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莫爾斯(Robert Morse)是USNews排名的組織者,他的六人小組在華盛頓特區旁邊的喬治敦的一棟紅磚辦公室里工作。已步入中年的莫爾斯頭髮灰白,是個典型的華盛頓書呆子:衣著不整、為人謙虛、帶些學究氣、鞋子倒還算得體。
他辦公室裡堆放著二十多年來收集到的零散數據。20世紀80年代中期,他剛開始著手這項工作時,《大學指南》還只藏在USNews雜誌的一角,比服務型新聞篇幅稍大一點。
現在,原本一周一期的USNews已經成為歷史,但是測評版面卻有了自己的新生。
2011年排名出爐的那個月,USNews網站的訪問人數超過了一千萬。USNews如今增加了一些測評內容,包括研究生院、法學院、商業學校、醫學校和醫院。莫爾斯已然成為新興國際測評產業的老前輩。
莫爾斯說:“現在發生的一切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排名成為一尺標杆,大學校長紛紛以'我們要提昇在USNews中的排名為目標,以證明自己的管理能力,或自己的大學更好,他們自己也是個好校長。過去沒有大學校長關注這個。因為這些本來只是面向消費者的。”
USNews大學排名各項權重多少?
時光流逝,莫爾斯的方法日臻成熟。現在的模式基於7項加權參數:
1、本科學術水平聲譽(22.5%):
US News的排名公式十分看重那些能夠評判一所學校的學術水平的人的意見,這就是“同行學術評估調查”---這項調查讓與一所學校同等級的其他學校的校長、教務長和招生主任為前者的無形方面進行評估,例如該校教職員工對於教學的投入程度。
為了獲得另一整套對全國性大學和全國性文理學院的重要評價意見,US News對2200所公立高中的升學顧問進行了調查,這些學校在US News最近一期最佳高中排名中都至少獲得了金獎、銀獎或銅獎。
每位受訪的學術人員和顧問都應要求對目標學校的學術課程按照從1(勉強合格)到5(傑出)的分數進行打分。如果受訪者對目標學校不是很了解,無法給出公平的分數,則將會寫上“不知道”。
在排名公式中,地區性大學和學院的排名都僅僅依賴學術同行給出的一項評估分數。而如果是全國性大學和文理學院,則同行學術評估在排名方法中只佔15%的權重,而7.5個百分點的權重分配給了高中升學顧問的評分。
2、畢業率和新生返校率(22.5%):
一年級上完的學生回到學校繼續讀二年級乃至最終畢業的比例越高,則意味著學校提供的課程和服務越適合學生成功的需要。
這項評估有兩種要素:六年的畢業率(學生保留率得分的80%)以及第一年的學生保留率(20%)。
3、師資資源(20%):
調查顯示,學生對自己與教授的接觸情況感到越滿意,他們就能學到更多,也更可能畢業。US News用了2015-2016學年的四個因素來評估學校對指導學生的投入程度。
4、生源質量(12.5%):
學生的能力和抱負可部分決定學校的學術氛圍。
這一度量包含三種要素。US News會考慮所有參加過SAT考試閱讀和數學部分考試的在冊學生的入學考試分數和ACT分數(生源質量分數的65%)。
US News還考慮全國性大學和文理學院一年級在冊學生在畢業的高中畢業成績排名前10%的比例,以及地區性大學和文理學院中一年級在冊學生在畢業的班級畢業成績排名前25%的比例。第三種要素是錄取率,即錄取學生佔申請總人數的比例(10%)。
5、財政資源(10%):
對平均每名學生的慷慨花費表明一所學院可以提供廣泛的課程和服務。
US News通過對一所學校在2014財年和2015財年平均對每名學生在指導、研究、學生服務和相關的教育支出來量度該校的財政資源。對體育、宿舍和醫院設施的投入不算在內。
6、畢業率表現(7.5%):
這是一項增值指標,顯示了在控制支出和學生特徵(例如考試成績和收到佩爾助學金的學生比例)後學院的課程和方針對學生畢業率的影響。
US News對一所學校2009年入學班級的學生的6年畢業率與US News預測的畢業率之間的差異進行考察。
7、校友捐贈率(5%):
這是學生對學校滿意度的一種間接衡量方式。
最後,為了得出一所學校的排名,US News首先計算其標準化分數的加權和,然後對最終分數重新進行調整。調整後,每個類別中排名第一的學校將獲得100分,其他學校的加權分數按照排名第一的學校的分數比例計算。最終分數四捨五入取整,降序排列。排名並列的學校按照字母表順序排名,並且在所有排名表中都標明(並列)。
同樣是大學,但是各自性質特徵已經十分不同,如何能用一份排名體係將所有院校排座次呢?
