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瘦高个儿,生日只差两分钟;
四年前俩人一块儿从杭州某私立校考到上海领科双语学校;
又双双申上英国“G5”英国经济第一学府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简称LSE),还都是经济方向。
说起梁卓、梁越这对双胞姐妹花,领科教育上海校区副校长康健眼里满满的都是喜爱和骄傲。
“当年在众多的考生中,对这两姐妹印象非常深刻:朴实,上进,非常有潜力的孩子。”
▲️梁卓、梁越姐妹
康校长口中两个孩子的优秀可不止是学业而已,体育、音乐更是全面开花,而且性格直爽,简直羡煞在座的老母亲们。
眼前18岁的梁卓和梁越,都穿着素色T恤,扎着小马尾,说话的时候会不自觉小声交流。在学业上,她俩都非常努力自觉,今日的任务绝不拖到明天,A-Level成绩几乎都是A*;在兴趣上,她们都喜欢运动,从小一起游泳、打乒乓,如今都成了校篮球队员。
除此之外,她们还喜欢阅读、唱歌、弹吉他,最重要的是,如果你问她们为什么选择经济类专业,她们的眼神里都是热爱。
在深深的羡慕之余,笔者更想了解这对优秀双胞姐妹花的成长轨迹。
作为双胞胎,在看似默契的选择下,她们是否有不同的个性闪光点?
作为转轨生,从体制内到国际化,她们是否也遇到过不适应?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最重要的是,在自信成长的背后,她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分别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此外,笔者还联系上了在杭州的妈妈。这位说话声音温柔、偶尔会在朋友圈po诗词作品的妈妈,又是如何养育这对双胞胎的呢?
▲️梁卓、梁越姐妹领科毕业照(中间)
2004年创立的“领科教育”,如今已经迈入了第15个年头,领科教育上海校区已经培养出了第12届、逾两千名毕业生。
今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英国方向领科是当之无愧的王者、牛剑摇篮,斩获18枚“牛剑”(6枚剑桥、12枚牛津)、百余枚“G5”Offer,美国方向申请也非常不错,TOP30录取拿下34枚Offer,占美国所有Offer数的23%。
然而,在关注“牛剑”、“G5”、“top30”录取名单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教育究竟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长期影响,和孩子成长中的闪光点,比如今天的这对儿被伦敦政经录取的双胞胎姐妹花。
1
体制内教育的“苦学”
让妹妹俩失去了原有的朝气
说起当初离开杭州,来到领科教育上海校区,从体制内转轨国际课程学校,姐妹俩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让自己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了。
“别看我俩现在喜欢历史、喜欢经济,但初中那会儿文科就是学不好。”梁卓说,顺便看了眼妹妹梁越,似乎在提示她补充细节。
“最明显的就是,即使在体制内有课本、有课外读物,但上课的方式还是老师讲课,学生坐在下面听课。那么,自己学习书本知识的这个习惯是被天然打破的。”梁越说。正是这种体制内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原本爱阅读的姐妹俩变成了只会刷题的机器,成绩也有所下滑。
姐妹俩的变化,妈妈也有所察觉。
“最明显的,就是周末回家,女儿都不和我们分享自己在学校的收获了,而且俩姑娘表情单一,完全没有了十二三岁的少年应该有的朝气。随之减少的,还有孩子们从小养成的读书习惯。那时候我们一家人就商量说,要把孩子转到一个国际化的学校。”妈妈分享道。
在初三的那一年,一边是两个孩子准备中考,一边是父母开始通过各类渠道了解杭州、上海的国际化学校、国际班,试图转轨。
“也是孩子自己争气,当时除了考上领科,上海其他几所知名A-Level学校,以及杭州知名公立学校国际部也都给了Offer。”妈妈说,语气里带点儿得意。
事实证明,全家人的这一决定是正确的。
▲领科教育上海校区
“到了领科,我们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是授课方式对路,在上课前,老师会让我们先阅读课本作预习,上课的时候多是提问和讨论,从而衍生学习课本之外的新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角,老师只扮演引导和补充的角色。另一方面是老师有趣,比如我们都很喜欢的历史老师,除了上课有意思之外,老师本身也很博学,而且还当过二战集中营纪念馆导游,也太酷了吧。”梁卓说。
