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百香果属西番蓮科(passifloraceae)、西番蓮属(passiflora)之多年生蔓性植物, 共有 400 余种,其中 60 余种可供食用。因为百香果汁风味特别,就像是融合了百种水 果的风味及滋味,且甜酸适中,色泽艳麗,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饮 料。大多數的百香果以观花及庭园栽培为主要用途,做为商业栽培的仅 5 种,分别为百 香 果 ( 包 含 紫 百 香 果 (Passiflora edulis ) 与 黄 百 香 果 (P. edulis forma flavicarpa ))、甜西番果(P. ligularis)、黄西番果(P. lauriofolia)、大西番果(P. quadrangularis)及南美洲的 P. mollissima 等(图一)。全球以果实生产为目的之百香 果商业栽培地区有澳洲、巴西、斐济群岛、新几内亚、南非、哥倫比亚、委内瑞拉及台湾等地。
百香果生长势旺盛,为多年生蔓性果树,茎部经过多年生长後可以长成粗大且木质 化,就如同一般树木。不同品种的百香果茎、葉及卷须颜色并不相同,可以作为品种区 分之用。百香果葉片为单葉互生,具三分叉掌型葉。花朵颜色繁复多变,大多數为紫、 红、藍及白色,台湾常見之栽培品种花朵颜色为白色,花瓣靠近基部有紫色暈,花梗顶 部有三片卵型或心脏型苞片,边缘为锯齿狀,包围花萼筒基部,花萼片 5 片,花瓣 5 片, 花瓣内部着生 2 列细丝狀副花冠,具有 1 个雌蕊,5 个雄蕊及 3 个柱头。百香果的果实 成球型或卵型,成熟时果实转成紫色或黄色,果皮類似革质般坚韧不易切开,果肉白色 与果皮紧紧相連,不易分離,形成外果皮。果实内有许多黑色或褐色的种子,种子外层 具有 1 层假种皮包裹,假种皮含有宜人香气的汁液,就是大家熟知的百香果汁,亦即食 用部位。
二、气候与生长环境 百香果原产地为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只要是冬季无降霜的地区都可以种植。百香果
抗旱性良好,土质的要求并不高,但是以土层深厚、土质松软、排水良好、有机质高的 土壤较佳,排水不良的土地需进行排水速率的增进与改善,尤其在多雨的夏季,快速排 水的能力对栽植百香果是一个关键性作用,容易淹水的土地或是排水不良的水田,都不 宜种植百香果。田土的 pH 值若是在 5.5 至 7.5 间是种植百香果较为合适的范围,酸硷 度过高或过低的土壤,对百香果生长与发育皆有不良的影响。
在台湾地区,平地至海拔 800 公尺的缓坡地,均可栽植百香果,不同品种各有其适 应的环境,紫百香果比较适应海拔 500 至 1000 公尺的山坡地栽植,黄百香果则适合平 地至海拔 500 公尺左右的山区,台农一号百香果因为是由紫百香果及黄百香果杂交育 成,适应性介於兩者之间,在平地至海拔 600 公尺的山区均可栽培,是目前台湾地区栽 培最多的百香果品种。
三、品种与栽植的变迁
1901 至 1907 年间,日本人田代安定氏从东京时川植物园引进紫百香果在台湾各地试种,因为产量较低乏人栽培,目前散生於全台湾各地的山区成野生化杂草。1964 年泛 太平洋农场引进黄百香果,在彰化白沙坑进行企业化栽培,并推广至彰化县、南投、埔 里及鱼池等地区,加工做成浓缩果汁,口味广受欢迎,是台湾当时外销国外的果树产业。 但因黄果种为自交不亲合性,需行人工授粉,人力需求较高,在台湾工资上涨後使栽培 成本增加,农民栽培意愿下降,栽培面积逐年减少。1967 年农復会园艺作物考察团,从 中南美洲引进 7 个黄百香果及 1 个紫百香果品系,并交由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进行试 验选拔引进之百香果品种,经过多年的比较试验,选出泛美、维琪及秘魯等 3 个表现较 优的黄色品系。
