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就是对儿子最大的信任和鼓励
《陪儿子上小学》一书终于出版了,我也长舒了一口气。在写书中,我一边思索家庭教育的方法,一边回顾儿子的成长历程:小学跳级读了4年,高中考上北京人大附中,16岁考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跨专业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计量所,目前在澳洲排名第一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和很多学霸相比,儿子的履历算不上金光闪闪。在他成长过程中,也有过学业停滞不前的时候,以及对未来彷徨、挣扎的心路历程,但我引以为豪的是,所有的道路都是儿子自己走出来的,都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们做父母的给他最有效的支持就是:在最开始的陪伴中,保护好他的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看重责任心和独立性。
作为一个男孩的母亲,我一直认为,“静待花开”是家庭教育的高阶境界。“静待”就是耐心等待,“花开”则饱含着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无限信任和美好期待。男孩的晚熟、脆弱、冲动等等,在很多成长的关键点考验着家长们的耐心,我们要积极相信他们,让他们不要在慌乱和迷茫中错过成长,最终成长为真实、最好的自己。
俞敏洪和马云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企业家,但两个人的路线完全不同。一个是标准精英之路,考上北大,然后自主创业成功;一个是磕磕绊绊,勉强过了专科线,更像屌丝逆袭。他们也有共同点,就是上大学都是考了3年才被录取。在大家惊叹于他们个人的执着和坚持时,我站在一个妈妈的角度体会到的是他们父母的不容易,对儿子的守望和等待,真是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勇气。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等待和煎熬。回顾儿子的成长过程,也是诸多波折。耐心就是对儿子最大的信任和鼓励。当今社会,快速前行的中国人,对一切的目标都是物化的,希望任何事情都能走捷径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也是这种心态,对孩子成长中的小插曲焦虑不安,总是希望他们能在自己规划的路上快速奔跑。但教育是最急不得的事情,不能速成,这是最不容易做到却是最重要、最实用也最有效的家教理念。
在接纳的基础上理解儿子
为什么说足够的耐心是给予男孩最好的家教呢?这主要由男孩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生理特点决定的。在小学阶段,男孩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相对女孩而言会偏弱一些的,很多男孩语文和英语的学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有的干脆选择拒绝学习。
都说学语言要趁早,我和很多妈妈一样,小学的时候希望儿子好好学英语。那个时候小学取消了英语课,我也给儿子报了剑桥英语,儿子学了不到一个学期就不学了,开始我以为是儿子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就陆陆续续给他换了好几个不同的培训班,但每个班儿子都坚持不下来,因为他对英语没兴趣,排斥得特别厉害,没办法,我们只能放弃。
虽然尊重了儿子的想法,但是他在小学阶段一直没有在课外学习英语,令我们做父母的心里一直很忐忑,怕儿子上了初中后英语跟不上。但实际情况是,儿子初一下学期英语成绩就达到了班上中上的水平,并没有落下。到了这个时候,我才对男孩的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小学阶段儿子没有好好地学习英语,那个时候如果我们强迫他学习,估计效果也不会好,甚至还会挫伤他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我们都知道小学男孩大部分都坐不住,调皮捣乱,有的时候跟同学和老师的关系很僵,处理不好也会影响男孩心理的成长和自信心的建立。这个时候,男孩父母的耐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接纳闯祸的儿子,接纳不完美的儿子,意味着在接纳的基础上理解儿子,并给予他们支持,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因为我们的接纳、理解和支持,会让他们觉得安全。安全感强了,他的内心才会慢慢强大起来。马云的父母就做得很令人佩服。小时候,马云因为太调皮,他的父亲给他转了3次学。可以想象当时马云父母的心情,肯定也愤怒过、焦灼过、无奈过,但正常的情感反应过后,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面子和别人的诟病厌弃儿子,而是选择了接纳,然后耐心等待他的成长。
