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電車襲來》從燃油車邁向電動車時代,傳統車廠如何追趕特斯拉?

時間:01/19/2021 00:00 瀏覽: 4140


2020 年特斯拉股價與市值一飛沖天,產能也突破記錄在全球熱賣,讓一眾傳統車廠顏面無光。然而汽車是百年產業,即使面對典範轉移的劇變,許多車廠已經摩拳擦掌,準備迎接電動車時代,要將特斯拉踢下神壇。

Toyota 曾經是全球車廠中「電動化」的領先者,他們的 Hybrid 油電技術在過去 20 年可說是最環保的汽車。但說到純電動車,通用和 Nissan 才是先驅,Leaf 和 Volt 這兩款電動車都曾經是 EV 銷售冠軍,而現在,他們全都在特斯拉的車屁股後面了。

特斯拉(Tesla)以新創身份,快速攀升到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品牌,引領從油轉電的典範轉移風潮,吸引了一批電動車新創崛起,包括 Lucid、Rivian、Nio 和小鵬等。現在這個電動車勢力又逐漸擴張,不僅台灣科技業參戰,甚至連 Apple 也有造車野望。

車廠大佬們心中共同的 OS 是:你們把汽車當成什麼了!

生氣歸生氣,現實還是要認清,在電動車時代,打造一輛汽車的核心技術已經轉變,甚至整個生態系都將全面位移,不改變就等死,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各大傳統車廠最新的電動車佈局。

Volkswagen 福斯汽車
在追逐特斯拉的行列上,目前福斯集團堪稱領先者,在入門級車種有 Volkswagen ID.3 和 ID.4,無論性能和售價都足以跟 Tesla Model 3、Model Y 對決;高階車款則有 Audi e-tron、Porsche Taycan 領軍,尤其是保時捷給 Model S 非常大的壓力。

2020 全年特斯拉 Model S 和 X 總銷售量是 5.7 萬輛,保時捷 Taycan 全年銷售量則是 2 萬輛,如果保時捷電動休旅車 Macan EV 真的在 2021 如期上市,這兩款車相加起來,要超越特斯拉高階車,應該很有機會。

福斯自家的 ID.3 在 2020 年 9 月於歐洲首賣之後,銷量就立刻超車 Model 3,甚至在第四季將全年銷量翻盤,逆轉登上歐洲電動車銷售王座。考慮到福斯 2021 年產能全開,特斯拉柏林廠卻進度不佳,這一年福斯在電動車市場,至少在歐洲區,應該大有可為。

根據福斯集團最新的發展策略,他們預計到 2025 年前,將投入超過 350 億歐元預算來發展電動車相關事業,包括更多車型,更多的充電設備以及先進軟體和服務,集團底下所有品牌都會推出電動車和插電混合動力車,目前最有創意的充電解決方案,像是小型直流充電樁和移動式充電機器人,也都出自福斯集團之手。

General Motors 通用汽車
GM 是大型車廠中電動車的先驅,然而也最早撞牆。10 年前就開賣的純電動車 Volt,由於成本過高,幾乎是賣一輛賠一輛,最近又遭遇 Bolt 電池起火安全事件,必須全面召回 6 萬多輛車。

儘管屢屢遭遇挫折,但 GM 是鐵了心要在電動車時代向前衝,不僅加碼電動車相關投資到 270 億美元,最重要的是 GM 握有三張關鍵王牌。

第一張牌是電動悍馬車,卡車是美國市場銷量最好的車種,而 Hummer 則是美式卡車中的傳奇經典。GM 去年正式重啓了悍馬品牌,並且如期發表純電動悍馬後,市場反應熱烈,預購秒殺超過一萬輛,而且根據最新的消息,電動悍馬最快的交車時間,就在 2021 年中,主要對手特斯拉的電動皮卡車 Cybertruck,和福特電動 F-150 都還沒影子。

第二張王牌是 FedEx,嗯?你說誰?沒錯,就是送快遞的那個 FedEx。在最新的 CES 2021 會場上,GM 發表了最新的商用解決方案,包括電動貨車 EV600 和電動推車 EP1,提供純電物流服務,而他們第一個客戶就是快遞龍頭 FedEx。

GM 瞄準的是疫情之後帶來的空前物流需求,包括送餐與送貨,而電動載具將能夠減輕外送人員的負擔,並提高送貨效率,FedEx 將會在 2021 第一季開始正式導入 EP1,據官方說法,這款小巧的電動推車,能夠提升外送人員每日送貨量達到 25%。

第三張王牌則是 GM 自家的電池管理技術 Ultium。這種新的電池管理技術,讓電池芯能夠垂直堆疊,將大幅提升電動車上可搭載的電池組容量以及性能,電池組最高可以支援到 200 kWh,讓續航力可以增加到上千公里。

有技術、有戰略夥伴還有傳奇品牌加持,此外更握有 Super Cruise 的自動駕駛技術,GM 未來的電動車之路應該能走得風風光光吧?(是往上走還是往下走就不好說了)