西元 1982 年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为减少人工授粉勞力成本,利用紫百香果与黄 百香果进行杂交,育成具有自交亲合性的新品种「台农一号」百香果(杂交种),该品种 果实大、产量高、品质佳、果皮鲜红色、不需人工授粉就能结果,因而广受欢迎,逐渐 取代黄百香果,成为台湾主要的经济栽培品种。台湾百香果的栽培面积於 1985 年间曾 达 1213 公顷,可惜因为病毒病快速的蔓延,感染病毒病的百香果植株生育不佳,果型 小而畸型,产量低,果汁率低,风味变差失去商品价值,收益也变差,栽培面积因此急 遽下降,目前维持在 300 公顷左右。
四、品种及其特性介绍 百香果属植物中,多數为庭园观赏植物,商业栽培品种以紫百香果、黄百香果为主,
台湾以果实生产为目的的商业栽培品种,则以台农一号为主,部分则栽植黄百香果、紫 百香果及少量的大西番果,这些百香果的特性分别介绍如下:
(一)紫百香果(P. edulis. Sims): 紫百香果又称为紫色种或野生种(图二),植株具有匍匐性,耐热性较差,在台湾平地的适应性不良,但耐寒性较佳,海拔 1000 公尺的山区生长良好。本品种的茎、葉及 卷须为綠色,果实圆形或长圆形,外果皮在成熟时为紫黑色,含果汁率比较低,约占总 重的 30%,糖度低,酸度也低,果实重量约 35 公克,每公顷产量约 5,000 公斤。开花期 为 12 月至翌年 5 月,随海拔高度而延迟,紫百香果具有自交亲和性,在自然狀态下, 经由昆虫传粉可以自行结果,无须人工授粉。
(二)黄百香果(P. edulis f. flavicarpa. Degener): 黄百香果又称黄色种,植株生长旺盛,适应性相当良好,植株具有攀缘性,耐寒性稍弱,在台湾仅适合在海拔 500 公尺以下至平地生长,茎葉及卷须有紫红色,果实长圆 形或圆形,果皮成熟时鲜黄色,果汁率约 34.18%,果实大,香气佳,品质优良,产量也 高,每公顷约 25,000~30,000 公斤,开花期为 5~12 月,开花时间为每日中午 11 时至 下午 6 时,由於黄百香果的花朵较大,雄蕊与柱头距離太远,台湾无合适授粉的大型昆 虫,而且具有自交不亲和性,造成自花授粉不容易结果,必须異株或不同品种间利用人 工授粉才能结果(图三)。
(三)台农一号 (P. edulis x. P. edulis f. flavicarpa): 本品种是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以紫百香果为母本、黄百香果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因此在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上均介於兩亲本之间,生长旺盛,耐湿性、抗病性稍强,茎葉及葉柄葉脉稍带紫红色,卷须綠色先端带紫红色,花器构造近似紫色�����,柱头随开花时间而向下弯曲,具有自交亲和性,容易由蜜蜂访花而自然结果,自然结果率在60%以上。果实成熟时,果皮呈现鲜红色,果皮光滑,厚度较黄色种薄,具有细密的白 点,平均果重约 65 公克,果汁浓黄色,香气浓郁,酸度比黄百香果低,约 3%,果汁率 可达 33%,单株平均产量可达 20 公斤左右,每公顷产量约 20,000 公斤(图四)。
(四)大果西番蓮(P. quadrangularis):大果西番蓮的果实是百香果的巨无霸,通常像哈密瓜一般大小,除了假种皮可以食 用外,内果皮也可以食用,就像是哈密瓜一般,但是其风味较淡,甜度、酸度均低,风 味较差,也可以在果实尚未完全熟时将其当作蔬菜一般煮食。在台湾,平地至海拔 900 公尺左右的山地均可以生长,全年可开花结实,因具有自交不亲和性,需进行人工授粉 以促进结果(图五)。
五、繁殖 百香果的繁殖一般采用实生、压条、扦插及嫁接等方法进行,台农一号百香果因为
