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得的悲剧:父母牺牲越大,孩子越痛苦

時間:03/24/2021 瀏覽: 1872

留美高材生张一得去世,最近成了一个热门。官方并未公布张一得死因,但网友爆料称其为自杀。

张一得的父亲,叫“老得”,是个单亲爸爸,网络上小有名气的育儿红人,很多育儿妈妈都是他的粉丝。网络留下了关于他与张一得的大量资料,主要是正面传达这种“父爱”的。如今重看,令人心痛,更令人窒息。



拿着手工“宠物”的“老得”,和他十几年中给儿子做的部分菜肴的照片墙

不能武断地说,张一得的自杀与父亲有直接原因,但在这样的父亲身边,孩子实在是太压抑太痛苦了。难怪有网友说,“父爱如山,山把孩子给压垮了。”

每一次碰到孩子自杀的新闻,我很容易就代入孩子这个角色,感同身受。这些不幸时刻提醒着自己,父母的责任是什么。



“老得”和婴儿时期的张一得

1/3

“老得”是一名来自广东的单亲爸爸,他原本是一位企业高管,高学历,高收入。2001年,儿子张一得还不到一岁时,妻子与“老得”离婚。一得被判给了爸爸。

“老得”为了更了照顾孩子,辞去了高薪工作,卖掉了广州天河市中心的房子,带着一得去了偏远郊区,成为了一名全职奶爸。

十九年来,“老得”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学会了自给自足,学开垦、种菜、卖鸡卖鱼、捡破烂,维持生活。



耕作中的老得

十年来,他换着花样给儿子做饭,每天的菜谱都不重复。而且,那些菜的灵感都来自一得的生活成长故事。

他还尽力手工为孩子打造一个农场,还有滑梯、小火车、小船等“小小游乐园”。

他为了孩子,建立了一个育儿博物馆,在儿子成长的17年间拍了20万张照片。平均每天拍30张,用坏了5部相机。



老得拍下儿子成长过程中二十万张照片的五台照相机

他还喜欢将自己与儿子的日常记录下来,在网上发表了近千篇文章,累计上亿次的点击率,粉丝一百多万,成了一个有点名气的育儿“网红”。

“老得”对孩子付出的心血,令人叹为观止,恐怕人人皆自愧不如,觉得自己无法为孩子付出这么多。相对于普遍存在的父亲缺位的“丧偶式育儿”,这样的单亲爸爸实在是对孩子太好了。

在一得18岁时的时候,“老得”结识了后妻,后妻带着一位自闭症的孩子;他便为自闭症儿童打造了一个感统训练场星星园,免费帮助一群“星星的孩子”训练视听动觉。



老得给自闭症孩子建立的训练场地

在这样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张一得,也是个好孩子。

张一得一直在读私立学校,各门功课都名列班级前矛,拿到过很多运动证书,高中还拿到了高中三年国际学校全额奖学金。一得凭自己的努力,负担了自己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更凭借着高分获得了在国外就读暑期项目的机会。



张一得毕业典礼那天,“老得”前往苏州

据说,读高三时,张一得已经可以担当同声翻译了。在托福考试中,他以离满分只有2分之差的成绩,考入埃默里大学,一所顶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学。

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也是热心助人,还为疫情中的武汉捐钱捐物。

但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娃,在考上了美国的大学之后,却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么好的父亲,这么乖的儿子,是哪里出了差错?



“老得”公众号

“老得”的回应是,

“他一生中所有的决定,我都是无条件地尊重、认同、接受,包括这一次,他最后的这个决定。”

希望一得安息。

2/3

在一得去世之后,许多人开始认为“老得”教育孩子的方法出了大问题,甚至是直接间接导致了一得的轻生。



网友批评说,他的爸爸看似是在呕心沥血培养孩子,但目的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另一种看法是:一得那么优秀,如果他没出事,大家可能把一得爸爸捧上天。而且谁知道一得的离世是什么原因呢,怎么能够说是他爸导致了他的自杀?

确实,没有证据,可能性很多,不能直接归因。毕竟一得已经19岁了,他在做自己的个人选择。但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只讨论这位“网红爸爸”之前的教育方式,可能更有借鉴意义。

你愿意有“老得”这样一个爸爸吗?愿意享有他沉重如山的父爱吗?

