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0/04/2018
瀏覽: 1564
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國學生往往爭先恐後地學習高階級高難度的內容:幼兒園的孩子開始學習珠心和速算,小學的孩子則已經精通奧數;初中學生忙碌於數學競賽,高中學生更是致力於國際大獎。在這樣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許多高材生脫穎而出,不僅受到清華北大等一流高校的爭搶,更是收到哈佛劍橋般世界名校拋出的的橄欖枝。
相反,美國的中小學生從小接受的數學教育卻不是高階級高難度的,甚至可以說是最基礎的,所以有這樣一種說法:美國初中生學的數學是中國小學的數學水平,而美國高中生學的數學是中國初中數學的水平。
按道理,在這樣的趨勢下,中國的大學生與美國的大學生相比會更加耀眼出色,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這些從幼兒園到高中就一路學習高難度高領域數學知識的中國孩子,在進入名校後卻被淹沒在茫茫人海中。而那些從小接受“低級”數學教育的美國孩子,卻在大學裡嶄露頭角,在數學領域中取得令人目標的成就。這樣的差距和對比引人深思:為什麼美國人學的數學比我們簡單,卻還能在數學領域上甩我們一大截?
中美有著不同的教育特點
對於國內的大多數人而言,學習數學乃至奧數不是為了滿足孩子成長中的興趣,而是為了在競爭中獲得優勝。中國的教育特點是選拔性,數學更是一門帶有鮮明的競爭性選拔性的學科,容易分出結果,堡壘分明,卻不能讓孩子得到成長。中國學生對數學的選擇,刨除小部分天賦型的熱愛,大多數都是因為數學應用性強適合競爭並贏得就業。
而美國的教育卻恰好是成長性,孩子能夠得到高度自由的選擇權,不需要分出結果或者對錯,也沒有鮮明的差距或堡壘,不管是什麼結果都會受到支持和鼓勵。美國的孩子選擇數學只是出於個人的興趣和成長的需要,這才是創造的源泉。
美國在數學教育上善於因材施教
美國給予不熱愛數學的學生最基礎的數學教育,而給予熱愛數學的天才最高水平的數學教育。
美國對於學生應滿足的數學修養大多是有硬性規定的,美國的高中畢業生只要求會運算簡單的三角函數就可以了。這種低要求的直接結果就是,美國99%的高中學生數學都停留在“日常生活足用就行”的水平上。然而,對於一些數學比較好的高中生,為了滿足他們的興趣和需求,有條件的學校會提供Advanced Placement課程。高中數學提供的最高級的AP課程叫做BC微積分,除此之外老師還會給出一些建議閱讀的課外讀物。在這樣的製度下,學生可以把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專注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很多在數學領域有著極大天賦和興趣的美國學生,在很短時間內就修完了所有課程,並在其他領域發展的也極為出色。
然而,在中國,所有學生學習的是同一水平的數學,縱使有些學生實在沒有學習數學的天賦,他們也需要完成高難度高質量的數學學習。這種要求的結果就是,大部分學生能夠完成高難度的數學習題,然而他們卻不具備獨立思考的數學能力,更談不上對於數學這門學科的發自內心的喜歡和熱愛。
論數學的平均水平,美國學生可能確實遠遠不如中國學生,但是對於“天才的教育”,中國的教育制度則完全比不過美國。到了大學,這個差距就越拉越大。中國的研究生教育與美國的高等教育在資金條件,師資條件以及科研硬件條件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美國在數學教育上的因材施教極大地強調了對“數學天才”的培養,也因此奠定了美國數學領域的強大實力。
外國人才對美國數學研究做出了高度貢獻
外國人才對於美國的數學成就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美國對於外國人才的歡迎是眾所周知的。在美國數學行業學會的人才年度報告中,美國本地的數學博士所佔比例常年維持在四成多,這也就意味著美國頂級大學數學系的學者中外國人佔了六成。所以在美國數學界,可以說至少半壁江山都是靠外國人,而中國的數學人才更是在其中佔了很大的比重。
從中國對外開放以來,中國理科的最頂尖學生就持續不斷的流向美國。這一方面強化了美國的數學科研實力,另一方面則導致了中國本土一流人才的流失。中國的基礎教育和本科教育很強,可以大規模長期為美國輸入後備人才,然而國內的研究生教育和研究實力一般,以至於無法大規模吸引頂尖人才回流。目前為止,中國和美國的人才流向依然如此,這也間接導致了美國在數學領域上的領先。
圖片翻攝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