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称为“平权法案”的指导意见,为什么会被认为是在歧视亚裔特别是华裔?而即使在现任总统把前任总统的意见翻盘后,华裔社区的意见依然呈现出巨大的分裂。人们在争的,到底是什么?
让一些华裔在乎的,是教育、特别是精英教育的宝贵资源。而教育,又恰恰是在美华裔的最核心议题。很多华裔坦言,在2016年总统大选时,他们之所以从民主党改投共和党,就是因为奥巴马政府出台的“AA”文件刺激了他们。
但是,让另一些华裔在乎的,是美国是否应该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作为少数族裔的华裔,是身处多元文化价值体系下安全?还是投靠白人主流社会才安全?
“平权法案”,这个始于20世纪60年代、原本针对的是美国政府部门自身招聘工作的纲领,在奥巴马时期被以此为纲拓展为高校录取指导意见,鼓励一些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不再单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更要考虑学生的“种族”,由此校园里的学生组成会更加多元。但一些高校刻意为了多元化而对非裔和西裔学生“降分以求”,导致成绩更优秀的白人、特别是华裔学生被拒之门外。
在2018年美国国庆节的前一天,上述奥巴马时期的指导意见被特朗普政府撤销(注:并不是平权法案本身被废除),同时,小布什时期发布的“种族中立录取”的指导意见也被悄悄恢复。
对此,华裔社会发出一片叫好声。SFFA(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学生公平入学”,以及AACE(Asian American Coalition for Education)“美国亚裔教育联盟”,这两个有华裔参加的、反对“AA”的最主要组织,均对特朗普政府的这一态度表示欢迎和赞赏,不少华裔击掌相庆并传播着这样的话,“一个阻碍亚裔孩子追求美国梦的非法障碍被清除了”“华裔再也不为会因为肤色而无法进入高等学府”。还有华裔毫不掩饰的说,“感激所有如履薄冰为特朗普扫街受了多少委屈的战友们,我们胜利了。”
不过,在这些声音之外,有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是华裔的胜利吗?”“一个不追求多元化的美国是对华裔是有利还是有害?”
一位华裔很尖锐的说:人都有挑软柿子捏的特点,在教育问题上,一些华裔误以为非裔、西裔是比自己软的柿子,这其实是误判,不要以为自己跟白人是一家人,如果没有了“政治正确”的保护,别说在白人眼里,就是在印度人眼里,软柿子都轮不到非裔、西裔,而恰恰是华裔。
还有一位华裔家长问道,“眼下的局面真的是为我们的孩子好吗?反对’AA’会不会对我们的孩子有反作用?”在他看来,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名校非常容易理解,但是,比如藤校那样的名校,他们所注重的是培养社会精英,并希望学生们毕业后能够继续成长为对社会有影响力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多华裔孩子虽然学习很好,但对未来的志向往往局限于得到一份高薪的工作、求一世安稳,而对于政治、上层建筑、国家未来等等没有太多兴趣,因此,华裔在美国社会的社交圈和影响力,目前还远不如非裔和西裔,对学校的回馈也并不显著。这样一来,名校不可能仅因为华裔分数高就录用很多。
更有人毫不留情的说,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华裔孩子能拿高分是参加各种补习班、课外辅导班的结果,那些小小年纪就戴上眼镜的美国华裔孩子,与中国国内应试教育下的娃娃们又有什么不同?
不过,相对于现政府推翻前政府一份没有法律效力的“指导意见”,真正能起作用的将是不久后的一场诉讼。已经准备了4年的哈佛诉讼案终于要进入决战阶段。10月15日,由“学生公平入学”SFFA2014年发起、指控哈佛通过限制入学故意歧视亚裔美国人的案件将在波士顿开审。SFFA创始人爱德华.布朗姆(Edward Blum)已经在呼吁亚裔支持者提前一天聚集波士顿,“用千人聚会的气势覆盖主流媒体”,表达对SFFA的声援。
无论持何种立场的华裔,大家都在等着这场较量的结果。
来源:侨报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