由杂交育种而得,需采行无性的压条、扦插及嫁接等方法,以维持其遗传特性。
(一)实生法:
成熟的百香果种子外缘包被着假种皮,需浸在水中使其发酵,时间不可以超过三 天,否则种子发芽率下降,将发酵後的种子装入纱网袋中,将假种皮洗乾净、阴乾後可 立即播种,或待种子乾燥後,置放於低温低湿环境中储藏。
百香果一年四季均可以播种,在台湾以 8、9 月或 2、3 月最为合适,播种时以乾净 河沙半份或田土一份,与堆肥一份的比例混合後,以 6 公厘筛子过筛後使用。种子播种 後约经过 10~14 天可发芽,本葉生长至兩片时应假植到 1 2 × 15 公分的塑胶袋或 3 寸 黑软盆中,袋底需打洞或剪角以利排水,移植用土应以乾净的培植土或田土与堆肥一比 一混合使用,待葉片长至 10 片时应种植到田间。
(二)扦插法:
百香果的扦插全年均可进行,3~4 月与 9~1 0 月最合适,插穗可以利用去年生的 成熟枝条,每穗留三节,下端剪切至节位,上端则需高出芽点少许,插穗带葉片一片并 剪去 1/2 或 2/3 葉片以减少水分损失。扦插时,下端兩节插入栽培介质中(珍珠石:蛭 石:泥炭土比例为 2:1:1),充分浇水并保持空气中的湿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约30 天後可长根,成活苗先假植於塑胶袋中,生长良好後再定植於田间。 百香果也可采行嫩梢扦插,但是由於嫩梢容易因为丧失水分,需要搭配自动喷雾装置,每隔 10 分钟喷雾 5 秒,以维持植株活力。操作时插穗采当年新生之嫩枝梢,每个 插穗采一节,需注意保留芽点及葉片,插穗下端切至节,上端则需稍高於芽点,扦插要 領与用土和成熟枝条相同,扦插时也可用 1000 ppm 的 IBA 浸渍 3~5 秒以促进发根及不 定根的數目。
(三)嫁接法:
黄百香果、紫百香果与大西番蓮的繁殖方法通常采用实生法,而台农一号百香果以杂交法育成,以实生法繁殖会造成後代的遗传特性分離,不能保有台农一号的优良特 性,必须采行无性繁殖方法。嫁接法因为可以保有遗传特性及改进台农一号对萎凋病敏感的缺点,故普遍被采行。嫁接繁殖一般以黄百香果为砧木,因其具有生长旺盛、耐湿、耐旱等特性,而且抗病性强,特别是对萎凋病( Fusarium wilt) 具有抗性,最适合作 为嫁接砧木;砧木的养成以黑色软盆或塑胶袋进行实生播种育苗,待苗木成长至茎直径 达 0 . 3 公分以上时最适合作为嫁接砧木。
嫁接用的接穗需选择当年生,生长强健的枝条先端 15~20 公分实心部分为接穗。 嫁接的时期,全年均可行,但是夏季因为高温多湿,微生物繁殖快速,接穗容易腐爛, 成活率较低。嫁接的方法一般采行劈接,其方法为将砧木離地面 10 公分高处切断,从 茎的正中央劈开约 1.5 公分,接穗削成 1.5 公分长的双边切口,插入砧木中并使形成层 区位吻合,同时以西瓜嫁接用夹子或塑胶带使砧木与接穗紧密接合,再以 PE 塑胶袋套 在接合处,以保持湿度,避免接穗乾燥枯萎,外面用旧报纸包裹以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专业生产百香果嫁接苗时,则采用遮光网室及喷雾装置促其成活。切接法也被应用於百 香果的嫁接,通常使用於较粗的树干时,其嫁接方法与一般果树相同,在百香果上较少 应用此方法进行繁殖。
六、栽培管理
(一)栽植:
百香果在台湾中南部及东部地区全年均可栽植,以 3~5 月或 10~12 月为较合适的 栽植时期,在无病毒地区,经济量产时间可以达到 4~5 年,但是台湾地区因为遭受病 毒病为害严重,故将栽培周期更改为 12 月至翌年 1 月,砍除老株并全面种植无病毒株, 以确保生产。
1.栽植距離:
百香果的枝蔓长,覆盖范围广泛,行距以 3 公尺、株距 3~4 公尺比较合适,若是 在山坡地栽植可以略略加宽行株距,近年來因为采行年年更新的栽培模式,部分农民减 缩行株距至 2.5×2.5 公尺进行生产,以求得较大的单位面积生产量,但是仍不宜减缩行 株距太多,以免相互遮荫造成结实率不良(表 1)。