我只会由衷地感到压抑,甚至恐惧。这让我无法呼吸。



“老得”让未满9岁的一得,独自在家挑战十天的生活历练

“老得”对孩子的好,对孩子的训练,早已超过了正常的需求范围,已经是捆绑和束缚了。

经常拍照,很正常;但一年一万张照片,对孩子的关注过度,不正常。

经常想着给孩子吃得更好,经常换花样,很正常;但十年没有做过重复的菜,每天的菜都有故事、有含义,付出超额的精力,不正常。



“老得”说,自己给儿子做菜10年内菜式不重复,用胡萝卜、姜、蒜等蔬菜刻成的字母“累计25万个”

帮助孩子学英语,创造环境,很正常;但为了孩子学英语,雕刻了25万个英文字母,做这种无用功,不正常。

财富自由,收入无忧之后,辞职带孩子,男性这么做的虽然很少,但也算正常;可是,高管辞职,卖房,之后居无定所,靠捡垃圾、种菜卖菜来维持父子俩的基本生活,靠网友的打赏和资助来交学费,才能活下去,不但不正常,而且还害人害己。

保留孩子成长中的旧物,很正常;但是建成了育儿博物馆,对孩子的凝视和注意超过了极限,一呼一吸全都记录在册,不正常。



老得过去为一得拍的照片部分合集

还有几件事也很令人吃惊。

有新闻报道上说,从一得出生之后到三岁,“老得”故意不跟他说中文,一直是“全英文交流”。三岁之后开始笔谈,小孩不允许说话,只能拿笔写出自己的诉求,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一得要喝个可乐,只能用笔画出来,否则“老得”就不予理睬。

曾有新闻报道说,“老得”为了“锻炼孩子自理能力”,要求八岁的孩子一个人给四五十个人做上一顿饭,这几十人是“老得”的粉丝,“老得”让孩子招待粉丝,是为了筹学费。



张一得一个人做五十个人的饭菜

孩子高中进了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老得”要求孩子去同学家玩的时候,同时兼顾收破烂的责任,要带废品回来卖钱……

这些对孩子是多大的一种痛苦?

在一得的这个故事里,“老得”对孩子的严格,还不是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而是强行地把小孩塑造成一个作品,这个作品身上,可以投射父亲扭曲的意志。

“老得”对孩子的“好”,是一种表演型人格,充斥着毫无必要的自我感动。十年每天做饭不重复,每顿饭都有故事,雕刻25万个英语,对儿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



劳作中的一得

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不上班,辞了高薪的工作,结果父子连吃饭都艰难,得靠捡垃圾,靠网友资助救济,还这么干了19年。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让孩子过上这样的日子,只是满足父亲个人的“传奇”。

“老得”做的这些事,塑造出“育儿神话”,但神话背后是什么,他选择地忽略了。

3/3

虽然“老得”的表演型人格太严重,而且对孩子的奇特的教育方式成了他的人设、他的卖点,但我不能说“老得”一点真诚也没有。

在“老得”的描述中,周围的亲友都离开了他,他无法与人正常打交道,妻子也在刚生下孩子就义无反顾地与之离婚,他的人生很失败,孩子,是他惟一的光了。而且,在塑造孩子这个“产品”中,他获得了很多粉丝和赞美,这激励了他,让他在这条路上越来越远。



“老得”与慕名而来的家长们分享育儿心得

他的人生里除了儿子没有任何别的意义,他把所有精力与力气全都花在凝视孩子上面了。他要活在孩子的身体里。

张一得确实很优秀,可能比普通教育下的孩子还强很多。但这样的人生,对于一个刚刚成年的大孩子来说,太苦了。他无法拒绝,因为父亲为他付出了一生,为他赌上了所有的光荣与梦想,沉重得喘不过气来的爱,他逃无可逃。



“老得”为一得打造的“家庭庄园”

