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醫師談:中西醫聯合防治肝病的挑戰和策略 - B型肝炎的預防措施
醫療
時間:10/19/2010
瀏覽: 2200
B型肝炎簡稱“B肝”,它是由B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該病毒於1963年被澳大利亞人研究血清蛋白遺傳變異時發現的一種特殊抗原,稱爲澳大利亞抗原,也叫“澳抗”。而後很快就確立了澳大利亞抗原與B型肝炎的密切關係。在1970年國際肝炎會上,決定稱之爲“肝炎相關抗原”。在1971年巴黎國際肝炎研討會上正是將它命名爲B型肝炎。在五個型別的病毒性肝炎中,B 型肝炎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最爲嚴重。根據疫情報告顯示中國病毒性肝炎每年肝炎平均報告發病率爲10~120萬。該病在所有法定報告傳染病中佔有第三位。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有四億人爲B型肝炎帶原者。在這些患者中,亞洲人占了75%,約爲三億人。在這三億人中,華人占了80%,肝癌中的80%是由B型肝炎引發的。全世界超過20億人曾受過B型肝炎的感染。世界上約有40%的男孩,15%的女孩,在兒童時期便感染上了B型肝炎,在未成年時便因B型肝炎的並發症而死亡。這是一個多麽令人驚心動魄的統計數位!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B型肝炎在人類的十大殺手中,排名第九。每年有近兩萬人死於B型肝炎的並發症。換句話說,每天就有四千五百人,因這一可怕的殺手而喪生。
B肝的傳染源主要是急性、慢性B型肝炎病人以及B 肝病毒攜帶者。
B肝的傳播途徑:
經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母嬰傳播、日常生活接觸傳播、經口傳播及吸血
昆蟲傳播等途徑。其他易被傳染的人群包括那些在生活不衛生或擁擠的環境中的人,有許多性夥伴的人及靜脈注射毒品使用者, 因B 肝與靜脈注射毒品和性泛濫密切相關。
B肝的危害性:
B型肝炎是國家法定的乙類傳染病。B肝病毒是一種世界性傳染病,據統計全球攜帶B肝表面抗原的人數超過2.8億, 中國是B肝的高發區,10%的人群是慢性表面抗原攜帶者。鑒於B肝病毒―肝硬化―肝癌之間的連所關係,每年中國死於B肝後肝硬化者40萬人,受B肝病毒慢性感染的人群患原發肝癌的相對危險性增加100倍。總之,B肝的危害性有以下幾點:
1. B肝病毒是一種微生物,具有傳染性,且難以控制。
2. 攜帶B肝病毒的人數很多,更多是隱性感染,更難以控制其傳染性,母嬰傳播也是常見的傳染途徑之一。
3. B肝很容易慢性化,治療時間長,需要休息,影響學業及事業,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
4. 部分病人可發展爲肝硬化或肝癌而死亡。
B肝的預防:
首先應定期到醫院、衛生防疫部門、或醫療化驗所進行抽血化驗有關B型肝炎的專案,爲及早發現自己是否有B肝病毒而嚴格把關。
1. 肝炎的非特異性預防:講究個人衛生,下班後飯前便後用肥皂水洗手。防止
皮膚外傷造成劃痕或傷口。
2. 診所一定要使用無菌性一次性針具。
3. 加強獻血人員和血液製品的管理,防止輸血後肝炎的發生。
4. 取締吸毒,嚴防各類中樞神經藥物成癮。
5. 阻斷母嬰傳播。嬰兒在出生時要接種“免疫球蛋白”及肝炎疫苗,好讓我們的下一代有更健康美好的未來。
6. 治病在後不如防病在前,B型肝炎的預防可全民動員,注射乙肝疫苗,全程注射三次以避免可能的傳染途徑(三針護一生)。
7. 適當休息,合理營養,避免多飲烈性酒。
8. 避免共同使用牙刷、刮胡刀、指甲刀等。
9. 避免在消毒不佳的地方接受針灸、注射、刺青紋身、穿耳洞等。
B型肝炎的治療:
1. 目前以幹擾素和Lamivudine爲主,價格昂貴且副作用大。過去唯一核准用於慢性B型肝炎的藥物是幹擾素,在最近發現過去用來治療愛滋病的藥物Lamivudin(拉眯映叮)對部分慢性的B型肝炎可有效的降低其肝細胞損害的程度。
2. 中醫中藥治療B型肝炎有很好的前景,首先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至關重要,其有效的中藥如:補益類如黃芪、黃精、刺五加、黨參、白芍、何首烏、枸杞子、當歸、白術、冬蟲夏草、人參、甘草等;清熱類如大清葉、山豆根、金銀花、連翹、板藍根、黃連、黃柏、黃芩、天花粉、白花蛇舌草、半支蓮等;利水滲濕如茵陳、茯苓、豬苓等;活血類如赤芍、三七、丹參等;平肝熄風類如天麻、決明子、全蠍等;其他如大蒜、防己、防風、蘆薈、酸棗仁等;另外尚有降低轉氨酶類、保肝類等不同種類的中藥,目前以通過藥理研究證實中藥具有很好的治療前景。
3. HBV無症狀攜帶狀態,通常處於免疫耐受期。此時病毒複製活躍,病毒血症明顯,但肝功能正常,肝組織損害不明顯,大多沒有症狀。這類人群不需要特別治療。可進行定期隨訪觀察。
4. 慢性乙肝病者的治療,難度仍然很大,適當休息,合理營養,戒酒,對症支援治療仍然是主要原則,即因人而異。可給予免疫調節、退黃、改善血漿蛋白、護肝等類藥物。並定期檢查。
(編稿William)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