2.栽植方法:
依照行株距先行挖掘 60 × 60 公分的植穴,放入混合好的堆肥与土壤,将苗木的塑 胶袋移除後置放於植穴中央,并将土填平,从定植穴四周将土压实并立支柱,引诱主蔓 攀缘到棚架上。冬季栽植时可以利用大型塑胶袋进行防寒以保护植株,当植株已经成活 後,必须随时将主蔓的侧芽去除,并将其固定在支柱上使植株很快攀上棚架,以利早期 开花。
(二)棚架搭设: 为方便管理及采收,百香果栽培必须设置棚架,棚架的搭建一般采行水平三线式棚架,又称为改良型水平棚架,其搭建方式为,在果园周围每 3 公尺立一根 10 × 20 × 2400 公分之水泥柱,四个角落则斜立四根 12 × 12 × 2700 公分之水泥柱,每根柱子底部都 应该埋入土中,柱子顶端離地面之垂直高度应有 2.1 公尺,以方便人员在果园内的操作。 将每根柱子顶端以 9~10 公厘(4 分)粗之不锈钢索固定,兩端固定在水泥柱顶端後,垂 直埋入土中,并以水泥块或大石固定之作为主线。每行主线的兩侧约 40~50 公分处, 则各以 3 公厘细的钢索兩端固定於果园周围,构成每行三条线,故称为水平三线式棚架。 这類型的棚架具有相当高的稳固性,也具有通风、增加果园光照及方便果实掉落的优 点,为目前专业百香果栽培农户采行最多之棚架類型。
另外,一般常用於葡萄园的水平棚架也可以应用於百香果的栽培,具有果园通风良 好、减少疫病发生的优点,但是因为枝蔓着生在棚架的顶端,不适合需要人工授粉的黄 百香果。紫百香果与台农一号因为具有自交亲和性,可以采用此种棚架,但是生长後期 枝蔓层层堆积,果实不易掉落,常常搁置在棚架顶端不利采收,是这种棚架的缺点。而 需要进行人工授粉的黄百香果与大西番果,通常采用 T 字形棚架或 A 字形棚架,搭设的 方法为每 5~6 公尺设立一个 T 字形或 A 字形铁架或水泥架,棚架上以铁丝拉引,供百 香果攀爬,使棚架内部可以保持通风。此型棚架可使百香果枝蔓向下垂,方便进行人工 授粉,增加结果率。这兩型的棚架在湿度高、通风不良的区域,容易发生严重的疫病, 需要特别留意。
(三)整枝修剪: 百香果在定植後,应该立即设立支柱以诱引主蔓向上攀爬上棚架,等到主蔓爬上棚架时,应摘心留兩个侧芽,分别向兩边生长至兩公尺长时将顶芽摘除,促进兩侧的侧枝 生长,这样可以促进开花數目。如果采用水平棚架时,应该等到主蔓爬上棚架後,留侧 枝向四方平均生长。百香果最忌讳重剪,特别是在每年更新栽培的模式下,只需留意在 适当时间进行摘心,促使侧芽生长外,无须修剪。摘心时可以利用徒手方式进行,避免 修剪工具传播病毒病。
百香果木质化病毒 (passionflruit woodiness virus, PWV) 、 胡瓜嵌纹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百香果斑纹病毒(Passionfruit motttle virus, PaMV) 及百香果漣葉病毒(Passionfruit crinkle virus, PCV)等病毒,是为害台湾百香果产 业的元凶。其中以 PWV 的为害最为严重,感染时葉片出现系统性嵌纹及皱缩,果实木质 化且严重畸型(图六)。感染 CMV 时,葉片出现黄色斑点,果实硬化萎缩;单独感染 CMV 时,仅出现轻微病徵,若与其他病毒复合感染,才会造成严重为害。感染 PaMV 时,葉 片出现嵌纹现象,果实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感染 PCV 时,仅出现葉片卷缩现象,对於植 株及果实的生长影响亦不大。