Ford 福特
相較於福斯和 GM 的鉅額投資,福特在電動車相對保守,但它肯定是跟特斯拉最多過節的一家車廠。

福特目前的電動主力只有 Mustang Mach-E,這款電動野馬休旅車繼承了傳奇名號,在性能與續航表現都不錯,但受限於電池供貨,產能一直無法提升。雖然預購數量據傳突破 5 萬輛,但根據福特最新的財報顯示,2020 年 Mach-E 的交車數量只有 3 輛,等待交車的數量卻有 1.5 萬輛。

福特首次發表 Mach-E 時,特斯拉老闆馬斯克還公開發文祝賀,然而在接下來的 Cybertruck 發表會上,特斯拉又狠狠羞辱了 F-150,讓雙方結下樑子。最近福特高層在受訪時表示,福特電動車肯定不會發生屋頂飛走、保險桿突然掉落或是方向盤跑掉的悲劇,狠狠酸了特斯拉一把。

福特在電動野馬之後,第二款電動車將會是純電版 F-150 皮卡車,這款車可以說是目前福特的神主牌,2020 年賣了 78 萬輛,幾乎佔了全年新車銷售的三分之一,這台車的電動化,堪稱是福特不成功便成仁的寫照。

Mercedes-Benz 賓士
Merceds-Benz 在 2020 年插電車表現亮眼,成長幾乎三倍,但是純電車 EQC 和 EQV 其實表現平平,僅有 2 萬輛。但是插電車銷售達到 16 萬輛,讓賓士達成歐盟碳排放目標,省下十幾億歐元的罰款,這是繼續向前進的一大利多。

賓士的電動車策略,將會以 2021 年將正式發表的 EQS 和 EQE 為主,這兩款電動車,代表純電時代的賓士 S-Class 和 E-Class,可以說是德國高階車的門面,採用全新設計的電動車架構 EVA,700 公里以上的續航力,加上賓士打磨已久的自動駕駛能力,鎖定高階轎車市場而來。

與此同時,賓士也會繼續推出油車改裝電動車,將目前的 GLA、GLB 和 GLC 三款車改成 EQA、EQB 和已經上市的 EQC,雖然他們在結構上受限於原本的油車設計,但是也同樣有電動馬達安靜、反應快和容易保養的優點。這點,可以從許多人原本都不看好的 EQC,依然可以用超過新台幣三百萬元的售價,在全球賣出兩萬輛印證其市場接受度。

儘管賓士,或者說戴姆勒集團,在投資電動車相關研發上,沒有福斯和 GM 這麼豪氣,但他們的目標就是在維持健康現金流的狀態下,穩定的朝向電動車時代轉型,這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對比來看,GM 和福斯都沒能達成 2020 歐盟碳排放目標,而必須跟其他車廠購買碳權或繳交鉅額罰款,同時還要大手筆投資電動車事業。賓士不僅 2020 年達標,2021 年也預期能夠過關,EQC 甚至賣的跟 Cheverolet Bolt 差不多,這樣一看,不難理解為什麼 GM 要投資這麼多錢了。

BMW
和賓士相同達標歐盟碳排標準的,還有 BMW。最早開賣的 BMW 電動車 i3,雖然在售價與性能上較不具競爭力,但依然給了 BMW 立下一個標杆。

2020 年起,BMW 宣布未來電動化藍圖,一車三用的概念,每一個車型都將會有三種動力形式可以選擇,包括燃油車、油電車和純電車,到 2023 年 BMW 將會完成全車系電動化目標,共有 13 款車型將會電動化。

目前產品線上所有車型,都將會提供插電混合動力車,而 5 series、7 series 都將會有純電版本。2025 年後,BMW 將會推出新的純電車架構,來擴大戰力。

2021 年 BMW iX3 將會正式開賣,主力市場鎖定中國,而另一款備受矚目的大型房車 i4 還未確定是否會如期上市。

Toyota 豐田
雖然特斯拉是目前市值最高的車廠,但是它一個月的銷量就幾乎是特斯拉全年銷量的兩倍,身為特斯拉前任大股東,又是油電車代表者,Toyota 的電動車佈局一直引人注目。

儘管看似緩慢,豐田始終默默在投注研發電動車,但它的重點放在兩個部分,一個是氫燃料電池,另一個則是固態鋰離子電池。

氫燃料電池車(Fuel Cell Vehicle)利用氫氣轉化成電力來驅動馬達,曾經是許多車廠視為明日之星的重要技術。然而,受限於補充氫氣過於困難,以及能源轉換效率較低,福斯和賓士都放棄了氫能車的開發,目前只剩下 Toyota、Honda、Hyundai 和 BMW 在努力。Toyota 在上個月替他們唯一的氫能車 Mirai 發表新版本,更新的設計提升續航和乘坐空間,然而更偏向於宣誓性質,表明他們並未放棄氫能車市場。

