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2013年調查顯示,公立和私立大學的學費和雜費仍在增加,但是其增長速度低於過去幾年。例如,四年制公立大學公布出來的學費和雜費增加了2.9%,是自1970年中期以來增長最少的一年。但是,助學金(grant aid)、獎學金(scholarships)和稅務減免(tax credits)減去後,學生和家長實際支付的費用從2010年以後仍在增加,因為助學金的上漲幅度落後於大學學費的增加幅度。政府、學生家長對學校瘋漲學費表示不滿。
目前,四年制公立大學州內居民的平均學費是8893元,平均雜費是3120元。但因為聯邦助學金如裴爾助學金(Pell Grants)和學術競爭力助學金(Academic Competitiveness Grants),在2008、2009學年和2010、2011學年已經加倍,其後學費和雜費卻持續上漲。私立大學也是如此,在2012、2013學年至2013、2014學年,平均學費上漲3.8%,到達3萬90元,而平均費用從1萬1930元增加到1萬2460元。教育費用的增加包括學費、雜費、食宿費及學習用品費超過家庭收入的增加,使得學生不得不尋求政府、學校和其他資源。
無論貧富 都應申請資助
教育顧問、諮詢網站及參考書籍建議,不管家庭是否富有,學生都應該填寫聯邦學生資助申請表(FAFSA);如果是申請私立大學,還要另外填寫大學獎學金個人資訊表(CSS Profile)。家庭困難的學生可以獲得不需要償還的助學金,成績優異者可以申請獎學金,除此之外還可以申請低息貸款。目前,聯邦政府推出名為「貸多少、還多少」(pay as you earn)的計畫,把學貸借款人每月應該償還的數額限制在可支配收入的10%以內。私人企業的學貸借款人在連續償還20年後,餘額將一筆勾銷;任職政府或非營利機構的借款人,連續償還十年就能勾銷餘額。
紐約領航國際教育集團總裁顏謙業建議,學生在選擇學校上要綜合考慮。如果申請外州州立大學,不如留在本州讀書。不要看綜合排名選擇學校,要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學校,最好是選擇大城市的學校,這樣將來找工作比較容易。同時,學生也要了解家庭的經濟情況,選擇適當的學校。他說,多數華人家長不讓孩子貸款,就是不想讓孩子有壓力。他認為,適當有些壓力是好事,壓力可能會變成動力。
顏謙業說,大學資助主要有以下三個來源。
一、聯邦政府和州政府。聯邦政府每年有經費1500億元,按時發放。各州政府也有,但是州與州不同。政府資助的發放與學生家庭收入有關。以紐約州為例,父母中一人住在紐約州至少一年,三口之家年收入在3萬5000元之下,可以獲得1萬多元補助。不過,學生家長必須報稅,用W-2或者1099表均可。
二、學校資助。私立學校的資金發放有兩種,一種是根據需要發放(need-based),另一種根據成績發放(merit-based)。學校要了解學生家庭的收入和存款。幾百所私立大學要求學生需要填寫大學獎學金個人資訊表(CSS Profile),該表比聯邦學生資助申請表(FAFSA)內容要更加詳細。學校根據表中提供的資訊,決定給予助學金、貸款等。助學金(grants)不要償還,但是貸款需要償還。
根據成績發放的稱為獎學金(scholarships)。需要注意的是,獎學金還需要學生另外提出申請,並不是學校錄取後自動就給了。很多學校的獎學金只給一年,因此學生要了解清楚,獎學金給是一年還是四年。如果只給一年,還要想好今後三年怎麼辦。
三、機構資助和私人資助。這種資助成千上萬,申請者也很多。因此,學生要花時間去找,然後提出申請。他說,許多學生都在11年級時申請,因為晚了就沒有了。如果幸運的話,可以申請到6萬元的資助。
優秀學生 獎學金來源多
諮詢書籍「1001種方法支付學費」於2013年出版第六版。該書在「保證獎學金」(guaranteed scholarships)一節中說,保證獎學金的確存在。這類獎學金是根據一些客觀標準發放,如分數和考試成績。如果你達到一定的標準,你就能收到這類保證的獎學金。
例如,參加PSAT(Preliminary SAT)考生中,大約有8000人能夠獲得國家優秀獎學金,獲得下面一項獎勵:2500元獎學金、公司擔保的優秀獎學金的獎金、學校擔保的優秀獎學金的獎金。
有的大學也根據平均成績和考試成績(SAT、ACT和GPA)自動發給的獎學金。
來源:worldjourna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