該體係也包含了很多方面。它並不只是從單方面比較——如新生的考試成績,或是學術聲譽。它固定地用一種算法對每所院校進行統計,並給出一個得分。
但是無論如何,《大學指南》也不會承認他們給自己出了多大的一個難題,它所要做的就是在某個人的指揮下對一堆死物進行排名,怎麼能單單用一個數字來評價這樣一所學校呢?
客觀的排名參數其實根本無法做到客觀
排名的第一個難點在於:衡量想要排名的參數往往比預想的難得多——即使是那些看上去絕對客觀的參數。
師資力量排名,讓人摸不到頭腦的“力量''
以佔總分的20%的“師資力量”為例。《大學指南》對於這個參數的解釋是:“研究表明,學生對與教授的交流越滿意,便學的越多,同時學校畢業率越高。”的確如此。
教育研究者指出,可以說,成功的大學教育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所謂的學生“參與度”——這是一個模糊卻相當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學生在大學學習和社交生活中的參與程度——而參與度的一個主要方面就是學生和教師交流的質量。正如自殺,異議不是來自我們想要測量的是什麼。那麼,USNews用什麼替代指標來測量參與度的這一難以把握的維度呢?
聲譽是什麼東西?如何量化學校的聲譽?
作為USNews評分方法中最重要的參數,聲譽佔了大學最終得分的22.5%,但這個指標也沒好到哪裡去。雜誌每年都會向全國各院校校/院長、教務長和招生辦主任(還選取了一部分高中輔導員)發放一份問卷,給與其就職院校同類型的所有院校以五分制打分,比如說那些在公立大學就職的要給其他的261所公立大學排名,莫爾斯說一般回复的人只給約一半的學校排名。至於一個人如何對那麼多學校有深入的見解,這一直很不明了。
大學排名里學費竟然不是一個重要因素!
不考慮學費是USNews研究方法中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它的大學排名和法學院排名看重學院是否將大量資金用於學生教育,而非能不能上得起。為什麼?
USNews認為在學生身上花大血本的學校要比那些不花的學校要好,而這點也有理由為學校的魅力值加分。
當然了,在近幾年美國大學學費的日益飆升已成為重大社會問題的大背景下,你可以認為學校應該為它平易近人的學費而受到嘉獎。
如何正確看待USNews排名?
所以當你看到UsNews報告的時候,應該怎麼看待其中的數據?如果只看當年的排名,對於評價學校質量來說,好像根本就不是一個最重要的因子。
如果看學校排名,也要看五十年的
影響學校排名的計算方式大家都知道。當年學校排名反應的是一種即時趨勢,或者說,可以反映出學校的發展趨勢。某學校某幾年學校排名很高,但其實一直平庸的例子並不少見。所以道理很直觀,如果用學校排名衡量學校的質量,當然要看一個長時間段,這是學校質量穩定性的表現。
其實好的學校,哪年的學校排名都比較高。一般50年學校排名和當10年學校排名呈正相關,且50年學校排名較高。但如果某學校當10年學校排名明顯高於50年學校排名,對不起,您虛高了。很不幸,國內很多留學單位的評價機制目前還是只看當年學校排名,這是需要改進的。
學校的排名,不等於你的能力排名
學校排名是學校實力的總的體現,並不是每學生的能力體現,這個很多PHD之前也說過。所以會發現,有時候某學校虛高的學校排名是某幾個GSF帶來的,比如校外捐助。
其實評價每個人的水準,以及學校的質量,唯一的檢驗標準只有一個,就是時間,看長時間情況的排名到底如何。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真對。
直接從美國UsNews報告中看學校排名
國內發布的學校排名解讀,相當於在美國的報告基礎上又引入了一些評價標準。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參數越多可能準確性倒越差。並且制定解讀標準的人,並不了解每個學科領域。所以大家看學校排名,還是更多的要UsNews的學科分類中按照15%,30%等等來判斷。
不同學科相比較時,不能看排名的絕對值
大家都知道不同學科排名差別很大,如果直接比較不同學科學院的排名,當然很荒謬。前面提到的UsNews TOP10,會比較客觀。有的單位會將不同專業的學院按照領域平均排名來比較,也就是說你的排名位於平均排名的上多少或者下多少,平均排名,也不如TOP10來的客觀。
USNews中的其他數據,也值得參考
前面提到,衡量學校質量,50年排名和top rank都比看當年排名更客觀。其實還有一些數據,也值得參考。同行聲譽,這代表一個學校長時間的影響力。正因為一直都是好學校,所以大家才持續關注,所以才會願意給出點評。畢業生出路,名字很直觀,畢業生的出路,你會發現,質量一直都好的學校,該值也高。等等。
(來源:僑報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