为了解决病毒病的为害,确保百香果的生产与农民的收益,农业试验所与凤山分所 在台湾中部地区辅导兩家无病毒百香果种苗生产场,将要采取接穗的台农一号百香果母 株种植於隔離防虫网室,定期以抗血清检定法进行病毒检测,以确保所生产的种苗不带 病毒,并配合宣导生产班每年 12 月至 1 月进行全面性将旧植株砍除,待植株死亡後烧除,并且重新种植不带病毒的种苗,确保田间无病毒病存在以稳定生产。但无病毒种苗定植田间约 5~6 个月後,仍然有少數植株会经蚜虫媒介感染病毒病,逐渐蔓延整个果 园,因此,每年需以无病毒种苗全面更新,以减缓病毒病的蔓延,这种栽培模式系由农 试所张清安博士及凤山分所林瑩达先生於埔里大坪顶地区建立,证实比感染病毒病而未 更新果园多 10~15 倍的收益,亦为目前专业生产农户的生产模式(图七)。
(四)施肥: 种植前应按照前述所提及之种植方法,施用有机质肥料,在生长的过程中再追加化学肥料,每年每株可施用硫酸铵 1,300 公克、过磷酸钙 700 公克、氯化钾 1,000 公克, 或以 4 号复合肥料 3 公斤,配合植株生长发育情形分 3 次施用,第一次於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新芽生长开始前;第二次於 5 月,果实发育期;第三次於 8 月果实采收後,每 次施用 1 公斤。
(五)水分管理: 百香果的耐旱性良好,但是冬季乾燥地区仍需要进行灌溉,避免幼苗生长缓慢。过於乾燥的土壤会使枝蔓与果实生长变慢,严重缺水时枝条枯萎、果实停止发育、甚至大 量落果。雨季时,果园的排水为重要的工作,因此在夏季多雨地区,需注意让果园迅速 排水,在平地栽植百香果,应该要做高畦,并在畦间及果园四周挖掘排水沟以利排水, 以避免萎凋病的发生。
七、开花结果习性
(一)幼年性、花芽來源与发育:
百香果多由播种、扦插与嫁接等方式进行繁殖,其中播种的实生苗会有一段幼年期 ( juvenile period ),植株没有开花结果的能力,葉片是椭圆形、边缘全缘、无锯齿 狀、不分裂,葉腋中缺乏卷须,不具有开花的能力。幼年性约需经过 8 至 10 个月,当 植株具有约 10 节以上,幼年性的全缘葉才会转变为成年葉,葉子变得较大,葉缘有微 细的锯齿成为三裂型葉。当成年葉出现,植株也开始产生卷须,生长型态由直立性转变 为攀缘性,植株成熟,具备有开花的能力,但是还须等到植株生长至數十节後,能转变 为花芽的花原体才会渐渐形成。接着,光照与温度等环境因子影响花芽能否顺利发育或 是夭折,这是百香果能否开花的重要影响因素。
扦插与嫁接的苗木因为插穗取自成熟的个体,理論上应该是已经进入成熟期,但是 新长出的新梢,基部 數 节会有 類 式幼 年 性 狀 的全缘 葉 形成,称为 復 幼现象 (rejuvenlation),这种现象在强修剪的果树上也常常看到。以台农一号百香果进行扦 插,大约在第7至8 节位的地方就能形成卷须,花原体也同时出现,但是花蕾的形成则 需要当植株生长至一定的节位时,花原体才能顺利形成花蕾。台农一号百香果从花原体 形成到具有花器的花芽,只需要數天的时间,而从花芽到开花则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开 花的时程随着温度的提高而提早,开花的节位则自顶端向下數约第 8 至第 11 节之间。
(二)花朵与授粉亲合性:
百香果的花,着生於新生的枝条前端,结果枝每节的葉腋可以着生一朵花,花朵是 由卷须转化而成,构造非常特殊;花梗基部长有三枚綠色苞片,包片的上方是 5 枚萼片 和 5 枚花瓣,萼片的颜色与花瓣相同,让人误以为都是花瓣。花瓣内侧是一輪密集丝狀的细长须须,称为「副花冠」,副花冠具紫色暈圈,具有吸引昆虫的功效。副花冠之内花朵最重要部位─花蕊;百香果的雄蕊 5 枚、花丝很短、花药却大,具有充足的花粉, 花药旁边围绕着圆圆的子房,子房上端是高出雄蕊,具三个的分叉的柱头。如果把副花 冠当成时钟的數字,把花蕊当成时、分、秒指针,整个百香果就像是个时钟,因此坊间 称之为「时计果」(图八)。
