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宅稅率不能變 華裔官員達共識

時間:06/02/2015 瀏覽: 1312

   2016大選年,加州有兩個重要稅源可能面臨公投改革,一是第13號提案(Proposition 13)規定的加州產業稅房屋估值每年不能增加超過2%,有人要求廢除或部分改革;二是第30號提案「臨時增稅」(Temporary sales and income taxes)到2018年屆滿,有人要求延長。南加多位華裔民選官員表示,民宅產業稅率不能變,以保護屋主權益,但對商用樓產業稅改革有兩種意見;對30號提案傾向「有需要就延長」。

   前核桃市長林恩成說, 1978年加州選民通過13號提案,房地產增值但產業稅率每年增幅不能超過2%,確保加州居民尤其退休人士,不必擔憂產業稅驟升,也不必因為付不起產業稅而喪失家園。他是該項提案的支持者,作為房產屋主,他是提案的維護者。近年來有人企圖廢除13號提案,按現行市值課稅,必將對屋主造成很大傷害,他堅決反對。

   2014年8月洛杉磯市議會以14對1票通過一項決議,要求改革13號提案商用樓稅率,以當下樓價課稅,為學校和公共服務增加稅收。對此,阿罕布拉市議員沈時康表示,如果按商業樓時價調整產業稅率,首當其衝的便是商場租戶。現時商用樓或辦公樓的產業稅,大多由業主和租戶對半分攤,甚至全部由租戶承擔,要看雙方合同怎麼簽。如果按時價開徵商用樓產業稅,提高租戶成本,商家也只能調高商品價格,最後轉嫁給消費者。

   聖瑪利諾市議員孫渝今認為,房產分為民宅和商用樓兩大類別,控制民宅產業稅率只能微幅上調是必要的,13號提案實施36年來保障了廣大平民屋主的利益。但是,商用樓宇稅率改革卻有必要。因為幾十年來,商用樓屋主或租戶營業額可能成長幾倍或幾十倍,但商用樓課稅仍以每年上限2%微幅增加,沒有反映出商家經營收益,造成納稅結構不合理的現象。

   羅斯密市議員勞朱嘉儀說,站在政府立場上,每年的市政管理和基礎建設需要花費很多錢,而市府財源的很大一塊來自產業稅。她反對過度向納稅人課稅,尤其是民宅部分需要保護屋主的權益,因為他們大多數人是收入不高的市民。但在商用樓課稅方面,應當與時俱進實行改革。市府增加稅收,才有能力改造城市、造福市民。

   2012年通過的30號提案,要求對年收入超過25萬元的個人或年收入超過50萬元的夫婦,將原來的收入稅率再提高1至3%,以及將加州銷售稅提高0.25%。不過有效期七年,到2018年退場。

   對此,聖瑪利諾學區教委張志堅認為,自從30號臨時增稅提案生效後,加州教育經費的窘狀得到改善,中小學生人均教育經費增加1800元,上升到每年每人1萬1200元。儘管如此,仍比全國平均水平少了975元。到2018年30號提案期滿,如果屆時加州財務狀況未有明顯改善,教育經費又將嚴重短缺。

   他認為,政府和民眾必須未雨綢繆,教育向來是加州預算案的優先開支項,30號提案已經成為教育經費的重要財源之一,未來如有需要,延長30號提案有效期也是選項之一。

圖文來源:http://www.worldjournal.com/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