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大學 伸手族 控制開銷策略多

時間:09/17/2014 瀏覽: 3419

剛剛在入學前為子女支付了學費、住宿費、伙食費和教材費的家長們,馬上又要操心該如何管理孩子的日常零花錢。這些「小錢」用處雖不起眼,多是清潔用品、文具、洗衣、社交之類,但匯聚成每月的固定支出後,對家長和孩子的理財能力都是考驗。特別是那些剛剛得到「自主消費」權利的大孩子們,這是他們漫漫理財路的重要起點。

孩子全獨立 家長只救急

在該不該給大學生子女零花錢上,家長中意見不一。家住紐約長島納蘇郡的海恩斯(Lisa Hynes)表示,「我們不會給孩子們零花錢,付學費就已經是最大的資助了。我不相信他們在校的所有的時間都需要讀書,周末、暑期都應該去打工掙自己的零花錢」。海恩斯的兩個兒子分別就讀於紐約州的兩所公立大學,他們從高中開始打零工,在冰淇淋店、汽車修理車間工作,對「自給自足」的勤工儉學方式駕輕就熟。

海恩斯堅定認為孩子應該早日經濟獨立,但同時也強調家長要和孩子做好溝通,「畢竟還是孩子,我不希望他們為了掙零花錢陷入困境。」海恩斯和丈夫在孩子離家前與他們說明一旦孩子生病或學業負擔過重無暇打工時會給予他們適當的資助。他們每年還會將聖誕禮物、生日禮物折算成現金,存入孩子的帳戶以備急用。

資助入帳戶 邊用邊學習

來自斯坦福大學的調查數據顯示,除學費和住宿費之外,該校學生的年均個人消費為2325美元。對於大學新生來說,應付課業的同時,還要通過打工來籌措這筆開銷的確頗為挑戰。來自加州約巴林達市(Yorba Linda)的吳女士為孩子辦裡了單獨的支票帳戶,將零用錢、來自長輩的壓歲錢、孩子自己在學校獲得的獎金、以及孩子在假期打工的工資存進戶頭,由孩子學習自己支配金錢。「我還在孩子具備初步的理財能力之後,給他開了一個小額股票帳戶,讓他學習和獲得投資經驗」,吳女士補充。

今年9月開始在田納西州范德堡大學就讀的新鮮人何羿揚同學需要每周為學校球場工作10個小時,以換取學費半額的獎學金。何太太表示在送孩子入學時就已經購買齊了多數生活用品,同時為兒子開立了支票戶頭,存入了500元零花錢,「他可以使用銷帳卡。不過他吃飯加入了校內的就餐計畫(meal plan),幾次上亞馬遜網店買書我用信用卡幫他付了款,開學這兩周沒見他有其他花銷。」和許多家長一樣,何太太一次性在學期初為孩子存入一筆零花錢,希望他們籍此逐步學會理財,「等他慢慢成熟點,我希望他能申請自己名下的信用卡,累積信用」。

理財專家建議家長鼓勵孩子們在適當的時候申請信用卡,因為在校園內申請信用卡較容易。同時以此訓練孩子為自己的帳戶負責、學習管理信貸額度、養成按時還款的習慣。

預算因人異 合理控開銷

2013年底州立大學網(www.stateuniversity.com)的統計數字顯示,大學生平均月收入757元,其中包括打工所得、家長資助和其他來源。75%的學生邊就學邊打工,這其中20%的學生擁有校內工作,42%的學生選擇假期打工。收入中來自家長的資助只占小部分,為每月154元。

今年9月開始,在佛州就讀瑞林藝術與設計學院(Ringling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二年級的露希同學將從管理學校電腦室的工作上獲得每月300元的報酬。露希計畫用這筆錢支付她的日常零用,「如果還有剩下來,就存起來未來和朋友去旅行用」。此前露希的零花錢由父母資助,「孩子是學習美術專業,書籍比普通學校要貴,因此我在零用錢上給她較寬鬆的幫助。不過我家小姐太節儉了,一個月400元的零用錢從來都是花不完」,母親張女士告訴記者。

專家建議家長在與孩子討論給予多少零花錢時,多瀏覽學校網站上的費用指南信息,此類開銷的多少常因具體學校和專業而有所不同。大學時代除了汲取知識,是學習制定預算和其他財務技能的好機會,父母應該著意幫助孩子列出消費預算,並就預算限制達成一致,找到節儉自立和過度鋪張之間的平衡點。

來源:worldjourna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特別推薦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