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嶸卿醫學博士剖析痛風產生的原因
醫療
時間:10/15/2010
瀏覽: 3687
痛風(Gout)是尿酸在關節腔內沉積而引發,是一種極度炎症性關節炎。典型特徵是關節發紅、發燙,關節以及周圍軟組織腫脹,極度疼痛,常被誤診為皮膚感染。一般是單關節發炎,具游走性,從一個關節到另一關節,一般不具對稱性。一般不會左右兩個相同關節同時發作。即使不吃藥,一般持續幾天到一周會好,但會不定期復發。痛風一般發作在溫度比較低的四肢關節,最常見的是大腳趾關節。長期慢性痛風病人也會有痛風石沉積關節周圍或是皮膚下軟組織。
尿酸是人體代謝正常產物,由腎臟排出體外。痛風病人要是產生過多尿酸〈如牛皮癇,癌症病人〉或者是尿酸不能正常從腎臟排泄(如腎功能障礙,或是服用某些利尿劑,或低劑量阿司匹林)。尿酸在血液中過剩,超過血漿溶解度,就漫溢沉積到關節引起痛風,或在皮下組織形成痛風石。及時控制血液尿酸濃度非常重要,因為痛風會導致關節損傷,骨頭腐爛,進而關節變形,導致殘廢。痛風急性發作時非常疼痛,需要及時控制。但骨頭腐爛和關節變形的過程即使在痛風沒有急性發作時也在靜悄悄地發生。錯過痛風初級階段,等到關節發生永久性變形後才尋醫問藥,是非常令人痛心和遺憾的。
在過去20年中,痛風病人數目幾乎翻了兩倍。美國有600萬人有痛風病史。過多肉類,海鮮,含糖飲料以及啤酒會引起痛風,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嘌呤,而嘌呤會促進尿酸形成。低脂奶製品,咖啡和維生素C會減少痛風發作機會。引發痛風急性發作因素還包括感染性疾病(病毒,細菌),思想情緒壓力,酗酒等。
有人雖然沒有痛風,但血液中含有過多尿酸,稱為高尿酸血症。最近臨床研究發現高尿酸血症不僅與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結石,肥胖和心血管疾病有密切關係,是誘發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危險因素。
以上資料是由過敏,風濕病和關節炎專家汪嶸卿醫學博士提供。汪嶸卿是三藩市華美醫師協會的會員,接受各種保險。如有疑問請電415-677-0901,或寄信至過敏,哮喘和風濕關節炎中心950 Stockton Street, #399, San Francisco, CA 94108或Email acc950@gmail.com。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