当百香果的花朵开放後,柱头也随着开放时间慢慢向下垂在花药的上方,黄百香果 的柱头下垂的角度不大,不容易接触到花药上的花粉,同时因为具有自交不亲合性,因 此必须要有大型的访花昆虫來进行異株传粉,国外通常都是由大黑蜂(Capenter bee)來 传粉,国内则缺乏大型昆虫來传粉,因此需要以人工授粉的方式促进结果。紫百香果与 台农一号百香果,则因为柱头下垂的角度较大,且具有自交亲合性,因此可以由蜜蜂或 是其他的昆虫媒介授粉结果,台农一号百香果的自花结果率可以达到 60﹪以上。
百香果花朵开放时间只持续几个小时,之後就闭合萎凋,同时花粉的寿命很短,在 室温的条件下,一天就会失去活力,因此进行人工授粉工作前,花粉的采集必须以花药 正在开裂时,或是将开花前數小时的花朵切離,放置潮湿的盒中任其开放後再收集花 粉,以保持花粉的活力。进行人工授粉时,可以用水彩笔沾染花粉後在三分岔的柱头上 涂抹均匀,以促进结果。
(三)开花期与果实生产:
台湾主要的百香果栽培品种分别是紫百香果(P. edulis Sims)、黄百香果(P. edulis forma flavicarpa )以及台农一号百香果(杂交种),此三种百香果的开花期分 别是:黄百香果一般自 5 月中旬至 12 月下旬,紫色种自 12 月至翌年 5、6 月,杂交种 自 3 月中、下旬至 11 月下旬。果实成熟期则分别为:黄百香果为 7 月中旬至 2 月下旬, 紫色种为 2 月下旬至 8 月下旬,杂交种为 5 月中下旬至 1 月下旬。
百香果的果实发育呈现单 S 型生长曲线,果实鲜重、果长、果径均在授粉後快速生 长,第 14 天至第 22 天之间,果实的生长最为快速,之後转为缓缓增加直到果实成熟(约80 天)。果实的内容物,在初生长的 50 天前均带有未成熟果实的臭青味,60 天左右臭 青味降低,但是此时酸味高、糖度低,至 80 天左右,果实完全成熟,糖酸度比例均高, 果实呈现百香果独特宜人的香气,一般等果实完全成熟并掉落地面後捡拾,为最佳的采 收方式。
八、病虫害防治 百香果最主要的病害为病毒病,需要依靠果园管理及栽培模式來减少损失,已論述如前。其他相关病虫害防治方法,请參考《台湾农家要览》「农作篇-植物保护類」或 农委会出刊之《植物保护手册》进行防治。
九、储藏、加工与利用
百香果在室温下,储藏时间不长,如果超过 7~10 天,容易发生脱水萎缩、霉菌腐 爛、甚至果汁发酵的情形,严重影响外观、果实重量、风味与营养价值。百香果采收後 最合适的储存条件为温度保持 6.5℃,相对湿度保持在 85~90%,可以保存 4~5 周而不 影响品质。百香果除供作鲜食外,最常做成浓缩果汁贩售,颇受消费者喜爱。百香果鲜 食加工时,收集果肉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将百香果切成兩片,用汤匙把种子与假种皮挖出。商业化大量生产采用連续式離心抽出机,利用转动的刀片将果实切片後以離心机分
離果汁与种子,并经过精爐机分離种子与果汁。市售浓缩百香果汁通常为加糖浓缩果 汁,糖与果汁的比例在 45~55:100 时,以 3 倍稀释可以得到口感良好的饮料。除了果 汁以外,百香果汁也适合作为冰淇淋、霜淇淋、果酱、蛋糕与其他甜点。另外,利用百 香果汁作为酿造酒的原料,可以得到风味相当特别的酒品,值得开发。
十、结语 虽然百香果产业因为遭遇病毒病害的打击,使栽培面积萎缩,却也因为生产量的限
制,保障了专业农民的收益。在生产上,笔者建议可以提前在 12 月上旬的时候进行果 园旧植株的更新,全面种植无病毒苗木,此时的天然低温可以减缓蚜虫传播病毒,若配 合幼苗的保温及灌溉作业,使百香果苗能够很快的爬上棚架,并且采用改良式的水平棚 架(水平三线型棚架)整枝,保持果园的通风与光照度,将有利於生产果皮色较深,果皮 坚实的 A 级果。由於百香果具有容易加工的特性,若能延长生产季节成为周年生产,开 发果汁、酒品及其他食品的加工制造,将有助於百香果产业的发展。
文章来源-脸书:北美菜圃园艺DIY分享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