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传奇褚时健去世 74岁再创业85岁成亿万富翁

時間:03/05/2019 瀏覽: 5981
null

文 / 华商韬略 殳钺 伊然

3月5日, 据媒体报道,原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去世。

71岁入狱、74岁二次创业、85岁又成亿万富翁,褚时健一直是中国最具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

成就非凡的秘诀,绝不只是不屈的精神。

1963年,35岁的褚时健来到云南省新平县曼蚌糖厂担任副厂长。

当时的曼蚌糖厂还延续着老祖宗传下来的古法制糖工艺,耗能大,产量低,两三百员工苦干一年,到头还要亏损20万元。面对19公斤甘蔗熬制1公斤红糖要消耗36公斤木柴的低效率,褚时健扼腕感叹:“压缩消耗,减少浪费,就是在变相创造利润。”

经过细心观察,他发现问题出在炉子上:糖厂使用的褐煤,很松,煤一倒进去还没有充分燃烧掉,就从炉膛里漏下去了。找到问题症结,褚时健再次向压缩能耗要效益:他把土灶大锅改成锅炉,用蒸汽管道制糖,用块煤取代褐煤。

改良的第一个月,燃料消耗比降到了1:3.3,成本降低,效益自然提升了。

当年年底核算,褚时健竟然通过压缩能耗,使连年亏损的曼蚌糖厂破天荒盈利了28万,不仅填平了20万元亏损,还有了8万元的盈利,差不多够给整个新平县干部发工资。让他分享扭亏为盈的经验。褚时健质朴地说:“省下的就是挣下的。企业要讲效益,就要精打细算搞生产。”

null

褚时健是现场主义的典范。

红塔集团从一个几近破产的边陲小烟厂发展到国际著名烟草集团,无处不有褚时健事事亲临一线的现场主义精神。

当年他从英国进口设备被告知,不仅要额外花钱请英国技术员到厂安装,还要排队等,要等一个月,英国方面才会派人来。

褚时健从英国回来后,立即成立由他亲自带队的装配小组,设备一到厂,不等英国技术员过来,就马不停蹄连夜研究安装,遇到不懂的技术词汇就查英汉词典,遇到安装问题就集体开会研究解决方案。

装配小组昼夜兼程奋战了一个多星期,终于将设备安装成功。褚时健又带领安装小组试产烟叶,检查安装效果。样品产出来,质检人员检查后发现,他们自己安装的,和在英国考察时英国技术人员安装的样品设备,生产的烟支品质一样好。

姗姗来迟的英国技术人员听说设备已经安装,很生气,褚时健于是带英国人参观。对方看傻了,连声说“OK”。

褚时健在红塔任厂长时,只要有时间就要下到车间去,观察了解,听取意见。当时,红塔集团为厂领导出入都配备了汽车,但褚时健很少坐。他每天从办公区走到生活区,为的是沿途能将烟厂各个工序都考察一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他先到仓库看出入库管理规不规范,看地气回不回,仓储条件如何,烟叶受不受潮,库存品质如何;再到生产车间,看设备是否正常,生产能耗比是否合理;最后绕道制丝车间,检查烟丝品质。

“现场是座宝山。”山高人为峰的红塔,成长在褚时健现场主义的眼皮下。

null

2002年,褚时健上到哀牢山创建褚橙。

16年间,果园的每寸土地都留有他的足迹。每次到果园,褚时健必到田间地头,实地观察橙树的生长,大到水利系统如何改造,小到剪枝要离树干几厘米,事无巨细。

哀牢山的农民加入褚橙果园后发现,这个老人种橙子和别人不一样,要按着操作手册严格进行。假若不按,就要罚款。而且,褚时健的操作手册不简单,对种植的方方面面都有细致化、标准化的操作要求。

一丝不苟,皆有标准。

起初,个别农民认为自己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根本不用教,于是偷偷自作主张,不按手册干。不到一个季节,差别就见了分晓:按操作手册种植管理的橙树郁郁葱葱,自作主张的却积弱枯黄。

褚时健说,那操作手册是他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以及实验室抽样实验得出的数据,总结出的最优操作方案,能避免操作失误,减少试错成本。

为了制作种植果园的精益管理操作手册,褚时健练出一项本领:老远望一眼,就能大概知道一棵树结了多少果。误差也就四五个。

null

王石曾称褚时健是中国企业界的大国工匠。

作家汪曾祺采访褚时健之后曾经感慨:

“我是一向不大承认什么‘企业家’,以为企业管理只是‘形而下’的东西。自识得褚时健,觉得坐在我身边侃侃而谈的人,确实是一位企业家……他掌握了企业管理中的某种规律,某种带有哲理性的东西。”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