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長賜輪脫困 再保業面臨鉅額理賠

時間:03/30/2021 00:00 瀏覽: 3346


長榮(2603)長賜輪脫困,但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Fitch Ratings)仍表示,這次事件可能使再保險產業損失數以億計歐元。

400公尺長的長賜輪23日早上通過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時遭遇強風,船身打斜卡在航道上。現在有數百艘船隻等著通過這條歐亞之間最短的航線。

惠譽表示,這次事件將使全球再保險業者的盈餘下滑,但應該不會影響業者的信用結構,但海上再保險價格將進一步上漲。

長賜輪擱淺後,運送石油產品的貨輪運費近乎翻倍。這次事件也干擾全球供應鏈,使得面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限制的企業承受高額延誤成本。

惠譽表示:「最終損失金額得看救援公司花多久時間讓長賜輪完全脫困,以及何時能恢復正常船運交通。但惠譽估計,損失可能輕易達到數以億計歐元。」

業內消息人士24日告訴路透社,即使船隻迅速重新上浮,長賜輪的船東和保險公司也將面臨數以百萬計美元的理賠金額。

不過,從事水險業務20幾年的產險公司主管昨(29)日表示,蘇伊士運河事件並非外交或航權問題,而是契約問題,因而跟交通部或哪個部會協不協助沒有關係;另外,長賜號已經要開始動了,據此研判,日本船東宣布共同海損的機率並不高。

全球都在揣測「長賜輪」擱淺到底要賠多少錢?
陽明昨日法說,總經理杜書勤表示,依全球海事法,船公司無須對貨物無法準點到港而賠錢。海運專家說,客戶的提貨單上都有載明,延期到港不必賠償。

這起「塞船」事件導致雙向航運停擺,每天價值約96億美元的貨物也跟著被卡住,而這到底誰該賠?專家指出,有許多相關的責任必須要釐清,尤其蘇伊士運河通過需要有有領港人(引水人)登船協助,當時到底是「氣候不可抗因素」影響,還是船舶本身或是其他相關因素,都須查明。

與長榮同為大航商,陽明指出,根據全球海事法的船舶運載合約,海運業者如無法將貨主的貨準時送達港口,船公司並沒有責任,延誤的一、兩周也不會造成賠償的問題。

文章摘自:聯合新聞網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特別推薦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