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再次被提醒,走進商場、超市、零售商店時,一定要記住,這些商家們正想盡一切辦法從消費者腰包裡搶更多的錢。
美國人在商場、超市、零售商店裡的消費永遠超過他們的預算,不過,這正是商家們所期待的。
美國有兩個最大的消費群體。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摩根士丹利的一個團隊得出結論:美國未來的消費趨勢將受兩個群體左右,即所有年齡段的西班牙裔和年齡超過65歲的白人。
摩根士丹利稱,未來五年,美國西班牙裔人口將出現1.6個百分點的增長,65歲以上人口的增長也會達到0.9%。與此同時,千禧一代人口增長僅有0.6%。這樣看來,美國人口增長的貢獻52%都來自於西班牙裔。
摩根士丹利認為,這部分群體有足夠多的收入用於住房、食品、服裝、手機和二手車。
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裔群體普遍年紀不大,美國千禧一代很大比例為西班牙裔美國人。事實上,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14年的“美國社區調查”數據顯示,18至34歲成人中21%為西班牙裔。
摩根士丹利估計,西班牙裔中55至64歲以及45至54歲這兩個群體的消費貢獻較大,65歲以上白人在未來幾年消費較多,但45到54歲的白人消費則出現較大的下滑。
為了讓消費者花更多錢,商家們可謂用心良苦。CBS MoneyWatch介紹了9種他們慣用的手段。
1 免運費
網上購物如此方便,不過支付運費讓很多消費者不情願,而且有些商家的運費還不便宜。商家們深知這一切,因此時常提供免費送貨優惠,但前提是必須消費滿$30或$50或$100。
消費者要湊足這一錢數,需花去大量時間尋找一些也許自己並不需要的商品。在線物流公司Temando的一項研究發現,有68%的消費者會考慮增加他們訂單的金額,以獲得免運費的資格。
2 多買優惠
很多美國人喜歡10件商品10元的促銷活動,每件商品價格僅為1元,而且有時還會買10送1,特別是這10件商品可在商家指定的範圍內隨意搭配。
但這10樣東西真的是需要的嗎?如果不是,受益的恐怕只是商家了。
3 買一送一
BOGO,在美國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縮寫,即買一贈一之意,與上面的銷售手段類似,就是刺激消費者多多購買。
買一雙中意的鞋,可以免費得到第二雙,當然很划算。但如果,僅僅為了這一優惠活動而刷卡,受益的只會是商家了。
同樣的還有B1G2(買一贈二)和B2G1(買二贈一)這樣的優惠。此外,購買一件商品另外一件半價也是商家經常搞的促銷活動。
4 捆綁購物
這是商家們刺激消費者出手的另一種促銷手段。
例如,購買筆記型電腦的同時可以得到印表機和辦公軟體,當然,如果真的需要印表機和軟體,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比分別購買要便宜很多。但並不是每個消費者都需要商家提供的這套組合,所以不要輕易受這一促銷誘惑,花1200元購買價格僅為900元的電腦。
5. 折扣券
很多美國人喜歡用折扣券,它可以讓人不需花全價購買到所需的商品,所以不必抵觸它。
但要切記,折扣券會讓人覺得以不可能的價格購買了一件商品,所以使用前一定要仔細核實並確保可獲得售後服務。
想買一件商品?登錄Coupons.com網站,找找看有沒有它的折扣券。
6. 促銷活動
商家搞促銷當然很吸引人,但並不意味著價格真有很大優惠。事實上,走進“高達70%折扣”的商店時,發現實際上許多商品折扣僅為20%。
7. 獎勵計畫和會員卡
獎勵計畫是商家在消費者並不情願的情況下迫使他們返回來購物的一個手段。
加油站、雜貨店、咖啡館或連鎖酒店等的會員卡也是一樣的原理。這對商家一定有益,但消費者可以會為此付出昂貴的代價。
8. 心理定價
消費者自認為越來越精明,不會被標有9的價格所迷惑,但仍會認為$19.99比$20便宜。
這種以9結尾的被譽為魅力定價的方式僅僅是商家欺騙消費者手段之一,他們常用的還有:
將價格寫在價簽的下方,
使用小號字體,
限制購買數量等等。
誰知道為什麼消費者這麼輕易地通過一個價格標籤就被操縱呢?
9. 所有商品追加銷售
如果在電影院被問及咖啡是否要拿鐵的,或者告知桶裝爆米花比袋裝更好時,對不起,這就是追加銷售!
商家們就有這本事,這時使用的語氣甚至詞彙,足以讓消費者點頭稱是,或許還會買得更多。
來源:僑報網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