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生產平板電視的美國品牌VIZIO總部設於加州Irvine,對許多美國人來說此品牌並不陌生。反觀發源自中國北京,近年積極走入全球化的樂視集團,則在手機電視、影視製片、互聯網、體育轉播、綜藝娛樂、音樂下載、甚至電動汽車等等多項產業發光發熱,2014年起更是大規模融資擴張。VIZIO以及樂視這兩家原本走在平行線上的異國企業如何交錯相遇?話說自2015年底,樂視集團便開始和VIZIO陸續洽談企業合併事宜,2016年簽訂合併契約。樂視再三保證財務狀況健全,但據傳他們的資金鏈日漸陷入危機。後來樂視創辦人兼董事長賈躍亭承認發展過快、辭去職位,但即使這麼做也無法滅火,導致賈躍亭的資產遭受北京法院凍結。
2017年4月,兩司原先談好的合作計劃破裂,VIZIO 遂於7月決定在加州法院向中國樂視集團以及旗下設於英屬開曼群島的樂視子公司提告。VIZIO 認為樂視妄想利用合併消息營造財務狀況良好表象,並且深信樂視意圖藉此取得VIZIO多年累積的客戶名單、消費者需求內容、以及合約明細。尤其當這場合併美事胎死腹中,後來雙方談好原本將合併計劃轉為業務合作也跟著落空,更是讓VIZIO一口咬定樂視違約,必須賠償他們一筆高達數千萬美元的提前解約金以及懲罰性損害賠償金等等。
目前這場訴訟正如火如荼上演中,即使VIZIO最終大獲全勝,拿到一紙美國法院判決書,他們能夠落實取得賠償嗎? 面臨跨國之間的訴訟,多數情況來說中國法院並不一定會執行美國判決。當合約上註明將由美國法院擁有司法管轄權,那麼即使為了確保判決書能有效執行而改成在中國起訴,也有可能遭到中國法院拒絕審理。如果在美國起訴,同時也在中國提出訴訟,可能會遭到Collateral Estoppel 再訴禁止。有些在中國具有人脈或地緣關係的美國公司決定在合同上註明中國法院擁有管轄權,有些公司則決定由香港地區Arbitration仲裁解決爭議,但某些類型的官司必須經由中國法院下令才能取得證據,因此美國公司在決定訴訟的地點及方式時,要妥善做好各方面考量。
樂視和VIZIO之間的合約指定加州法院擁有管轄權,極有可能是因為合約要求樂視在美國escrow交易仲介方那裡存入一筆為數不小的押金。但由於交易仲介方遵照樂視指示拒付解約金,VIZIO仍必須走法院訴訟一途,才能設法取得解約金及其它賠償,並按照合約條款要求對方支付衍生的訴訟費用以及律師費。
中美跨國企業合作雖可互惠雙贏,最好仔細琢磨兩司之間的合約內容,否則光是決定哪國法院擁有司法管轄權就讓人傷透腦筋,錯誤的決定可能後患無窮。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