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玩”的孩子才更有未来?
2001年,我和很多人一样,人生中多了一位很重要的伙伴,那就是我的儿子Gary。
从那天开始,我就陷入了纠结的状态中:应该给他的未来提供一个怎样的教育?
记得Gary刚上小学的时候,我觉得孩子就应该快乐地学习,上什么课外班,那些都是多余的。可是,这种乐观的学习状态持续得不久,他上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就找我谈话了:“孩子的英语和数学必须要补习,不然就跟不上,连小升初都会受影响。”这些话无疑给我的快乐式学习理念狠狠泼了一盆凉水。最终我们还是踏上了漫漫补课路……
不同的环境,就是不同的世界。人生的分岔,从不同的教育模式,就已现出端倪。
有一段时间,国内的雾霾让Gary的哮喘愈加严重,凌晨排队挂号,隔三差五上医院的日子,让全家人烦躁和焦虑。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氛围,我们在他12岁的时候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移民加拿大。
外国的教育远没你想的那么轻松
到了温哥华后,我欣然地觉得儿子终于不用每天上课外班了,儿子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我也终于不用再那么纠结焦虑了。
可现实的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出国前我以为国外是“轻松和快乐的学习氛围”,出国后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外国家长一样也纠结焦虑。他们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的关心程度不亚于我们任何一个国内父母。 只不过,国内、国外对教育的关注点不一样罢了。
因为加拿大这边学校的学习时间比国内短得多,进度也比国内慢很多很多,Gary喜欢上了玩游戏。我这个老爸得用什么方法让他主动改掉这个坏习惯呢?
一开始很发愁,直到后来我突然想到,为何不利用我自身的专业优势教他通过编程来玩游戏呢?因为边玩边学的方式很吸引人,久而久之他游戏也变得不爱玩了。记得有一天他自己主动跟我说,“老爸,会了编程后,才发现游戏太小儿科了!"看着他那骄傲的神情,我乐开了花。
终于,自己的良苦用心都没有白费!
儿子越学越有兴趣,于是我给他报了相关的竞赛,本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带他去锻炼锻炼,没想到这小子有两把刷子!AP(Advanced Placement)课计算机考试获得了最高分5分,CCC(Canadian Computing Comprtition)考试获得了全球前25%的好名次,这无非对他以后的升学之路增添了一枚接一枚的加分徽章。
教“思考方法”而不是“知识点”
做一个小沙包。一般老师是这么教的:第一步,教怎么裁剪布料;第二步,教用针线来缝合;第三步,缝的时候收针怎么做。最后,填充沙子,把沙包封上口。学生只要按老师教的方法一步一步做,就可以做出一个统一的小沙包来。
但STEM课是这样教的:
第一步,老师问学生,沙包是干什么用的。你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和现实联系起来,思考它的功能是什么。沙包是玩的时候互相丢的,打到人的时候不能很疼,就不能用坚硬的材质来做,但又要保证丢得远,还得有一定的重量。
这样思考后,学生自然会去想要实现这些现实功能,需要用什么材料。
第二步,老师会让学生自己选择用什么材料做沙包比较合适。
第三步,才是怎么做。
第四步,一定要丢一丢检测一下,用现实来反馈。
STEM教学方式是未来大趋势
一般老师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一种情况:这次做沙包,会了;下次让学生做汽车模型,又不会了。因为他觉得汽车模型和沙包完全没关系,我知道怎么缝沙包,可汽车模型是个全新的东西。
换成STEM的教学方式,做汽车模型还是可以用这四步完成:
一,有什么用?
二,基于用途,需要什么材料?
三,怎么做?
四,做个检测,获得反馈。
这个思维方法还可以延伸到其他地方,参与奥赛又或者开发研制一系列科技项目,包括手机APP 开发,智能机器人项目开发等等,为孩子们今后参与自主招生或者国外留学提供科技背景提升。甚至长大以后设计轮船、机器人什么的都可以用上。
它不追求让孩子掌握做具体东西或者解答具体题目的知识点,而是强调掌握一种思考方法。
再看这道数学题:一个苹果3元钱,小明买2个苹果,给了老板10元钱,找他多少钱?是不是好熟悉,我们以前考的题都是这种类型。这种题的特点是:它的初始条件和最后答案都是确定的,你只要按老师教的解题方法去做,肯定能得出正确结果。
这就是传统教育模式的特点:着重解决已知问题,掌握基本技能和知识点。
而这种不需要自主思考,按图索骥的方式恰恰是STEM所摒弃的。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花的时间和精力就会成倍增加,这造成了国外学校教学的"慢"。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教育里有个很奇怪的“完美主义情结”,不论学什么,都希望孩子学得又精又尖。比如数学,如果这孩子会两位数乘法了,马上就给上难度更高的。
勤奋而低效,是因为我们做了很多“不正确”的事情,其中一件就是“小数点后的努力”。
什么意思呢?假设现在在参加一个跳水比赛,如果我们以前可以得9分,就努力打磨使自己能得9.5分。
“匠人精神”没有错,只是未来的方向,一定是“整合跨界能力”效用远大于“单项突出”。因为,高精尖的活儿机器人能代替,而人的能力必须体现在整合、创造上。从这点来看,我觉得STEM的教学方式更接近智能化时代对人的需求。
来源:爸爸真棒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