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在大學要做的20件事

時間:07/30/2013 瀏覽: 705

第一,走出圖書館。你可以拿到學位,有很高的平均分,但仍然沒有為實際工作做好準備。大學是四年人生經驗,不是120個學分。在美國的大學,課外活動常常和功課一樣重要。

第二,在你的宿舍裡開始做生意。記住,雅虎、Google都會爭先恐後地買你弄出來的網站。 Google本身就可以歸於大學宿舍裡誕生的買賣。

第三,別債務纏身。在普通的州立大學和名牌但昂貴的私立大學之間,最好選擇前者。因為目前州立大學質量很好。從個人前途上看,無債一身輕比花錢買個名牌要有利得多。

第四,積極參加校園的活動。比如有個二年級的學生去年給新生當校園導遊,今年成了導遊部的主任。通過這種活動,她學會了怎麼理解、幫助別人,滿足別人的需要,和別人溝通。這在美國文化中,是所謂“領袖素質”的基礎。找工作時會被別人另眼相看。

第五,不要讀文科博士,除非你離了學術不能活。讀博士對實際工作毫無幫助。美國的文科博士,培養出來只去大學教書,除此而外幾乎別無出路。我寫博士論文時叫苦:“早知如此,還不如去當出租車司機。”同事聽了笑著說:“你知道嗎?那些出租車司機,許多人有博士學位。”在中國,一些人有個博士學位彷彿是教育的炫耀性消費。 (希望這一條不會打擊為學術而獻身的有志青年)

第六,別上法學院。前幾天看報導,紐約律師事務所的起薪已經漲到14萬多美元,無怪法學院擠破門。但律師總是代表別人去爭利,壓力奇大。在美國,自殺是律師中第一號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第七,參加體育運動。調查表明,大學從事體育的人,畢業後比那些不沾體育的同學明顯收入高。特別是企業總裁,從大學體育中獲益甚大。這一點,在中文世界中,大概數我的近著《精英的階梯:美國教育考察》中論述最詳。美國人從事體育不僅是鍛煉身體,而且是培養競爭的才能和領袖素質。一個大學運動隊的隊長到華爾街找工作,優勢不可限量。

第八,別按著父母的期待生活,要幹自己喜歡的事情。

第九,幹一些你並不擅長的新事物。這一點我自己可以現身說法。大學生很愛給自己下定義,什麼不擅長這個,不擅長那個,作繭自縛。你對自己未必了解。這是蘇格拉底給人類的教誨。所以,請給你自己一個機會。我敢和現在的大學生打賭,你們中許多人,二十年後會生活在自己完全沒有設想過的現實中。

第十,以自己為中心來定義成功,別以外在的東西(比如金錢)來定義成功。美國一位巨富之子,後來成了CNN的節目主持人。他說和名人一起長大再當記者,一大好處就是看破人生。那些從小見到的傳奇般的富翁,有時比小老百姓生活得悲慘多了。他自己的一個兄弟就自殺了。

第十一,好工作要自己去找,不要等著天上掉餡餅。

第十二,選修關於“幸福”的心理課程。在哈佛,這一課程是最​​熱門的課之一。大學開不出這樣的課,是不合格的。

第十三,上表演課。美國社會整個就是個舞台。從教授、政治家、企業總裁,到律師、將軍、記者,不會表演就很難出頭。

第十四,學會讚美別人。 (這一點我想在中國最需要,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呵呵)在生活中,既要當好演員,也要當好觀眾。

第十五,使用職業諮詢服務機構。美國大學一個重要部門就是求職諮詢機構。專業人員幫助你分析自己的長短,以及就業市場,幫助你準備面試,修改申請信。沒有這樣的機構的大學,也不及格。

第十六,被拒後應該坦然以對。我有一位朋友,當年沒有上清華,後來對我說:高考給人一種自卑心理。因為清華那個分,我發揮多好也到不了。所以,見了清華的就自覺低人一頭。其實,他事業遠比許多清華學生成功。一句話,要自己定義自己,不要用外在指標定義自己。

第十七,從上一點延伸下來,就是要傲視名校,別覺得上了哈佛有多麼了不起。

第十八,不要過分追求完美,不要給自己不必要的壓力。

第十九,要靠打工讀完大學,積累工作經驗。

第二十,把你的目標列成表,因為你沒有計劃就不可能成功。

資料來源:僑報紐約論壇 http://bbs.ny.usqiaobao.com/title-1730-1-3.htm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優質商家推薦
搜尋相關行業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