过程很艰难,但做父母的挺住了
虽然明白男孩的成长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但是到了关键时候,我往往还是沉不住气。高三开始,大家都已经进入了状态,可儿子还在晃悠,还整天在电脑上消磨不少时间,我一生气就把电脑给拆了。那个时候我很急躁,只想着电脑会影响儿子备考,却没想过拆电脑这种强制行为不但没有让儿子状态好转,反而让他对我有情绪,不愿意和我交流,更加影响学习。没有办法,我只好调整心态,重新给儿子把电脑装上。那时我心想,如果他能考上名牌大学更好,考不上也没关系,但不能以牺牲我们母子这么多年的良好关系为代价。
儿子的整个高三阶段,我一直在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并且一直提醒自己学习是儿子自己的事情,考北大也是他自己的目标,只有自己想明白了,他才会调整,我不能逼他,否则适得其反。即使到了备考的最后关头,我还是没有逼儿子,也还是耐心地等待他自己的内在觉醒。一模之前儿子的学习状态不是很好,还老是玩手机,他觉得偶尔玩一下没有影响,但实际上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他还是不够专心。我跟他沟通,希望他不要玩,但是他不听,结果一模成绩出来后,很不理想,他自己也明白了,主动把手机上交,不玩了。
小学,初中,高中,陪伴儿子一路走过来,我也越来越了解儿子,儿子需要自己思考,自己经历挫折,最后自己明白道理。儿子考进北大后,我以为我可以踏实下来,想着他接下来就应该一路向上,出国留学,毕业后跻身国际大公司,总之成为大家心目中的精英。可是儿子总是有他自己的主张,他的路不在我们的计划中。
儿子大学学的是物理,当初填报志愿是他自己选的,可是到了大学,他却告诉我们,他不喜欢物理,物理太没意思了,天天刷题,不是他想要的大学学习生活。他感觉非常迷茫,于是他一头扎进了山鹰社,在北大这个非常著名的社团里挥洒自己的汗水,大学4年,我们两次收到了学校给儿子的学术警告,提醒我们儿子如果再不好好关注学习,有可能被退学。有一个学期,他竟有3门主课不及格。我苦口婆心地跟他聊过,跟他说未来的责任,但是他当时的心思完全不在学业上。将近3年的彷徨,儿子最后决定本科毕业后不再继续学物理,他选择跨专业考研,他要学经济。对于他的选择,我和先生目瞪口呆,但还是依从了他,心想只要他回归学业,有学术追求就好。儿子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从北大毕业,并考上研究生学习数量经济,目前在澳州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我很欣慰,终于等到儿子从迷茫中走了出来,找到了自己未来的目标和方向,完成了身心的自我转化。儿子后来跟我说:妈妈,我当时真的学不进去,我一门心思就是想要冒险和心跳。很庆幸,那时我们没有给他更多的压力,没有逼他做他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使他没有因此而沉沦。
耐心等待儿子自己的调整、改变,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是我们做父母的挺住了,我们的坚持帮助儿子圆梦北大,并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这期间我自己也收获颇丰,我越来越坚信不管是学习,还是未来的方向,都要男孩自己去探索。我们做父母的只要给予足够的耐心,才能让男孩有机会做最好的自己,才能使他们更有主见,更有创造力,自我觉知的能力更强。
最近十多年我一直专注于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和传播,也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不同年龄段男孩的家长,面对他们纠结的种种问题,我发现最终大部分的问题都能溯源到小学阶段。
有很多问题是因为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没有正确引导和有效陪伴所造成的,甚至有些问题是由于家长的认知性错误所造成的。比如:很多家长认为男孩上了初中学习成绩会后来居上,结果却令人失望;很多家长手把手辅导的孩子上小学很优秀到了初中反而没有了后劲;面对中考和高考的压力,很多父母都偏离了养育孩子的初心,将自己也变成了不可理喻的家长……
在和家长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我经常会以一个妈妈和家教工作者的双重身份,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我在儿子小学阶段的所作所为,我做对了什么让儿子现在还能喜欢学习,还能有这么强的学习动力?他不人云亦云,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种自信和笃定是来自哪里?我想分享我的成功与失败,想在我的反省中和大家共鸣、共情,不愿意看到更多的父母因为自己的问题而让孩子陷入困境而不自知!
