要時間調整自己來適應新生活。這個時候,換到一個全新的環境中,語言不通、文化不同,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在美留學的學子,常常調侃在美國是好山好水好無聊。老年人何嘗不是這麼覺得呢?在國內的朋友、親人都不在身邊了,在美國的子女又有自己的事業和小家庭要忙碌,即使有心,也未必能分出很多時間來看望老人。

那麼,對於老人而言,好山好水的利,是否真的大於好無聊的弊

到底在一個人的老年時光裡,是好山好水好身體重要,還是親朋好友常走動的熱鬧重要?

看四型父母移民匹配指數,你的父母是哪一型?

每個人的父母都是不同的。我們一些人的父母,相較於另一些人的父母,能夠較快地適應美國的環境,並且愛上這裡。筆者並非專家,純粹從自己的經驗出發,總結了以下幾種父母類型,嘗試討論下,什麼樣的父母更容易適應美式養老。

  1. 歲月靜好型:他們的幸福哲學是隨遇而安

適應指數:★★★★★

這樣的父母,追求簡單的人際關係,樸素的生活方式。他們或許也會因疏遠了國內的親朋好友,而感到孤獨與失落,但仍會以平和,感恩的心來面對現在的生活。

這些父母中,或許一些人已經到過美國很多次,對美國的社會生活有了客觀的評價,並且對將來退休後國外生活中將會碰到的困難,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他們要麼有較好的英文基礎,要麼願意活到老,學到老。他們通過學習和思考讓自己獲得能量,收穫內心的平靜。他們的人生志趣,是通過自我關注而實現的。

總而言之,他們是上一輩人中視野最開闊的,以及思想最西化的。雖然這一切都不能保證,他們在美國不會因文化隔閡而孤獨,但他們本身就是享受孤獨的人

任何對生活的改變都會帶來陣痛,甚至持久的痛苦。對尚年輕的我們尚且如此,對年過五旬的父母們而言,更會是如此。但是你可以欣慰的是,生活環境的巨變對這類父母的衝擊相對而言要小很多。

  1. 社會老司機型:人際互動是生活的意義

難度係數:★★★

這樣的父母們喜歡社交生活。他們可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擁有比大部分同齡人更多的社會資源與人際關係,上了年紀以後依然發揮餘熱,跑東跑西,門庭若市;亦或者,他們喜歡街裡街坊,家長里短,會帶著一群老姐妹去公園跳廣場舞,會帶著一群老哥們兒下棋打牌。

在同齡人眼中,他們是讓人羡慕的對象,因為他們健康而活力,熱情而積極,身邊總有朋友環繞。

如果你的父母是這樣的,那麼你讓他們來美國養老,就要格外慎重慎重再慎重了。 失去了這些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價值的社會關係,可能會讓他們本來活力四射的晚年生活,變得壓抑與沉悶。

不過,如果你所在的城市華裔老人比較多,亦或許你的父母也能憑藉出色的社交技巧,在這裡開闢一片新的天地。

  1. 世界很大型:他們想看看世界的精彩

適應指數:★★

“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突然間就席捲全中國,一些爸爸媽媽們,似乎也受到了這種風潮的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世界很大型”父母馬不停蹄地周遊世界的生活,和徹頭徹尾在美國安家的生活,也還是有很大區別的。走走停停的生活可以說結束就結束,而移民的生活,卻是一種固定而持續生活方式的選擇。一旦做出決定,所牽涉到的房產,退休金,社會關係以及身份的改變,讓大部分人很難說回頭就回頭。

對於這類父母,要提醒的是,移民不是旅遊你做好把景點當新家的準備了嗎?

對這些想要放飛自我的父母,還是應該為他們高興。至於移民,先等他們玩夠了再說。

  1.  子女本位型:中國式養老的信奉者

適應指數:

如果父母並沒有上面這些父母的熱情或者灑脫,感覺子女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怎麼辦?

也許,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類父母最需要和子女在一起才對,子女最應該把這類父母接過來才對。但是,這類父母移民美國後的心理落差可能會最大,原因參見上面的兩節。

除非子女也接受,父母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否則矛盾不可避免。中國式養老觀和美國式養老觀,原本就有不可調和的文化衝突在。不建議這樣的父母投奔子女,聽起來有點殘忍,但或許是避免進一步悲劇的唯一方式。

結語:美國老人早看透了獨居的宿命,中國老人是否能適應?

也許有人好奇,美國人強調小家庭,那麼美國老人是怎麼養老的呢?

很簡單,就是自己管好自己。

在美國常住的人,如果有個美國老人鄰居,常常會發現,她就是獨居老人。感恩節等時候,子女會從全國各地回來看望老人,來個家庭聚餐,隨後又各自散去。有一天,這位獨居老人突然就不見了,一般是發生了一些身體上的情況後,去到養老院了。這就是美國中產老人的典型養老模式,獨居或養老院。

作為中國的新移民,或許會覺得美國人的養老生活很淒慘,但是,對於他們來講這就是常態

對於生長在美國這片土地上的人而言,一個人終老,算不得淒涼的事情,因為,他們早已知道人生的歷程本來就是這樣

但是,抱著中國式養老觀的老人,或者子女,是否能夠坦然面對且適應這樣的真相呢?

移民伴隨著的是對過去文化環境的割裂,對所依賴的社會關係的喪失,與對陌生環境的未知。所以,無論是我們留學生自己,還是我們的父母,在面對移民這個人生重大選擇時,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讓父母孤注一擲地來到美國養老,尤其是還未瞭解清楚美國大環境,以及自身和美國社會的契合程度時,就貿然捨棄在中國擁有的一切。

千萬不要等到父母真的老了,才去思考,你的父母,適合如何養老。

*感謝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劉敬輝教授,與筆者分享對南加州華裔老人的調研採訪實例,以及對於養老院老人生活的觀察分享。

**感謝Li Hang(Julia),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文版權屬於作者孟小潔原創。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處注明原作者和出處。作者孟小潔系美國加州執業律師,宋和孟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宋和孟律師事務所致力於服務通過技能、投資等移民美國的專業人士,關注在美亞裔社區的權益(www.songmenglaw.com)。

把此文章分享到:

關於 孟小潔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