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總導演微博大贊武漢豆皮

美食 時間:07/21/2014 瀏覽: 2467
2014年5月18日,來漢的《舌尖2》總導演陳曉卿發了這樣一條微博:“和傳統武漢豆皮不同,這家是澆鹵水的,其中12元錢一份的牛肉豆皮賣得最快,分量很足,吃完,文藝青年吃力地站起身,抬頭看看陰霾的天空,決定去東湖走走,消化一下。”

微博一發,位於武漢高雄路的王師傅豆皮館人氣更旺了。本就在早餐高峰排著長隊的這家店,不時有人舉著鏡頭拍上了。店老闆張師傅說,“朋友跟我發信息,我才曉得原來是舌尖的總導演給我們做了這大個廣告”。

其實,這家不起眼的豆皮館裡,有著老通城延綿至今的絕妙味道。

在武漢,如若提起老通城,可謂無人不知。 1958年4月3日和9月12日,毛澤東先後兩次來武漢視察,兩次親臨老通城惠濟支店,品嚐三鮮豆皮。

形狀方而薄、色澤金而黃、味道香而醉,一盤小小的豆皮,讓老通城享譽海內外。 “豆皮大王”高金安、“豆皮二王”曾延齡、“豆皮小王”張祥兆、“豆皮咪咪王”週才斌四代人的故事,也深深烙印在老武漢人的腦海裡。

時光流轉,如今的老通城,一度因拆遷而消失多時。這家老字號裡的手藝人,也分散到了武漢三鎮,延綿傳承著製作的精髓。

這家王師傅豆皮館,由現在的老闆張師傅的母親老王師傅一手創辦。二十多歲起,老王師傅就在老通城工作,是做豆皮的一把好手。

1999年,在老通城當收銀員的張師傅下崗,已經退休的老王師傅就帶著女兒開了這家豆皮館。下崗浪潮波及了一批老通城員工,於是王師傅豆皮館又“吸收”了不少老通城的師傅。

頭天晚上將綠豆和大米分開浸泡8小時左右,將去皮的綠豆和大米混合後磨成清漿製成豆皮原料,糯米泡十幾個小時後再蒸,瘦肉、香菇、筍子、幹子、榨菜等燴成多汁豐富的餡料……王師傅豆皮館的三鮮豆皮和牛肉豆皮,沿用了老通城豆皮的傳統做法。 《舌尖2》劇組對此非常好奇,他們全程拍攝了豆皮的製作過程。

記者詢問老楊師傅,現在的豆皮與過去有何不同,他說,現在花樣更多,許多人不喜歡吃肉,反而愛吃作料。 “老通城三鮮豆皮主要是冬筍、香菇、瘦肉,現在根據大眾的口味變成了筍子、香菇、乾子、瘦肉,用豆瓣醬滷的豆腐乾和香菇筍丁,製作的時候豆皮正反兩面各淋一遍醬汁,更入味。”

在《舌尖2》的“三餐”中,類似武漢早餐“小型博物館”的三鎮民生甜食館,也親切入鏡。豆皮、燒梅、面窩、生煎包、蛋酒……琳瑯滿目。這個創立於1957年的老字號,也曾消失許久,而後再度“重生”,如今四處開花,靠傳統手藝贏得了武漢人的青睞。傳統、豐富、便捷、熱鬧,武漢過早的主旋律,就這樣在三鎮街頭華麗奏響。

作為武漢人過早的首選,熱乾麵不僅是一種小吃,更是一種情懷。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