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擁有住房的人口比例在2016年跌至50年來最低,2017年稍有升高,但仍然維持在63.7%的低水平。
據美國中文網引自《今日美國》的報導,RealtyMogul地產網站對此做出分析,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租房而不是買房主要是因為以下4個原因:
1.美國人認為買房過程過於復雜 一項對2000名美國成年人的調查顯示,超過71%美國人認為買房過程過於復雜。大部分人表示,買房過程非常消耗時間精力,從與賣家談價,再到進入貸款程序,都是非常漫長並且繁瑣的過程。
2、難以存下首付 相比第一個原因,難以存下首付顯然是更多美國人無法買房的主要原因。通常來說,人們普遍認為需要準備房產價格的20%的首付,但事實上你只支付3%或者3.5%的首付,通過FHA貸款也可以買房。在美國首次購房的買家的首付平均為6%。儘管如此,買家仍然需要準備更多存款,因為購房的成交成本(closing cost)可能達到房價的2%到5%,通常買家需要在首付款之外再準備1.5萬美元。
3、千禧代更重視生活體驗而不是房產 現年18歲到35年的千禧代年輕人更看重生活體驗,這意味著他們更願意支付房租居住在市中心,而不是像父母一樣去郊區買房。他們也更願意將積蓄用在旅行和其他生活體驗中。事實上,45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26%的人也更支持這種生活理念。
4.美國人更換工作的頻率比以往更高 美國人現在更熱衷於更換工作,根據勞工部統計數據,每個成年人在一生中平均更換12次工作。這意味著搬家、更換城市的頻率更高,這也是購房者比例下降的原因之一。
(來源:僑報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