因为这个原因,姐妹俩都选择了历史课,姐姐梁卓还考了A-Level历史。要知道,不论是语言还是学科优势,大部分的中国学生在考A-Level的时候都会选择理科,大部分的A-Level学校也只提供理科课程(最多加上部分社科课程),姐妹俩能够挑战原本不擅长的历史科目,实属不易。
▲领科教育上海校区2019年被牛剑录取的学生合照
说到转轨和跨城“小别离”,梁家姐妹的父母一开始也是各种担心和舍不得。担心孩子成绩跟不上、担心学校太自由、担心同学之间的关系,直到几个月后,姐妹周末回家又开始争抢着分享她们在学校的见闻,很酷的老师、有趣的社团、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时,父母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相比于父母的感性,梁家姐妹可客观理性的多。在她们看来,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一开始最要适应的就是英文能力,尤其是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好在父母(尤其是妈妈)从小带着自己阅读,有阅读的习惯和逻辑,换一种语境也显得更能适应一些。
读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你把姐妹俩说的那么优秀,为什么没有选择牛津、剑桥?而是认定了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简称伦敦政经,英文缩写LSE)的经济学呢?各位看官请接着往下看。
▲图片截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官网
2
从饭桌上的“政经话题”
到英国经济第一学府Offer
虽然没有牛津、剑桥名声显赫,伦敦政经在经济学上的地位可不一般。
排名高:伦敦政经在2019QS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Economics & Econometrics)排名中位列第六,仅次于哈佛、MIT、斯坦福等顶尖学府,比“牛剑”更高一筹。
校友强:伦敦政经的校友中出了18位诺贝尔奖,其中12位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占总量的66.7%,可见其经济学学术优势。
就业好:根据英国财政研究所(IFS)最新数据显示,伦敦政经已经成为毕业生在29岁时收入最高的一所大学,也是英国唯一一所年薪超过10万英镑(约88万人民币)的女毕业生占10%以上的高校。
▲QS世界大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Economics & Econometrics)排名
专业强,学校好,录取难度也就“恨天高”了。根据业内人士透露,伦敦政经的纯经济和数学与经济两个专业,录取难度一点儿也不比“牛剑”低,而前者,就是妹妹梁越选择的专业。
伦敦政经纵有千般好,梁家姐妹为何选中它?
两人在经过简短的商量和暗示之后,再次由妹妹梁越作发言。
“从选择领科的时候,我们一家子已经决定了未来是去英国留学的,所以在申请季主要还是学校和专业的考量,最好就是顶尖学校的优势专业咯。到了高中,我们慢慢发现自己都挺喜欢经济的,后来才定了伦敦政经和目前各自的专业。”梁越说。
在她看来,经济学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而且应用性很强。
“经济学需要很好的数学基础,我们两个数学都不错;同时可能会需要一些心理学知识,比如有心理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经济与社会发展、政治等息息相关,需要社会学知识;还有历史、管理等等。”梁越补充道,“因此,不论你真的热爱经济,还是处于懵懂、不确定专业方向、但对经济学不抵触的时候,经济都是可以去作尝试的学科。”
▲运动中的梁越
因此,梁家姐妹从IGCSE阶段就选了经济和商务两门课,最终A-Level考试经济也都是A*的好成绩。
从振振有词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姑娘对经济学是真爱。
关于姐妹俩为何如此钟爱经济,妈妈戳穿了真相,老爸就是做金融行业的啊!