假如我是张一得,我吃的每一口饭都有负罪感,我念的每一个单词都是父亲的付出,我吸食了他所有的生命,他什么都没有了,只有我。我,也很痛苦啊,这不是我想要的。



小时候的张一得

“老得”这样的人看起来不多,是因为男性育儿的不多,这样的父亲很罕见;但这样的母亲,却颇为常见。

当然一般人不会有拣垃圾、雕英文字母等情节,但是,对孩子过度的关注和无意义的付出,却很常见。

我曾碰到过一位女性,她叨叨叨地讲过她和孩子的故事。她自己是个职业女性,工作不错。但不管多忙,她每天都给六岁的女儿做好营养丰富的每顿饭,数着女儿夹菜夹肉的数量,以免营养不均衡或过剩。不许喝可乐、不许吃汉堡、不许吃油炸食品、不许吃快餐、不许吃任何零食,因为不健康;每天早上切好水果块放在保鲜盒里带到幼儿园去,要求餐后吃完……还有,孩子从出生开始所有的衣服都手洗不扔进洗衣机,因为担心洗衣机有细菌残留。当然,孩子更不许这么玩那么玩……



《小欢喜》中乔英子抑郁成疾后离家出走

跟大伙讲这些细节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的经验太成功了,值得所有人学习。

旁人问她:孩子喜欢这样吗?

她说:哪里,她烦死了,每天我都要说一百遍,结果发现她偷偷地喝可乐,还偷偷把我的水果块倒掉,我都气死了,骂也不听。



《小别离》

其实,水果切开以后,很容易滋生细菌,天热了也容易坏,这可比她所禁止的“不健康食品”不健康多了。

她费这么多力气和心血做的这些事,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只有坏处。全家人都痛苦。但那种“我为你付出那么多”的感觉,成了“完美妈妈”的加冕礼。

微博下还有人讲了一个小故事。

“我妈有个朋友,家里不是太富有,但也是小康,过去10年前她家能在上海自己买第二套房。儿子很有出息,小时候带他儿子去肯德基,他儿子要吃汉堡,她告诉儿子我们家的钱只够你一个人吃,没事妈妈看着你吃,以后你要努力。他儿子边哭边吃…可想而知…太窒息了。”(@__幼儿园扛把子)

这样的父母,单纯只是为了让孩子陷入不义之地,为了让孩子从小、从每一件小事上,觉得自己欠了父母的,觉得自己什么都不配得到,觉得自己活着就是连累爹妈。



《小欢喜》

每天对孩子耳提面命“我为你付出了多少牺牲”“我为了你失去了什么”“全家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你怎么不争气”……谁会乐意呆在这样的生活里?孩子无法反驳,但他心里只会觉得:这又不是我要的。这是你们强加在我身上的。

把人生全都投射在孩子身上,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张一得以自己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是个悲剧;绝大部分孩子正常长大了,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当中了。但是,不等于这种来自父母扼住喉咙的压制,对他们没有伤害。有时,这种烦恼,是跟随一生的。



采访中的一得

什么是父母真正的爱,什么是控制欲?

1、爱是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适度。控制欲是,我都为了付出了那么多,你怎么还不能回报我?

2、爱是了解孩子的需求,控制欲是关注“你必须怎么么样回报我”。

3、爱是“为你做事,我也很开心”,控制欲是“我为了你,太苦了,太苦了,太苦了”。

4、爱是愿意倾听。控制欲是“你必须听我的”。

5、爱是“爸妈很忙,但最关心的是你”,控制欲是“我的人生里就只有你了。”

6、爱是同理心,爱是放轻松。



《小欢喜》

我更想说的是,父母们应该要分清哪些,哪些是不重要的。营养均衡有必要,但那种十年每天不重样,没有必要;强迫孩子吃什么,没有必要;每天凌晨四五点起来熬粥、搞早餐,没有必要。幼童不许弄脏衣服不许弄脏手,没有必要。三岁要求背很多古诗词、背英语单词,没必要。强迫孩子学他根本不感兴趣的乐器和爱好,没有必要……

你以为的“应该”,和孩子真正的必要,更是相去甚远。

父母为此做得越多,牺牲越大,孩子越痛苦。你以为是市恩,可能却是结仇。



广州日报记者摄于2019年8月,“老得”正谈起过往的困难。

这些压抑、痛苦,孩子需要花很多很多年,才能消化。


文章来源: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