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三胎?美國華人也猶豫

時間:06/04/2021 00:00 瀏覽: 3797


三孩」政策是否真能逆轉中國人口走勢尚未可知——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的政策並未有效提振出生率。
但新政策在網上立竿見影地“炸”出了一堆段子手,把在中國養孩子的壓力藉著玩笑和盤托出,有如當年春晚爆紅小品《超生游擊隊》,笑聲中不難聽出苦澀與無奈。這些段子中最讓我感慨的是這個:“我不買勞斯萊斯是因為限購嗎?”因為這句話不僅適用於覺得自己“生不起”的中國人,同樣適用於身處美國這樣“不限生”的國家、卻也沒有“敞開生”的華人。

前總統老布什1989年底發布的一條政策,把在母國面臨強制墮胎或結紮列為向美國申請政治庇護的理由之一。雖然在之後的執行中幾經沉浮,後來每年政治庇護名額上限被限制為1000人,但在1990年代中國嚴格實施計劃生育的背景下,這條政策仍然助推了風起雲湧的偷渡潮,為美國帶來了整整一代因一胎化申請庇護、拿到綠卡的中國移民。

即使進入21世紀,偷渡潮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降溫,“為了孩子”仍然是很多中產及以上階層的中國人來美的首要理由。畢竟,當一個社會競爭激烈到開始“內捲”,年輕人紛紛放棄希望開始“躺平”的時候,有條件的父母難免想要為孩子尋找一個相對寬鬆的成長環境。

但有趣的是,來到了對生育沒有政策限制的美國,很多華人也沒有變成毛時代因為“高產”而得名的“光榮母親”。在美國,亞裔女性生育率是各族裔中最低的,我身邊的華人朋友大多都是一到兩孩,許多福建移民也是如此,而他們正是當年因一胎化政策申請庇護的主力。

認為美國兒童成長環境輕鬆的中國人,大多看到的是這裡教室規模小、課業負擔輕、成績排名不公開、孩子輕鬆進大學。但很多人來了美國後才發現,這些遠不是全部。美國沒有保障全民產假的聯邦法律;托兒費用高,很多人為了托兒還要藉貸;大學學費貴,學貸“套”住的不只年輕人,往往還包括他們的老爸老媽;大學畢業找不到好工作、還得靠父母養活的“啃老族”也多得是。根據世界經濟合作與開發組織(OECD)2017年的一份報告,在兒童福利的多項衡量指標上,美國的表現都遜色於其他成員國。

聯邦政府也意識到了這些問題,拜登總統新近提出總額1.8萬億美元的“美國家庭計劃”,包括制定全國性產假法、擴展全日制學前班、推廣低價托兒、設立免費社區大學等內容,希望幫美國父母們“減負”。

但對於華人父母來說,更大的挑戰也許並非來自國家政策和外部環境,而是自己肯不肯給自己“減負”。十年前,“虎媽”蔡美兒以一部《虎媽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引起全美關注。很多華人家長在擔心這本書強化主流社會對華人的刻板印象的同時,也對這種大驚小怪有點懵圈——難道華人不都是這樣養孩子的嗎?即使美國學校課業輕鬆,華人家長仍然把亞洲的補習班文化帶來了美國,主動給孩子加碼。家長之間也常常為了孩子的課外班、成績、錄取學校明里暗裡較勁。

與中國國內唯成績是尊的文化不同,在美國的華人家長還面臨著反對考試和關於平權法案等的爭論,不得不接受一個多元社會對華人傳統價值觀的挑戰。但說到底,很多美國的華人家長和中國家長一樣,心裡都還揣著望子成龍的老理兒,也就注定了在哪裡養孩子都不輕鬆。

文章摘自:紐約時報中文網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