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1/11/2019 00:00
瀏覽: 2127
1989年11月13日,東德邊境守衛駐守在倒塌的柏林圍牆前。
1989年11月9日,冷戰時期最具象徵性的地標—柏林圍牆轟然倒下。隨著隔絕冷戰兩大陣營的邊界重新開放,歷史巨輪在其後兩年加速轉動,東西德和平統一、東歐共產政權紛告垮台、蘇聯帝國正式解體,前蘇聯末代總書記戈巴契夫也被視為讓冷戰落幕的重要推手。
柏林圍牆倒塌30年後,《時代》(TIME)雜誌10月31日刊登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的投書,現年88歲的戈巴契夫在文中回顧,美、英、法、蘇各國領袖在歷史關鍵時刻負起責任、發揮政治智慧,並未上演可能的流血衝突場面,不費一兵一卒終結兩德分裂,也為冷戰畫下句點。不過,戈巴契夫也直言,眾人當年的目標是建立一個不再有分界線的「新歐洲」,「我們的繼任者沒能實現這個目標。」
戈巴契夫推行改革開放 民主化呼聲席捲東德
1985年,時年54歲的戈巴契夫獲蘇聯共產黨政治局(Politburo)任命為總書記,抱持改革決心,盼自由化改革能帶領蘇聯脫胎換骨,推行開放(glasnost)與改革(perestroika)政策。1988年,戈巴契夫在聯合國大會宣佈蘇聯準備減少在東歐的駐軍人數,還在蘇聯共產黨第19次大會中做出決議,承認蘇維埃聯邦內「存在著相異的政治制度,得以自由選出領導人與選擇政治與經濟制度」也激發蘇聯中東歐附庸國民眾要求民主的呼聲。
1989年秋季,東德人民開始走上街頭,發起反對東德政府的和平示威(周一示威,Montagsdemonstrationen),戈巴契夫回憶,當他於該年10月出席東德成立40周年的慶典,光是站在講台上都能感受到遊行民眾的不滿情緒,對他高喊:「要改革!戈巴契夫,幫幫我們!」
兩德分裂40年 如何和平統一?
戈巴契夫寫道,隨著抗議聲勢愈發高漲,東德民眾的訴求也從原本的遷徙自由發展為要求政府解散、兩德統一,因此,柏林圍牆的倒塌並不令蘇聯當局意外:「11月9日當天發生的事,是特定情境下大眾情感演變導致的結果。」柏林圍牆倒下後,東西德統一已勢在必行,問題在於如何讓兩個政體在和平進程下走向統一,並且避免操之過急,喚起各國對納粹德國侵略行為的陰影。
戈巴契夫指出,除了俄羅斯以外,西德的北約(NATO)盟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對兩德統一也擁有相同的遲疑,但戈巴契夫強調,蘇聯在第一時間就確保駐守在東德的38萬蘇軍部隊按兵不動:「阻止客觀上已不可抵擋的進程,甚至使用任何形式的武力,都可能招致難以想像的後果—中歐陷入動亂、冷戰復燃……所有人都有義務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用對話解決歷史難題
柏林圍牆倒下後,西德總理柯爾(Hemult Kohl)在11月28日提出實現統一的計畫,兩德與二戰後佔領德國的四國(美、英、法、蘇)展開談判,最終簽署《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又稱「2+4條約」)。1990年10月3日,東德加入西德,各行政區併入聯邦德國,分裂40年的東西德至此統一。戈巴契夫回憶,「2+4」國之間的談判過程絕非一帆風順,爭論和衝突不斷,幾乎就要讓協商破局,但各方仍在過程中表現出高度責任感與勇氣,讓複雜的外交進程以成功收場。
戈巴契夫也強調,雖然政治人物發揮的作用無可磨滅,但俄羅斯和德國的人民才是促使一切發生的英雄:「德國人民以和平方式表達對民族統一的渴望,俄羅斯人民則相信德國確實已經改變,願意支持德國人民的願望。該感到自豪的是,經歷戰爭中慘痛的流血衝突後,兩國人民仍然理解彼此,若非如此,蘇聯政府無法選擇以這樣的方式行動。」
讚揚當年各國用對話帶來和平統一的結果後,戈巴契夫話鋒一轉,批評歐洲大陸當前深受諸多難題與衝突所擾,但各國仍未建立安全體系架構,以及「解決並避免衝突的強大機制」,呼籲各國領袖為了未來直面問題、重啟對話:「在1989年,世界選擇了和平,我們如今需要同樣的願景。」
新冷戰不會上演
兩德統一後,保加利亞、捷克、羅馬尼亞等國也紛紛脫離蘇聯,戈巴契夫本人在接受路透(Reuters)專訪時也坦承,未曾料想過一連串巨變來得如此迅速,而被視為終結冷戰關鍵人物的戈巴契夫,也對美俄兩大強權當前的關係表達擔憂,特別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今年8月宣布退出《中程飛彈條約》(INF Treaty),直言「這不是個好主意」。《中程飛彈條約》是在1987年12月8日由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與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cv)簽署,遏阻當時方興未艾的核武軍備競賽,也是象徵美蘇從對抗轉向和解的冷戰重要里程碑。
但戈巴契夫也強調,他反對重新建立任何如柏林圍牆一般、有形或無形的屏障:「無論當前形勢多麼嚴峻,我都不認為這是冷戰重演,俄羅斯和西方之間不具有意識形態鬥爭,取而代之的是經濟、文化、遷徙的交流,因此我認為『新冷戰』的發生是可以避免的。」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