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選擇出國度假,而購物是出國旅行的重頭戲。據統計,僅2016年,中國個人持卡在境外消費的總額就超過1200億美元。近日中國又出新政策:從2017年9月1日起,境內發卡金融機構要向外彙局報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發生的提現和單筆1000元人民幣以上的消費交易信息。這意味著,外彙局幾乎能掌握使用中國發行的借記卡或信用卡在國外消費或提現的每一筆交易。
以美國爲例,1000元人民幣,按當前彙率約爲143元美金,其實並不能買到什麽東西。新規出台以前,國家並沒有關于境外消費的明確規定,不限金額,不限次數。中國主要金融服務機構——銀聯,也被越來越多的國外商家所接受,甚至在有些大賣場,銀聯卡持有者還可以享受折扣或得到禮品。因此,這次中國新出台的政策讓許多人嘩然,是否要進一步限制個人境外消費?
那麽這個新政策對普通消費者有什麽影響呢?目前,這一規定對普通老百姓基本沒太大影響。如果你是出國旅遊、留學,在國外正當刷卡消費,維持正常的生活開銷,並沒有問題。你也不用擔心自己不知道上報流程,怕錯報漏報遭到處罰,因爲你所有超過1000元人民幣的境外交易信息由發卡金融機構統一報送,個人無需另行申報,不增加個人的成本。這一新規定主要是爲了加強對銀行卡境外違法違規交易的管理,以及加強對海外資産轉移和資本外逃的限制。近年來,許多人以“螞蟻搬家”的形式把中國資産一點點向國外轉移。新政策實施以後,可能就沒那麽容易了。
另外,不少新移民和正准備移民的人們擔心這是不是吹響了中國對外彙管控的號角。其實,對新移民,比這次政策更值得探究的是中國關于換彙購彙的規定。自2015年以來,中國對于換彙購彙進行了嚴格的管控,雖然截至目前,每人的購彙額度依然保持5萬元不變,但是相應的手續卻繁複了許多。如今,換取5萬美金,你需要提供的不再是一張簡單的身份證和銀行卡,你還需要提供各種證明來證明這筆美金的用途,這就對“螞蟻搬家”的螞蟻們産生了極大的影響。因此,自2017年以來,我們律師會計師樓收到了大量來自于新移民和在途新移民的咨詢,他們不知該如何處理自己的財産,既怕帶出國來被當做美國收入而被征稅,又怕留在中國放久了被國家限制。
誠然,美國征稅系統繁複,只要有所得,就要交稅。早在2010年,美國就通過了“肥咖法案”(FATCA),要求全球金融機構向美國彙報美國人在海外的金融資料。可見美國國稅局對海外資産的追查力度也在逐漸加強。這使得許多移民或打算移民的朋友認爲來到了美國,自己在中國的房産等就會被視爲海外資産而被征稅,其實這是一個認知上的誤區。
由于中美兩國有“雙免協議”,在中國繳納的稅款基本上不需要再在美國納稅。所以目前,新移民們無需太擔心新規的影響。但是中城會計依然建議未來的新移民在登陸美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移民稅務規劃,將原有資産進行申報。值得一提的是,原有資産本身是不用交稅的,只有在原有資産産生利息或者增值的情況下才需要交稅。另外,美國國稅局並不要求納稅人披露境外所有的資産,而只是看特定類型的金融資産,其中自住類型的資産一般不需要披露。也有許多人認爲,先把財産放在別人名下第一年便不用申報交稅。然而,在移民美國後的第二年你若買房子置辦家當,稅務局就會認爲你用于買房子的資金來源是在美國的收入,因爲第一年的稅表上並沒有反映任何海外資産或海外收入。
其實無論你去到哪個國家,交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凡是故意隱瞞逃避繳稅的,一經查出,都將面臨懲罰。可見,做好資産規劃和堅持誠實至上的報稅原則有多麽必要。通過合理合法的省稅措施在合理範圍內避稅還是非常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