男孩比女孩更脆弱
科学研究结果显示:男孩的心理确实比女孩更脆弱,男孩天生对父母的情感依恋比女孩更为强烈,幼年的男孩更加渴望被爱抚!我相信很多男孩的父母曾经和我有一样的烦恼,因为儿子一些脆弱的表现害怕他将来不能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但是我想告诉你们:只有父母接纳了男孩的脆弱,就是告诉他们:不要害怕,我们一起面对你的脆弱,因为“没有走过脆弱,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勇敢。当我们直视脆弱,也就意味着撬开了自信、喜乐、创造力与一切可能性”。
给爸爸陪伴儿子成长的空间
很多家庭孩子的母亲俨然是孩子教育的领导者,而爸爸们只是沦为附属,所以我们更需要思考如何给爸爸们陪伴男孩成长的空间。如何陪伴,不是由妈妈来定义,我们只需要放手给爸爸权利和空间,因为每个父亲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模式。
和男孩的沟通要有技巧,男孩的大脑和女孩相比,更多的依赖空间机械刺激,他们天生更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而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所以很多妈妈的唠叨在儿子那里完全不起作用,和男孩的沟通看似很简单,但是也是需要有谋略,好的沟通一次有效,一次触动心灵的沟通,有的时候会让男孩记住一辈子!
给男孩成就一生的能量
我们都知道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所以我们总是会不断地提醒孩子,要有责任心,但是,你知道吗?要真正的让孩子更有责任心,恰恰是要减少提醒。专注力现在是一个热门词,家长们热衷于各种培训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但其实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搞清楚造成孩子不专心的真实原因,关于专注力首先是保护好孩子的专注力,避免被我们做父母的人为破坏,其次才是培养,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把玩耍的权利还给男孩
在小学阶段,我们一定要把玩耍的权利还给男孩,因为很多时候男孩是通过玩耍来学习的,男孩们就是在玩耍的过程宣泄自身旺盛的荷尔蒙分泌,身心得到全面的放松和舒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每个父母都需要成长,都应该是家庭教育指导师
第一次做小学生的家长,我也紧张焦虑过;在做个好妈妈和干事业之间也曾迷茫徘徊过;也曾由于自己的错误认知造成儿子安全感的缺失;也曾因为年轻气盛和老师沟通不畅带给儿子心灵的伤痛。我想给家长们传达这样的想法:要相信自己能做对、能做好教育孩子这件事!
父母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我们都是没有经过培训就匆忙上岗的新手,我们都会因为自己的认知局限而压抑了孩子的天性,目前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充满焦虑,我们需要在别人的经验和教训中照见自己,缓解压力,积攒当父母的能量和信心!
儿子的小学时光已经过去很久了,我认为当年我做对了一些事情,但儿子小学阶段,我还没开始系统学习家庭教育,我扪心自问:我真的是有先见之明吗?还是更有智慧?统统都不是,我只是遵从了我内心的召唤:我尊重了儿子的选择,为了这份尊重,我给予了儿子更广阔自由的成长空间。而这些让儿子从小就能做自己!我跟着儿子一起成长,我也因此看到了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所以我要感谢我的儿子,因为有你,才让我的人生变得如此丰富和厚重!如今你已长大成人,离我渐行渐远,我知道你有你要走的路和追寻的梦想,而我不会把更多关注的目光停留你的身上,因为那种留恋会丧失自我,让我失去继续成长的力量。我也要做我想做的事,我有我的信念和目标。
一个女人的成长和蜕变,就是一个妈妈的自我修行,而我还在路上……
注:本文作者为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芝麻开门家教课堂创始人,《中国教育在线》特约教育专家,其所著《陪儿子一起上小学》是近期畅销书。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