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改革開放40年 - 中國家庭「四大件」的舊貌新顏

時間:12/14/2018 00:00 瀏覽: 3815


80後、90後、00後,有沒有聽說過「四大件」?知不知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成家時的夢想?讓我們從40年前的那個冬天說起......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決定,從1979年起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普遍認為,這標誌著鄧小平領導下的中國正式拉開了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新政的帷幕。

之後的40年間,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連年高速增長,普通人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四大件」與時俱進,堪稱中國40年巨變的一個縮影。

什麼是「四大件」?
1970年代以前,「四大件」(也有稱「三大件」)是中國人掛在嘴邊的常用字。

1960年代的中國,政治動蕩,閉關自守,經濟連年停滯,供應極端匱乏,日常用品都要憑票供應,「四大件」指的是當時中國有能力生產、普通家庭、特別是新人安家時嚮往擁有的家居用品。

改革開放前的那些年,「四大件」一般指的是縫紉機、自行車、手錶和收音機,俗稱「三轉一響」。

當時,「四大件」的品牌也非常重要。比如自行車,最好要是「永久牌」或是「飛鴿牌」!頗有今日寶馬、奔馳的風範。

記得1974年到1975年期間,時任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的喬治·布什和夫人巴巴拉也是經常騎著「飛鴿牌」自行車穿行於北京的大街小巷。15年後,當老布什以美國總統的身份訪華時,收到的特殊國禮也是兩輛「飛鴿」。



「四大件」怎樣換顏?
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中國製造業不斷發展,經濟產出連年增長,「四大件」 逐漸發生了變化。

進入1980年代,計劃經濟仍然佔據相當大的比重,「萬元戶」、「個體戶」仍然是熱門詞匯。那個十年間,「四大件」升級為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錄音機。

這也標誌著,人稱「世界工廠」的中國走入電子消費時代。

此後的十年,「四大件」再次換顏,成為包括空調、音響、彩電和錄像機在內的「高檔」家電產品。

2000年代,「四大件」發生「革命性」變化,家居用品升級為智能手機、私家汽車,公寓、存款也成為「眾望所歸」。

眼下,中國人家的「四大件」或許應該叫做「四十大件」才更為合適。除了智能化、高檔化的消費品,海外留學、出國旅遊、國外置業、投資、移民......等等等等,都已經成為中產人家的嚮往。

「四大件」的代價還有哪些?
但是,經濟的連年高速發展並非沒有代價。

這四十年間,中國也經歷了工人失業、農民失田;生態遭受破壞,污染令人擔憂;貧富懸殊,兩極分化嚴重。

確實,更多的人家業興旺,但在大都市,「因病返貧」也讓越來越多的中產擔憂;在偏遠的農村、在城鄉結合部,仍然有大批人生活在貧困之中。

今日家徒四壁的人,他們夢想擁有的「四大件」又是什麼呢?

文章摘自:BBC中文網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6563014
圖片翻攝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特別推薦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