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當選總統川普扛起了美國的“反全球化”大旗,他一直中國指責損害了美國的經濟利益。
但是近幾年中,中國企業對美投資規模不斷刷新記錄,川普上任後,這一現狀要改變了麼?
中國對美投資規模有多大?看看數據感受一下。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發布的《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2015)》。2014年時,中國對外投資流量首超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對外投資國。
中國駐芝加哥總領事趙衛平在2013年的一次演講中提到,2000年以前,中國對美投資很少。
2007至2012年,中國對美投資存量從34億美元躍升至228億美元。
目前,中國對美投資已覆蓋全美40個州。
據美方統計,截止2013年,中國對美投資已為當地創造了27,000個工作崗位。
據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的數據顯示:
中國企業2015年對美投資達到創紀錄的150億美元;
而2016年完全可能再翻一番,也就是300億美元。
美國成中國製造業海外投資熱土
以往,都是國外公司在中國建廠,如今中國的製造業已經“逆襲”到了美國。
數據顯示,中國海外投資行業以製造業為主,而中國製造業海外投資比例中,美國投資位列第一。
《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2015)》中指出,2014年,中國投資美國的製造業佔總投資數量的41%,同比增長24%。
2016年是美國的大選年,美國國內風向正在向貿易保守主義轉變,但即使如此,很多中國製造業企業仍然願意去美國設廠。
10月,中國最大的服裝製造商之一的蘇州天源服裝有限公司與阿肯色州簽署協議,天源公司將投資2000萬美元在阿肯色州小石城設立服裝製造廠,招收400名員工。
同月,中國福耀集團投資的位於美國俄亥俄州莫瑞恩市的汽車玻璃工廠正式竣工投產,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單體工廠。
據CNN報導稱,其他中國企業正在美國設立生產紡織品、玻璃、鋼管、銅管、工程機械和紗線等各種產品的工廠。它們正試圖擺脫“廉價、劣質”的標籤,轉向更高端市場。
CCG分析認為,中國企業大規模投資美國製造業,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國製造業成本迅速上升,已經接近美國的製造成本,差距縮小到5%以內,促進了中國企業到美國新建工廠。
當然,近年來也不斷有中國投資項目被美國否決,比如:
2005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被迫放棄收購尤尼科;
2009年,華為公司和貝恩資本被迫撤回聯合收購美國3Com網絡設備製造公司的申請;
2009年,中國西北有色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被迫放棄收購美內華達州金礦公司;
2011年,華為公司放棄收購美服務器技術生產公司3leaf。
可以看出,美國總是出於“國家安全”顧慮阻擋中國企業的收購項目,但是對能帶來工作崗位的中國製造業企業還是願意接納。
但是,如今川普來了,將來美國會不會將更多中國企業的投資拒之門外?
川普來了仍是雙贏
據新華社報導,11月23日,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和評估委員會在美東時間週三發表報告,建議國會通過修改對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授權法規,“禁止中國國企在美國從事收購交易”。
這份報告的依據依然是老套的“中國企業會竊取技術、危害美國國家安全”論,新華社評論稱,美國也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如今卻反其道而行之,其實是虛以“國家安全”為名,實則深烙“冷戰思維”。
而且,據《中國經營報》報導,這個CFIUS不僅反對中國企業的併購項目,之前加州曾計劃開通一條重要的高速鐵路,這個項目與一家中國企業合作,但最終也因其擱淺。
有這樣的監管機構,對中國企業來說已經很頭大,如今又來了川普這樣的總統,他曾表示要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以45%的高關稅,以保護國內產業。
近期還在不斷勸說Iphone把生產線從中國搬回美國。
11月30日,川普剛剛公佈了新任商務部部長提名人選,他提名的億萬富豪羅斯是川普貿易主張的支持者。
屆時羅斯將協助處理與中國等國家的貿易爭論,並倡議大幅提高中國進口關稅。
從以上種種跡象來看,川普新內閣將給中美貿易帶來壓力。
不過,積極來看,川普的目的就是“把工作崗位帶回美國”,而面對貿易壁壘壓力,到出口市場投資設廠是一種企業自保。
中國製造業企業赴美投資,仍然是一種雙贏的利好舉措。
中國方面目前表現的並不擔心,中國商務部曾表示,川普當選不會改變中美關係大格局。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也認為,“中美兩國利益融合、共同利益大於分歧的格局不會改變。”
美國平均房價首次超越10年前高峰,攀上歷史最高
全美房價已超過十年前創造的歷史最高紀錄,自從大蕭條以來房地產市場最嚴重的一次危機從此結束,也為更持久的擴張帶來樂觀情緒。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星期二公佈的標普核心邏輯凱斯-席勒美國房價指數顯示,今年9月全美平均房價比2006年7月高0.1%。
就像上個月一樣,被房地產界普遍採用的凱斯-席勒指數價格仍然比2006年7月低0.1%。
經過通脹指數調整之後,目前的房價指數要比2006年高峰期低16%。過去一年來,房價上升5.5%。
全美房價連續4年從2012年谷底反彈,當時房價要比高峰期下降27%,900多萬美國家庭失去住宅。
房地產研究機構Zillow經濟學家古德爾(Svenja Gudell)說,這對於屋主是個好消息,尤其是那些待在自己的房子裡堅持下來的人。他們曾經看到自己的最大資產價格狂跌。
儘管價格復甦,但房地產市場也出現要人謹慎的信號。
全美正在建設的新房數量要比正常時期低很多,住房擁有率接近50年來最低,抵押貸款仍然不易得到,尤其是不那麼富有的買主。
抵押貸款利率上升也將對未來的房價構成壓力。
房價增長也超過收入上升幅度,因此目前的漲幅看起來不可持續。
根據凱斯-席勒數據,自從2012年以來,房價每年上漲5.9%,而收入僅上升1.3%。相比之下,從1975年至今,房價每年上升1.1%,而人均收入上升1.9%。
儘管住房建設近年來落後於其它行業,但有加強的跡象:商業部的數據顯示,一家庭住房10月開工率上升11%,但它仍低於歷史平均水平。
全美房價從低谷反彈
同樣,首次買房人比例從去年10月的11%上升到今年10月的33%,但仍低於歷史平均水平40%。
耶魯大學經濟學家、全國房價指數的編制者之一席勒(Robert Shiller)說,最新紀錄為屋主提供相當重要的心理支撐,部分屋主終於看到他們的房子不再“溺水”。
根據Zillow數據,使用抵押貸款買房的屋主當中,大約12%欠款超過現房價值,比谷底時期的30%“溺水”狀況大為改觀。
文章轉載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資深經紀楊珺推薦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