“一直以来,他们仨就习惯在饭桌上讨论政经话题,从一战时的世界各国经济形势,聊到1920s的黄金年代,再到近年来中美之间的合作与博弈,这是老爸一手打下的学科基础。”妈妈分享道。
也正是有了基础的知识和兴趣,姐妹俩才会在高中选经济学课程,一起参加商赛,以及最后去到了英国第一经济学府伦敦政经专攻经济。
“不过,这也归功于经济学在领科是一门老牌优势课程,师资非常强,而且每年学生的拿A率也高。”妈妈补充道,可以看出来,她对领科是非常满意的。
▲领科的商务模拟社
3
讲求公平的双胞胎教育
却是父母、学校个性化栽培的结果
看到这里,估计不少家长也和当初领科的招生老师一样感受到了梁卓和梁越的好,如果还没有,我们再来看一些孩子的日常细节吧!
笔者:“在学校里,一天学习结束了,你们一般会做什么呀?”
梁卓、梁越:“复习、做作业。一般我们两个人,或者和室友一起去图书馆、自习室,先把当日的作业做完。”
笔者:“除了学习之外呢?”
梁越:“我们还在学校的篮球队,包括跑步、游泳、乒乓,都是我们热爱的运动。”
梁卓补充道:“我们是从女篮成立初始就加入的,一直坚持到如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除了运动,我们还喜欢音乐,喜欢弹吉他。”
笔者:“还有呢?”
梁越:“阅读。除了经典著作,我们还会看经济学相关书籍,比如我很喜欢《Making Globalization Work让全球化发挥作用》这本书,姐姐会更偏经济史一些,她之前读了《Why Nations Fail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让全球化发挥作用》和《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书籍封面
面对这两个“天使宝宝”,笔者大概只剩下羡慕了。那么,在俩姐妹的眼里,父母是如何栽培自己呢?
姐妹俩异口同声:公平、包容。
“我们得到的都是一样的,吃的、化妆品、教育、旅游……但最重要的是公平地帮助我们追求自己的爱好,以及最大程度的鼓励。”梁越说。
“但我们也会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比如小时候我想学画画、妹妹想学钢琴,父母都会去作支持。”梁卓补充道,“再比如我们其实选的是两个有细微差别的专业,妹妹的纯经更偏理,我的经济史稍偏文,父母也都是一样的支持。他们不会强制说,你一定要选什么专业、选什么学校,而是慢慢引导我们找到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并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
润物无声的个性化家庭教育,培养出了梁卓、梁越两个优秀的孩子。
▲️和同学一起运动的梁卓、梁越姐妹
这也是她们所选择的学校,领科教育上海校区一直倡导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记得上一次,“爸爸真棒”的记者专访领科梁校长时问:作为上海滩A-Level的“标杆学校”,领科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梁校长回答说: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成人成才成大器”,要在名校里很好的进行学习,享受那里的生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步入职场后也能够游刃有余。越到后面,能力所占的比例就越高。
因此,当许多学校把A-Level当成“洋高考”、只开设中国人擅长的数理化类课程时,领科教育上海校区共开设了26门A-Level,是全上海开设A-Level课程最多的学校。
当A-Level课程设置缺乏“能力”培养时,领科会通过很多课外活动来做一个弥补。包括有52个各种类型的社团,可以培养同学们的组织能力、领导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等。”
只有学校尽最大的努力去设置多样化课程、社团、师资,学生才会有个性化、按照“兴趣”去挑选的余地,才培养出了如梁家姐妹这样全面发展、追求卓越的学生。
2019年,是“领科教育”走到的第15个年头。15年的积淀,体现在学术水平的越扎越稳,今年,领科上海拿到了6枚剑桥、12枚牛津和超过百枚“G5”预录取Offer,重登“牛剑”王者之位。15年的积淀,体现在教育情怀的越走越深,怀抱18枚“牛剑”Offer,却挑选了LSE双胞胎姐妹花的成长故事,这是做学校教育应有的情怀。
采访结束后,两位姑娘礼貌的告别然后起身。笔者这才发现相似的素色T恤下面,两人一个穿着“英伦范儿”的运动中裤,一个穿着“韩范儿”的牛仔阔腿裤。相似却又不同,姐妹俩向着教学楼大步迈去。
来源:公众号:爸爸真棒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