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該如何應對美中文化摩擦?

時間:05/07/2018 瀏覽: 4948

近日,一名美國白人女學生穿旗袍參加畢業晚會的照片在網上引起引起激烈爭議,有網民認爲這種行爲是一種“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比較尖銳的批評指白人女學生穿旗袍是把旗袍變成爲白人服務的美式消費主義,這種“文化挪用”等同于殖民意識形態。當然也有不少網民認爲這種批評是小題大做,還有華人民衆認爲美國人穿旗袍是中國文化的魅力和征服力的表現。

在美國,關于文化挪用的爭議一直存在。所謂文化挪用,廣義上指借用不屬于本地的其他地方或其他民族的文化資源,不僅影響本地文化,也以此創造出新的文化現象。在美國的語境中,通常是指一種主流文化當中的群體或個體在行爲中直接采用某些少數族裔文化現象。例如好萊塢拍攝的《花木蘭》采用了中國民間傳說故事,又帶有強烈的好萊塢色彩,就因此被人批評是“文化挪用”,再如美國白人明星梳黑人的玉米辮,也同樣遭到強烈指責。

有時候很難區別什麽是文化吸收、借用、挪用,它們的邊際其實很模糊。人類文明的發展中,文化交融不可或缺,尤其在全球化發展進程中,各種文化的交彙融合增多。美國是移民國家,文化的多元化是重要特征,各種族裔文化中的一些特色元素會被主流社會或其他族裔接受、吸收或借用,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旗袍是中國傳統服飾之一,因爲能展示傳統東方女性美,所以不僅在東方很受歡迎,西方女性在一定場合選擇旗袍也非罕見。不久前特朗普總統訪華,總統夫人也身著具有中國傳統元素的旗袍亮相。此次引發爭議的白人女學生表示因爲喜歡旗袍的美,所以選擇旗袍做晚會禮服,這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中國傳統旗袍文化的魅力和體現美國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筆者認爲,指責其“文化挪用”涉及種族文化和殖民文化,確實爲過度解讀。

而近日另一則和文化有關的新聞是加州華人聚集的亞凱迪亞市居民在選舉中,因爲新移民投票問題,社區裏出現種族偏見言論散播,在社區中引發爭議。該市有白人老居民稱華人新移民帶來了“侵略式亞洲文化”,稱華人新移民無視傳統美國人的生活習慣、社區和以及原居民對外來者的感受。

對華人文化的批評在亞凱迪亞和一些華人移民聚集的社區,以及新移民快速增加的地區存在,例如本地白人居民喜愛傳統一層住宅,批評新移民來了以後不顧本地居民的感受蓋兩層或三層住宅,破壞原社區的風貌;有些白人居民看不慣華人新移民的生活習俗,不喜歡出現中文廣告,不能接受魚翅文化等等。

社區裏族裔文化不同是很正常的,應該通過社區管理及民衆互動,制定法規等辦法解決,但上升到“侵略式的亞洲文化”,顯而易見帶有種族歧視色彩。雖然後來發表“侵略式亞洲文化”言論的居民表示道歉。但這類言論並不是第一次出現,過去有的民選官員認爲這類屬言論自由而無所作爲,有的華人民衆不滿但沈默,有的則表示不在意,客觀上助長了針對華人新移民的偏激言論。

這些關于“文化挪用”和“文化侵略”的爭議,顯示在多元文化的美國,各種文化在互相包容和融彙過程中始終避免不了碰撞。華人移民美國,帶來了很多中國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有的被本地文化所接受、吸收、借用,例如旗袍文化,尤其是飲食文化;有的卻因爲文化障礙,民衆交流或溝通等其他問題不被理解接受甚至被歧視,這兩種情況,會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並存。

華人移民美國,在保留傳統文化的同時,應該積極學習融入本地文化,華人應該爲自己的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被其他族裔接受而感到自豪和高興,同時也應該努力和其他族裔溝通,了解其他族裔文化,尋求和諧相處。當然,對存有種族歧視和惡意攻擊的言論,則一定要起來抗爭和反擊,堅定地維護自身利益。

(出處:僑報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特別推薦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