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东西这事,谁敢说小时候没干过?大人引导时还是要走点心哦~

時間:05/23/2019 瀏覽: 5175

在外吃饭,邻桌有个大约4岁的男孩儿。


刚坐上座位,那孩子像椅子上有刺似的跳了下去。接着,手从裤子上面掏进去开始找东西。


孩子妈妈好奇地盯着他看,一直问:“有什么东西扎到裤子上了吗?”


一会儿,男孩儿在自己的内裤里掏出一个红色的乐高积木拆件器。


男孩妈妈大惊失色,走到孩子跟前蹲下拿过拆件器问孩子:“这是哪里来的?是刚才画画的地方的吗?你喜欢,就放自己内裤里带出来了?”


男孩儿很得意,点头说:“嗯。咱家里那个找不到了,就拿了这一个。”


妈妈说:“天啊,你怎么能这样?这,这是偷东西啊!”


朋友郑淑的老公,有一次把娃的所有玩具车都摔了个稀巴烂。起因就是他们家的小希在幼儿园偷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车。


起因是,小朋友发现自己的玩具车找不到了,老师先是在班里询问,没人回应。


接着,老师查看了监控录像,发现——自由活动时间,小希竟然回到放衣服和书包的柜子那里,走到小朋友柜子处,从对方书包里拿出汽车,塞进自己的书包里……


老师很有经验,并没有把事情公布,而是把玩具归还给那位小朋友后,私下里和郑淑说了一下这个情况。


郑淑说:


“家里的玩具车数不清,他想要想买什么样的,我们都满足他,想不通他为什么要这样。更可气的是,我们问他偷没偷东西,他还嘴硬不承认。


“最后他爸爸气急了,把他家里的车全都拉出来,堆在一起,摔了、砸了。我们反复看他偷拿人家玩具车的那段视频,目标那么明确,做的时候还左顾右盼防止别人发现,真的是在偷。越看我越难过,真的不能接受,这孩子怎么会偷东西啊!”


郑淑老公更介意这件事,他认为“偷一次,一辈子都是小偷”,这将会是小希的一个大污点。因为大家对你形成了这么一个“概念”,哪怕你只偷了这一次,哪怕以后你再也不偷了,但以后再有东西丢了,大家还是自然而然想到是你偷的。




有个开小学生托管班的网友,也说过这样的困惑。


托管班里大大小小的物件:圣诞树上的挂件小卡片、白板上的磁扣磁条、教具箱子里的小玩具、marker笔、大头笔上的挂件,钥匙链上的毛球等等,有个一年级的孩子,只要喜欢,就会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拿走,装进自己的口袋里。


都是小玩意,可也是成本,没了就要再买。


这位网友就很纠结。要不要跟孩子的家长说。


不告诉家长吧,没人管教孩子的这种行为,那就是害了这孩子。


可是要告诉了家长呢,家长的反应大概率会过激,他们会感到没面子、愤怒,也许家长和孩子都不好意思继续呆在这个托管班了,托管班也就没钱赚了。


最后,这位网友还是把情况告诉了家长。家长当场对孩子一顿拳打脚踢。


后来才知道,那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经常带回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去超市会拿颗糖果,到文具店会“顺”走一块人家的橡皮,邻居家门口的牛奶、蔬菜水果,院子里的小铲子他都拿过,前几天还拿过家里摆在桌子上的钱。为这个,已经被打骂过多少次,但好像情况越来越糟糕,以至于家长认定这孩子就是“下三滥”“天生的贼”。


这位网友就很疑惑——这世界上有天生的小偷吗?



没人天生就是小偷。


2-7岁的孩子处于“自我中心期”。这个阶段,他们会把一切都看得跟自己有关系,是自己的一部分。


他们看到喜欢的东西想要占为己有,更多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头脑里根本没有“偷”这个概念,所以一些行为也不能被归结为“偷”。


只有当孩子上小学后,具备对“偷窃”行为的理解能力,头脑里有了“偷盗”的概念,也被家长或老师告知过偷窃是一种错误行为的时候,他们才有可能“偷盗”


大学同学老马曾分享过他自己的故事:


刚上小学时,因为家里不给零花钱,有段时间他很迷恋“小偷小摸”。


先从爹妈口袋里偷偷拿钱,一毛两毛,后来一块两块。胆大了,开始从学前班门口的小卖部偷拿零食,最严重的一次,是拿了同桌放在桌子上两张五块的钱。


班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里,没有跟同学们说这件事,没有大声批评,只是很严肃地告诉他这种行为的危害,让他改正。


老马的父母和班主任一样只是教育他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并没有过多批评他,更没责骂打罚。


老马说:“哪怕到现在,想起偷10块钱的那件事,我还感到很羞愧。但在这件事上我没有阴影,只是从那以后完全改正,再也没有偷过东西。我很感谢班主任和父母当初的处理方式,让我知道自己行为的性质,没让更多人知道我的这个错误,保护了我。不然,后果很难想象。”


面对一个“偷东西”的孩子,不要在言辞里暗示他的品行不端,给他贴上“贼”“偷盗”“下流”的标签。


“偷”东西这件事,几乎所有人在小时候都经历过。要想帮孩子平稳过渡这类事情,家长可以这样做:


第一、从小教孩子哪些东西是他的,哪些不是,尽早给孩子灌输“所有权”概念。


告诉孩子,这是“你的平板电脑”、“那是爸爸的手机”、“那是小朋友的玩具”,你自己的东西自己决定。同时,别人的东西别人自己决定,没有经过对方的同意,不能乱动。


第二、尽早让孩子分清,哪些东西“可以用”、哪些东西“不可以占有”。


去超市商店时,引导他们,商品需要用钱来买,不能直接带走。去图书馆、早教机构或者其他公共场所时,告诉他们这些是公共物品,只可以用,但不能当自己的东西带走。


第三、遇到孩子要拿或者已经拿了别人的东西,不逼迫孩子解释,不打骂,请孩子把物品尽快归还。


第四,原谅孩子的行为,不再提及此事,更不能声张这件事,让第三人参与这件事来“教育”孩子。


“这次你又拿别人东西,上次在小伙伴家你也偷拿过人家东西。”这种贴标签、不断重复提醒孩子过去行为的话尽量不要提起,免得负面强化孩子“拿东西”的行为习惯。


很多时候,大人说了很多次,他们还是会“犯错”,会有很多“不合时宜”的地方。可幼年时期孩子的成长就是这个样子,就是一个不断循环、重复的过程,需要父母很多很多耐心和爱心,所以特别考验父母的“忍耐力”。



来源:益智学堂 毛豆妈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