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6日电(孟竹) 今天,北京市经信委、市科委等单位举行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高精尖产业系列政策,并正式出台十个高精尖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十个《指导意见》”)。据悉,十个《指导意见》以“北京要发展,而且要发展好”的目标为指引,立足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发展水平的根本要求,着眼于为产业升级定方向、立标准、指路径,回答北京未来重点发展什么产业、重点发展什么技术、以及怎么发展的问题,为北京市产业的新发展提供“路线图”,为企业的新发展亮出“信号灯”。
据悉,十个《指导意见》选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业等十个产业作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高精尖产业,并分别编制了指导意见。每个文件的内容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部分。其中,整体发展目标为强调要全面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做强做优做大龙头企业,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
高精尖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将超3%
高精尖产业是由具有“高级、精密、尖端”特征的科学技术、产品工艺、先进发明等产业业态构成的集合,具有高端化、高带动、高价值、融合化、集约化等特点。
文件指出,2017年上半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2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9.3%;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12亿元,同比增长10%;金融、信息、科技等优势行业对全市经济继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前三季度贡献率合计达到53.2%。
在创新发展方面,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普遍达到3%以上,同时掌握一批国际前沿核心技术和先进工艺,突破一批战略关键技术。在企业培育方面,要打造一批技术水平国内领先,跻身国际前列的领军型龙头企业。
在资金、人才、市场等保障方面,北京现已建立额度均为200亿元的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及科技创新基金,未来还将研究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和融资担保资金,以集中支持重大项目、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等;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高端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加大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
北京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介绍,在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同时,北京正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培育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节能环保、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以此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北京实现“瘦身健体”和“提质增效”。他表示,疏解非首都功能与发展高精尖产业是发展的一体两面,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促进首都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符合北京减量集约发展和人口调控的要求。
“高精尖产业绝大多数属于第二产业,能源利用率高,注重减量集约和生态环保。”张伯旭表示,因而有利于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降低水资源消耗,且符合城乡建设用地减量提质的要求。
暫無評論,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