財力雄厚的 Toyota 不會單押一注,他們另一方面也在全力開發固態鋰離子電池,根據 Toyota 官方說法,這種電池比起市面上其他電動車用的液態電池,更不容易起火燃燒,而且充電速度能夠提升數倍。

雖然 Toyota 社長豐田章男日前怒批電動車是過度炒作的結果,沒有考慮到電力問題,盲目推動只會造成更多污染。但 Toyota 也在上個月公佈了他們的電動車策略,圍繞着新的平台 e-TNGA,他們預計在 2021 年中發表第一款純電休旅車,之後共會有 6 款不同款式電動車跟着推出。

Toyota 的關鍵時間點將會落在 2022 年,如果他們的固態電池能夠如期推出,展現出「革命性」的表現,以他們的實力,要追平特斯拉的銷量並不困難。

Hyundai 現代
相較於上述的大型車廠,現代集團的戰力當然沒這麼豐沛,野心也沒這麼大,以他們的規劃來看,只要能夠坐穩電動車市場的前 10 名,就已經成功了。

真要說起電動車的規格,其實現代表現不差。根據美國能源局的續航力評估,現代集團旗下的 Kona 和 Ioniq 純電車,能源效率(km/kwh)表現僅次於特斯拉;同時,現代的氫能車 Nexo,也是少數能在美、日、韓、歐都有銷售的車款,累計銷售已達 1 萬輛。

不管在哪一個領域,現代都沒辦法當第一名,但不管在哪一個領域,現代都有參與,從氫能車到純電車,從電動巴士到空中載具,在電動車時代現代要稱王依然不太可能,但卻依然是不可小看的勢力。

FCA、RNM、Jaguar、Volvo、Honda
把這幾家車廠擺在一起,雖然略有不敬,但從實力來看,他們確實沒有那麼雄厚的本錢與其他大廠一爭高下。

FCA 旗下品牌目前都掙扎着擠出了至少一款純電車,但目前他們最值得注意的,恐怕是與其他企業的結盟。他們與 Google 自動駕駛專案 Waymo 合作開發 Level 4 的自駕車,又與 Hyundai 合作開發氫能車,並提出部分零組件共用計畫,還有台灣人最關切的與鴻海合作,推動「愛快羅密歐」專案,透過多方合作,擴大競爭力。

RNM(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目前則在一個不上不下的階段,Nissan Leaf 是第一代大賣的電動車,然而多年來未見長進,睽違十年才推出的第二款電動車 Ariya,預計今年正式開賣,但是在各家車廠力拼電動 SUV 的情況下,恐怕是走不出日本市場。

Renault Zoe 則是 2020 年異軍突起,在歐洲大賣的電動小車,是法國賣最好的電動車,但是 Zoe 的崛起,其實就是填補了 Leaf 的空缺。在 2021 年開始,將會有更多電動小車加入競爭行列。

到 2025 年前,雷諾預計發表 7 款純電車,而且雷諾還逆向宣布要加入氫能車開發的行列,至少會有一款氫燃料電池車開賣,讓他們保有多元的產品線。別忘了雷諾也有豐富的商用和工程車,正在投奔電動化。

至於三菱,目前只有一款插電車 Outlander PHEV,他們的短期目標將集中在油電車上,長期目標則押注在氫燃料電池。

Jaguar I-Pace 是第一款純電跨界跑旅車,在上市初期市場反應不錯,然而隨着特斯拉降價,豪華電動車陸續發表,I-Pace 的存在感就逐漸下滑。Jaguar 下一款純電車,可能會是 Jaguar XJ,與此同時,他們也在考慮 Land Rover 車款的電動化,但目前還沒有具體消息。

Volvo 是最早喊出停止開發燃油車的歐洲車廠之一,由於他們將純電車轉移到新品牌 Polestar,因此以 Volvo 為名的都只有插電車。Polestar 第一款純電車 Polestar 2 尚未正式開賣,由於定價與車型,將直接對位特斯拉 Model 3/Y,加上性能與功能上沒有太多突出之處,恐怕成績不會太好看。

最後一家車廠是 Honda,同樣是氫能車的早期投入者,本田在 2020 年宣布 2 年後不再於歐洲販售燃油車,因為他們在歐洲市占不高,但又無法達成碳排門檻。然而,在 2020 年末,Honda 電動小車 Honda e,剛上市就破紀錄成為第一輛拿下德國年度汽車大獎的日本車,帶起一波銷售,不過在 2020 年在歐洲也只能賣出 3 千輛。

Honda 依然會是成績優秀的車廠,但是在電動車方面,短期之內,他們在美國市場需要寄望與 GM 的合作,在中國市場則要依賴廣汽與東風兩家合資企業,如果現在就禁售燃油車,本田絕對是死傷最慘重的車廠。長期來看,Honda 也是押注在氫能車上,究竟能否逆轉局勢,就留待日後驗證了。

文章摘自:科技新報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