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汪老師美術學院學生畫筆下那些美麗絕倫的美人魚
04/08/2019
美國西岸藝術設計學院
“在海的遠處,水是那麼藍,像最美麗的矢車菊花瓣,同時又是那麼清,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是很深很深,深得任何錨鏈都達不到底……” 這是安徒生童話故事裡描寫美人魚這一章節的開端。美人魚,這種神秘而美麗的生物,也成為了很多影視劇作品的主角。
(圖1-- 汪老師美術學院學生作品,11歲)
(圖2-- 汪老師美術學院學生作品,8歲)
一般人們熟悉的美人魚形象,源自德國傳說及詩歌中常提及的美麗人魚洛雷萊。她常會在天色昏暗不明的時候出現在萊茵河畔,用她冷艷淒美的外表以及哀怨動人的歌聲,迷惑過往的船夫,使其分心而失去方向,最後沉入河底。但是在安徒生的童話故事中,美人魚化身成為了海王的女兒,是美麗與忠貞的化身。雖然美人魚被幻化杜撰出了取多形象,但是迪士尼公司在1989年推出的由羅恩·克萊蒙茲、約翰·馬斯克執導的《小美人魚》最為經典。橘紅色飄逸的長發,翠綠色的魚尾,整體感覺清新甜美,與藍色的海水即有跳脫,又有融合,在形象的設計上非常成功。
汪老師美術學院的學生們在創作中,有一些沿用了這一形象並加以創新;有的則完全按照自己的構想與設計創造出了嶄新的美人魚形象。
(圖4-- 汪老師美術學院學生作品,6歲)
(圖5-- 汪老師美術學院學生作品,4歲)
美人魚,是女孩子們最喜愛的繪畫創作題材之一,也許每個女孩子都曾經幻想過自己變成一隻俏麗的美人魚,在遼闊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當然還可能遇見英俊的王子……
然而每個孩子心目中的美人魚世界又不是完全相同的,大概唯一的相同之處就是:都住在海裡,都很美麗……這就給孩子們留出了很大的個性化的發揮想像和創意空間。
(圖8-- 汪老師美術學院學生作品,8歲)
(圖9-- 汪老師美術學院學生作品,7歲)
從教學角度來講,美人魚在孩子心目中不應只是一個創作模版,而是應該將它變成一個“母題”,藉由這個母題孩子們可以跨越界限的自由發揮,這才是達到創作的一種理想狀態。
世界在孩子們的眼裡是多姿多彩、和諧美好的,是充滿著愛的 。繪畫就是有這樣強大的作用,對很多孩子來說,它是一種最好的語言,他們用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可以說,繪畫是了解孩子的窗口,從他們的畫中可以了解他們的認知能力,了解他們的情感、性格、愛好,從而進一步關心他們的健康成長。
(圖12-- 汪老師美術學院學生作品,10歲)
(圖13-- 汪老師美術學院學生作品,9歲)
每一幅美術作品都是具有靈魂的,在創作的過程中,孩子們能夠展開想像,自主、自動地感受、理解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學畫畫的人和不學畫畫的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太一樣,看看學生們的這些美人魚作品,可以發現每個學生對於美人魚的感受是不完全一樣的。這就是藝術教育的意義所在:通過藝術教育,可以形成螺旋上升的經驗結構,形成足夠豐富的感受、感知以及溝通能力。
(圖14-- 汪老師美術學院學生作品,7歲)
(圖15-- 汪老師美術學院學生作品,10歲)
汪老師美術學院的老師鼓勵孩子們,可以隨心所欲地、不受限制地去畫出想像中的事物,不必在乎比例對不對、畫得像不像。孩子們通過這種訓練,可以擺脫聯想的慣常進程,漸漸具備一種能力,即從現實生活所提供的材料中創造出實際不存在的“第二自然”來。
(圖16-- 汪老師美術學院學生作品,11歲)
(圖17-- 汪老師美術學院學生作品,8歲)
美育的目的是什麼?蔡元培認為,美育的目的在於陶冶人的情感,認識美醜,培養高尚的情趣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藝術從來不是藝術本身,而是整個人生觀。
(圖18-- 汪老師美術學院學生作品,6歲)
(圖19-- 汪老師美術學院學生作品,11歲)
把此文章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