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稅法可省錢省稅

時間:07/02/2015 瀏覽: 2634

無論公司還是個人,做生意都要編製財務報表。財務報表包括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和現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s )等。編製財務報表主要依據美國公認的會計準則(GAAP),但報稅時要將其轉換為計稅法(Tax Basis)。會計準則是由獨立的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等機構制定,計稅法來自國稅局規則(IRC)。會計準則是為統一標準衡量企業盈虧和財務狀況,計稅法是為既能產生稅收又能達到政策目標的政治程序的結果。因此,兩套系統有較大的不同,使不少企業花很多時間和成本保有兩本帳。

目前,除上市公司必須用會計準則外,越來越多的大中小企業都開始用計稅法編製財務報表,用於管理和報稅目的。這樣既能節約會計成本,避免複雜的會計準則,又能比較省稅,而且越來越多銀行信用機構和會計師接受這種方法。

會計準則和計稅法編製財報主要有三方面不同:一是現金法(Cash Basis)和權責法(Accrual Basis)。現金法在收支現金時才計算收入費用;權責法在交易時,儘管沒有現金收支,就要計算收入費用。會計準則一般不允許現金法,計稅法則兩種方法都可使用。現金法可以人為操作省稅。但既使同樣權責法,會計準則和計稅法也有所不同。

二是折舊方法。如同樣權責法,對資產(如機器設備和固定資產等)折舊,會計準則要企業根據使用壽命自定折舊年限和方法(直線或加速折舊);計稅法則由國稅局規定資產種類的折舊年限和方法,一般比會計準則年限短折舊高,也比較省稅。國會還會在不同經濟周期提供折舊獎金,如金融危機期間,允許企業當年折舊和消費50%和100%的某些合格資產。

三是處理存貨方法。會計準則允許「後進先出」(LIFO)和「先進先出」(FIFO)計算存貨,但為了和國際會計準則統一,近年來美國會計準則比較不允許用「後進先出」。但後進先出對企業省稅比較有利,因為購貨成本逐步增加,後面較高成本先出可以減少較多收入,也就比較省稅。國稅局規定,如果財報用後進先出,報稅就可以用同樣方法。如果財報中不允許後進先出處理存貨,會計準則與企業省稅就產生了矛盾。

同時,會計準則越來越複雜,「準則超載」(Standards Overload)的問題已存在多年,對中小企業和為他們服務的會計師是真實的負擔。稅法也變得日益複雜,只用計稅法編製財報可以不用準備兩本帳,減輕不少負擔。而且,做生意的重要方面是遵守許多聯邦,州和當地的法律,要求財報符合稅法。由於財報包括不少稅項,如薪資稅、銷售稅、特許稅和所得稅等,用計稅法編製財報就順理成章。對私有大公司,用計稅法的重大誘因是可以省不少替代最低稅(AMT)。在目前稅法下,用會計準則編製的財報可以影響稅負,企業掙的重大收入,將不能享有免稅額、抵扣額和稅額信用,從而產生替代最低稅,用計稅法則可以減免這種稅。

華人企業編製財報,主要目的是報稅,其次才是用於管理,因此計稅法是適用的。小公司可用電子表格,規模較大的公司可用會計軟件或會計系統,以報稅為目的編制財報。中小公司(營收低於1000萬元,沒有存貨,不是C-Corp )可用現金法報稅省稅。其他公司用權責法,則可直接按計稅法的折舊和存貨處理,如商業用房出租,直線折舊39.5年等等。25萬元以上的營收或總資產,除要編製損益表外,還要準備資產負債表。未實現的增值,如房地產估值由100萬增加到150萬,如在財報中反映其增值,不要當作收入或減少費用放在損益表。而是放在資產負債表,即借記(Debit)資產,貸記(Credit)屬於股東權益的累計其他綜和所得(AOCI),這樣才能不因名義增值而多繳稅。

文章來源:http://www.worldjournal.com/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特別推薦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