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跳級就讀,除了功課要能跟上之外,心理方面的「情緒智商」(EQ)是否跟得上,更顯重要。幼年時在中國大陸曾經被判定是小天才,14歲就被保送上大學的彭先生自認,在成長期間「頗感受傷」,拒絕讓子女跳級上學,他認為孩子都應該充分享受童年時光,自然成長。
家住在紐澤西州的彭先生,自幼為天才資優生,在中國大陸上學時曾連連跳級,14歲保送到北京就讀大學。他說,以前跳級跳得太多,上大學時碰到的同學都是20歲上下,他的個頭又小,很難與同學正常交往,心理大受打擊,成人後有很長時間不敢交女朋友,「因為害怕與人交往」。
彭先生如今已經成家,育有一兒一女,家庭美滿,孩子學習能力也優於同齡學生,學校老師曾和他們研商是否協助孩子跳級上學,更有助於學習,彭先生則表示反對。他直陳對於跳級的負面看法,老師也尊重家長的觀點,就讓孩子留在原班級就讀,但數學課程則轉到高年級修習,彭先生夫婦認為,美國教育調彈性調配的制度更能配合孩子的學習需求。彭太太說,孩子就只有一個童年,沒有必要為了學業,硬逼他們加速成長。
彭家每年暑假儘量安排親子「玩樂時間」,雖然周遭很多友人暑期送子女補習加強課業,但彭家孩子什麼也不補。彭太太說,剛上中學時,也曾擔心過孩子不補習是否課業會跟不上?但兩個孩子從沒出現過課業落後的問題,老大現在上九年級,已經開始拿AP課了。彭太太笑稱:「既然功課沒問題,我們就繼續到處玩,想想,我們還有多少機會這樣全家出遊呢?」
彭太太認為,學生很難能夠樣樣功課都強,譬如彭家老大的數學程度,跳一級嫌不足,但跳太多級又擔心其他學科跟不上,或是心理性格受影響。「所以乾脆就別跳了」。她認為美國的教育制度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供孩子選擇「就像我們老大現在拿的AP課,將來可以抵大學學分,以後上大學,就有機會修更深的課,所以數學並沒有耽誤,其他科目也不必被迫跳級」。
經歷兒子跳級升學的李太太也認為,跳級上課的學生必須注意他們在「情商」方面的影響。李家老大由二年級直接跳到三年級時,行為表現曾顯得有些幼稚,曾經發生過有些必須和同學組成小組一起做的功課,他沒有耐性對同組同學解釋他的想法,總得靠老師或家長從中協調轉圜。老大今年升上七年級後,終於學會自行處理與同學間的人關係,讓爸媽放下心來。
李太太認為,跳級就讀對孩子有利有弊。若孩子性格不成熟就輕言跳級,可能會因與同儕相處的心理壓力大而不利於學習。同時,紐約州許多全年級會考都有年齡限制,學生即使跳級上課,但很多會考依規定都不能報考,機會反而減少,實在不值得。不過,李太太強調,針對子女個別的需要,還是會選擇讓他們跳級。因為在班上,孩子也會向周圍其他小朋友學習,若硬留在低的年級,程度「不合拍」,交不到朋友,對孩子更不利。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